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呼罗珊奴隶——艾布·穆斯林(上)
關燈
小
中
大
李嗣業等人将裴平以及其他三位将士都安葬于院内那棵胡楊樹之下,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才是軍人最崇高的歸宿,也許這些将士的生命,來年春天會以一種新的方式繼續勃發于這大漠之上,他們未完成的使命,活着的人會繼續走下去的。
衛果贊以及其他吐蕃士兵的屍體,為防止被野獸啃食,李嗣業等人也按漢人的習俗,将他們用沙土掩蓋,他們不似吐蕃士兵那般殘忍和毫無人性。
第二日天剛亮,太陽從東邊升起,李嗣業等人收拾了行李,向死去的隊友深深的鞠了三個躬後,便再次踏上了前往白衣大食呼羅珊地區的治所——木鹿城(現今土庫曼斯坦馬雷市)。
按時間推算,張舒耀與楊虎等人應該就在他們前方四五個時辰的距離,隻要加快步伐,兩日内便能趕上張舒耀和楊虎等一行人。
走了一日後,李嗣業他們便進入了大食的呼羅珊地區,這片廣闊的區域是大食有駐軍的且實控的最東邊領土,由呼羅珊總督大食的東面将軍阿薩德管理。
這一路上雖然艱辛,隊正裴平也犧牲了,但就要到達目的地,大夥兒心情也頗為愉悅,一時也忘了身上的疲勞。
在行至一片綠洲之地時,這裡種了大片的椰棗樹,看樣子像是個莊園。
莊園一側的一棵椰棗樹下,捆綁着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他正被一穿白衣的留着大胡子的男子用沙柳枝條使勁的抽打着,地上扔着好幾根已被打斷的枝條。
周邊還圍着一群衣裳褴褛的奴隸以及幾個拿着刀的精壯衛士。
沙柳枝條繼續被抽斷了一根又一根,那少年裸露的胸膛極為瘦削,肋骨凸顯,他的胸膛滿是沙柳枝條留下的痕迹,血肉模糊,但那男子依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那少年不在乎被鞭打,一直是一副桀骜不馴的眼神瞪着那男子,他咬緊牙關,不哭不喊,也不求饒,眼神裡滿是仇恨。
李嗣業他們一行人走了上去,詢問其中一個衛士到底怎麼回事,那衛士見來了幾個大唐商人,表現極為友好。
因為大食與大唐之間夾着突騎施、昭武九姓等國家,雖然在戰略上一直都是敵對,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戰略層面那是高層的政治事情,他們作為普通百姓與大唐之間暫時還沒有在戰場上直接争鬥過,反而東邊強盛富饒的大唐,他們的一些貨物,比如絲綢、茶葉、瓷器等,卻是大食最為喜愛的,兩國之間的商貿往來也非常頻繁,因而大食的普通老百姓對大唐商人都表現的極為友好。
那衛士把情況一五一十的跟李嗣業等人訴說。
原來那少年叫艾布·穆斯林,是他們這片莊園領主的奴隸,那領主就是正在抽打那少年的中年男子。
周邊圍着的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也是他的奴隸。
那少年艾布·穆斯林因偷了一匹駱駝,想越過沙漠逃往其他地方,但還是被領主給抓了回來。
按當地的律法,領主有決定奴隸生死的權力。
那白衣領主為了警示其他的奴隸,便把
衛果贊以及其他吐蕃士兵的屍體,為防止被野獸啃食,李嗣業等人也按漢人的習俗,将他們用沙土掩蓋,他們不似吐蕃士兵那般殘忍和毫無人性。
第二日天剛亮,太陽從東邊升起,李嗣業等人收拾了行李,向死去的隊友深深的鞠了三個躬後,便再次踏上了前往白衣大食呼羅珊地區的治所——木鹿城(現今土庫曼斯坦馬雷市)。
按時間推算,張舒耀與楊虎等人應該就在他們前方四五個時辰的距離,隻要加快步伐,兩日内便能趕上張舒耀和楊虎等一行人。
走了一日後,李嗣業他們便進入了大食的呼羅珊地區,這片廣闊的區域是大食有駐軍的且實控的最東邊領土,由呼羅珊總督大食的東面将軍阿薩德管理。
這一路上雖然艱辛,隊正裴平也犧牲了,但就要到達目的地,大夥兒心情也頗為愉悅,一時也忘了身上的疲勞。
在行至一片綠洲之地時,這裡種了大片的椰棗樹,看樣子像是個莊園。
莊園一側的一棵椰棗樹下,捆綁着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他正被一穿白衣的留着大胡子的男子用沙柳枝條使勁的抽打着,地上扔着好幾根已被打斷的枝條。
周邊還圍着一群衣裳褴褛的奴隸以及幾個拿着刀的精壯衛士。
沙柳枝條繼續被抽斷了一根又一根,那少年裸露的胸膛極為瘦削,肋骨凸顯,他的胸膛滿是沙柳枝條留下的痕迹,血肉模糊,但那男子依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那少年不在乎被鞭打,一直是一副桀骜不馴的眼神瞪着那男子,他咬緊牙關,不哭不喊,也不求饒,眼神裡滿是仇恨。
李嗣業他們一行人走了上去,詢問其中一個衛士到底怎麼回事,那衛士見來了幾個大唐商人,表現極為友好。
因為大食與大唐之間夾着突騎施、昭武九姓等國家,雖然在戰略上一直都是敵對,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戰略層面那是高層的政治事情,他們作為普通百姓與大唐之間暫時還沒有在戰場上直接争鬥過,反而東邊強盛富饒的大唐,他們的一些貨物,比如絲綢、茶葉、瓷器等,卻是大食最為喜愛的,兩國之間的商貿往來也非常頻繁,因而大食的普通老百姓對大唐商人都表現的極為友好。
那衛士把情況一五一十的跟李嗣業等人訴說。
原來那少年叫艾布·穆斯林,是他們這片莊園領主的奴隸,那領主就是正在抽打那少年的中年男子。
周邊圍着的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也是他的奴隸。
那少年艾布·穆斯林因偷了一匹駱駝,想越過沙漠逃往其他地方,但還是被領主給抓了回來。
按當地的律法,領主有決定奴隸生死的權力。
那白衣領主為了警示其他的奴隸,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