第132章 再见吴华之

關燈
    被古小辰所震懾,範洪祥隻好帶着九公主狼狽離開…… 巧娘擔心古小辰闖下大禍,而古小辰卻是滿不在乎。

     但轉念一想,睿智如靖帝,即便知道此事也不會為了九公主而太過責罰古小辰,畢竟若是沒有古小辰的話,他的皇位都是不穩。

     傍晚…… 幾人坐在一起吃飯,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打了九公主心情舒暢,古小辰氣色較比之前竟好了一些。

     望着身邊的少年,巧娘隻見古小辰一邊吃着一邊和田伯有打趣,好似白天什麼都未發生一樣。

     “他畢竟貴為公主,你不應該動手打她……”巧娘對古小辰道。

     看向巧娘,古小辰故作驚訝模樣,“殺她?還不至于吧。

    ” “你……”巧娘被氣得直翻白眼,“我不是這個意思……” 古小辰自然明白巧娘的意思,咧嘴一笑,“打就打了,你們都準備好,咱們馬上就離開。

    ” “馬上就走?”巧娘驚道。

     “怎麼?再待下去我可要打皇上了!”古小辰依舊一副不正經的模樣。

     田伯有也是在一旁傻笑,跟古小辰在一起時間久了,他也是變得不正經起來,聽聞九公主被打,田伯有直呼過瘾。

     看着這一老一少,巧娘哭笑不得,一旁方師爺也是苦笑搖頭。

     一旁宛如聽到古小辰說要離開,便忙問:“咱們這就走啊?” 古小辰看向宛如,正色道:“宛如,你看見九公主身後那老閹狗了嗎?我最近可是饞狗肉了,再見到他,我可真不知道我能做出什麼來,你們要也想吃狗肉,那咱就留下不走。

    ” 宛如被古小辰逗笑,又道:“走,怎麼不走?讨厭死那公主和太監了!” 其實說要離開,巧娘也是萬分開心,便問古小辰:“那咱們去哪?你現在需要有地方養傷。

    ” 一旁田伯有插言:“巧娘怎麼忘了,老田我是京都人啊,京都我有宅子,你們都去我家!” 古小辰點了點頭,“也好,你們随田大人回家,我京中還有個朋友,我先去探望一下。

    ” “你京中還有朋友?”田伯有有些驚訝。

     “也是此前去渭陽時,路過京都認識的。

    ”古小辰解釋道。

     “那咱們何時離開?”田伯有問道。

     “你調任的公文何時能辦妥?”古小辰反問。

     “随時可以。

    ” “好,那待明日你将公文取回,咱們便離開!” 翌日清晨…… 田伯有自行離開去了吏部領取調任公文,有靖帝口谕在先,吏部的官吏直接将靖國内知縣空缺的地域名單拿給田伯有,任其挑選,田伯有最終選了一個距離天陽山最近的城池,名為‘下乙’。

    下乙城距離杭西城不過百裡,本是後者所轄。

    其實杭西城目前也是無人管理,但因杭西規模較大,最高長官需要知府級别,田伯有身為知縣,品階不夠。

    下乙城面積不大,人口不多,與渭陽相似,與杭西城相距百裡但卻差之千裡。

    名單之中倒也有其他幾處比下乙更好的去處,但田伯有本就胸無大志,且此處距離天陽門較近,也就是離古小辰更近,經渭陽一役,幸存的幾人經曆生死,關系自不必多說,田伯有獨身一人,早已将古小辰和巧娘等當做了親人,想着若日後巧娘嫁給小辰,那定是要一同去天陽門,這樣便可離他們更近。

    田伯有手持下乙調令走出吏部,心情甚好。

     另一邊,古小辰和巧娘姐妹去和靖帝道别,後者起初極力挽留,但古小辰聲稱門中有急事召喚,靖帝也隻得無奈不再阻攔。

     一行五人出離京都内城,下乙無人掌管已久,田伯有和師爺也不急于上任,打算待古小辰傷好一同南下,巧娘和宛如自然也是留在古小辰身邊,閑來無事,幾人便随古小辰一同探望友人,而古小辰口中的京都友人,指的自然就是吳華之。

     馬車晃晃蕩蕩,不過片刻便駛到了吳宅,下了馬車,衆人見吳宅院門大開,院中很是安靜。

    幾人邁步走進吳宅,聽到了聲響,宅内二進走出一人,正是吳華之! 見到古小辰,吳華之愣在了原地,前者微微一笑:“怎麼了吳兄?不認識在下了嗎?” “古兄?……”吳華之緩緩邁步來到古小辰面前,上下打量着後者,随即驚訝道:“真的是你啊!古兄!”古小辰外傷頗重,周身大量傷口包紮,在确認是古小辰後,吳華之臉龐之上難掩興奮之情。

     拉着古小辰的雙手,吳華之激動道:“此前聽傳言還不敢相信,沒想到我大靖的少年英雄果真是你!” 古小辰一擺手,“沒有英雄,古小辰還是那個古小辰!” 說罷,古小辰對吳華之一一介紹田伯有等人,随即衆人邁步走進中廳,坐于廳内,古小辰對吳華之問道:“相别日久,吳兄近來可好?”見到吳華之,古小辰又端起了讀書人的架子。

     吳華之依舊是文弱書生的模樣,見古小辰問起,便傻傻一笑:“還好,獨身一人,倒也樂得清閑,平日裡無事幫人代寫封書信,餘下皆是讀書打發時間。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古小辰隻覺得自己竟有些羨慕吳華之的生活,随即感慨道:“不理世間事,遨遊文海中,吳兄這般生活真令人羨慕!” “古兄莫要取笑,如今你已是大靖的英雄,未來成就也定然是無可限量!”吳華之道。

     聞言,古小辰一時沉默,衆人也是察覺到他面色有異,皆不知他心中在想什麼…… 吳華之雖為人軟弱,但卻心地善良,且同樣喜歡舞文弄墨,古小辰将其視為知己,在朋友面前,古小辰也是不再多做掩飾,隻見他長歎一聲,苦澀道:“吳兄,别再提英雄二字了,真正的英雄都已死在渭陽城下,他們的名字可能都沒人知道,而古小辰如今有幸不死,卻又能獨享這世人的贊譽,古小辰心中慚愧,也不配……”古小辰言語之間盡是酸楚。

     古小辰出生至今曆經頗多,加之他原本的性格,如今他心中已是沒有了年輕人那股高傲的心氣,他說羨慕吳華之這樸素無華的生活并非虛言,與世間浮華相比,他更願意平凡度日。

     望着傷痕累累的少年,巧娘一對美眸之中難掩愛意,她為人善良且保守,此前雖說對古小辰有意,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以她的性格對父母之命定是言聽計從,心中認為這便是她身為女子應當守的規矩。

    但随着相處日久,她對古小辰的愛慕逐漸加深,這個比自己還年少的男子并未讓她覺得浮誇幼稚,雖也時常愛玩笑,但面對大是大非時古小辰所表現出的成熟、擔當,竟讓一貫以成熟、懂事的巧娘對其心生依賴。

     吳華之平日裡寂寞,碩大的宅子就他一人難免無聊,如今見到古小辰回來,吳華之不僅讓其留下養傷,且讓田伯有等人也是一同住下,盛情難卻,衆人也隻好留了下來。

     晚飯過後,傍晚時分…… 一衆人坐在吳宅前院的涼亭中等待夜色降臨,修煉之人的身體确實異于常人,古小辰覺得經脈中每恢複一絲真氣,體内傷痛都在随之緩解,前幾日連行走都頗為費力的他,如今已是沒有那麼虛弱了…… “古兄,你這般年紀便有如此智慧,為何不考取功名,卻是習武行走江湖?”有些酒意的吳華之問道。

     見古小辰回來,吳華之心情尚佳,不勝酒力的他也是和田伯有、方師爺淺酌幾杯,古小辰有傷在身,巧娘沒有讓他飲酒。

     古小辰聞言笑道:“我兒時也曾如你這般,喜好舞文弄墨,以文人自居,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