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蔡琰2
關燈
小
中
大
就在我還沉浸在無限的自我陶醉中時,忽然身後傳來兩聲驚呼贊歎之聲,将我從陶醉中拉了回來。
就聽蔡邕說道:“殿下真乃天選之才耳,此詩既出,于當世當屬卓然秀立,冠絕群倫也。
邕當為殿下揚名,将此詩傳布天下,使四海之内皆聞,以彰顯殿下非凡文才,令衆人皆曉殿下之賢能超卓,揚名于世間。
” 蔡琰則是小跑幾步也來到了正堂門前,與劉辯并立而站,邊跑她還邊喜悅的說:“殿下之才情,小女實難望其項背。
今得與殿下幸會,誠不負小女耗時一個辰于屏風後隐匿。
” 當蔡琰與劉辯在門前,并肩站定後,蔡琰先是微微擡起她那俏麗嬌嫩的臉頰,學着劉辯适才那陶醉的神情,凝視着庭院,深深吸了一口氣後,朗聲将劉辯所做的詩重複了一遍:“夏夜沉沉庭院幽,月光撒影入蓮塘。
綠枝銀動微風起,滿庭薔薇一院香。
極善!景善、情善、意善。
小女聽聞之,頗有幾分心靜愉悅之感。
當以畫卷記錄之,懸于小女之室舍,每至心緒煩悶之際,便觀覽數回。
不知殿下,可為此詩提名乎?” 由于是一時興起所作,而且還是篡改剽竊了别人的作品,當然還沒想好起什麼名子,看着蔡琰,知道她是個才女,也起了考教一下她的想法,便說:“孤欲使小妹為此詩賦名,不知可否?” 蔡琰聽劉辯讓她來給提名,有些羞澀的說:“殿下既如此信小女,我自當勉力而為。
唯恐學淺才疏,有負殿下之托也。
”說完,她輕咬朱唇,微微低頭沉思片刻,良久擡起雙眸,眼中靈光一閃,欣喜道:“不如就名《晚庭風縷素華濃》,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詩名剛一出口,蔡邕随即拊掌高聲贊道:“佳詩,善名,盡書寫出此庭院中之勝景,親自所見,微風拂體之感,花香入鼻之嗅,所見、所感、所聞都在其中。
且名與詩相配相和,堪稱至善至美矣。
其文辭之妙,狀景之美,引人入妙境,使人心醉也。
” 我也是眼前一亮,脫口說出:“妙哉!琰兒小妹隻是出一詩名,便盡囊括了全詩之意境。
小妹之才學不遜于兄,誠為天下之才女無疑也。
” 蔡琰畢竟還是個十四歲的小女孩,聽到劉辯和父親如此誇贊她,紅韻微羞的臉頰上挂滿了喜悅與自豪的微笑。
蔡邕又是向着劉辯施禮:“今觀殿下,于典籍、詩詞、天文、算術皆為魁首,邕實不知當以何傳授于殿下,邕難為殿下師之任矣。
”蔡邕話裡帶着挫敗感說道。
感到他話中的失落之意,我趕緊出言寬慰蔡邕:“先生毋須如此謙辭,唯先生先前所問諸題,恰孤盡曉罷了。
然先生可授孤音律之識,可否?” 蔡邕手撚胡須,沉思了一下說:“然音律一途,僅可用于文雅之趣。
以殿下之聰慧卓異,當廣學利于治國理政之識,此乃正途也。
” 我知道蔡邕是個忠君愛國的人,所以也不想隐瞞他,直接把我心中所
就聽蔡邕說道:“殿下真乃天選之才耳,此詩既出,于當世當屬卓然秀立,冠絕群倫也。
邕當為殿下揚名,将此詩傳布天下,使四海之内皆聞,以彰顯殿下非凡文才,令衆人皆曉殿下之賢能超卓,揚名于世間。
” 蔡琰則是小跑幾步也來到了正堂門前,與劉辯并立而站,邊跑她還邊喜悅的說:“殿下之才情,小女實難望其項背。
今得與殿下幸會,誠不負小女耗時一個辰于屏風後隐匿。
” 當蔡琰與劉辯在門前,并肩站定後,蔡琰先是微微擡起她那俏麗嬌嫩的臉頰,學着劉辯适才那陶醉的神情,凝視着庭院,深深吸了一口氣後,朗聲将劉辯所做的詩重複了一遍:“夏夜沉沉庭院幽,月光撒影入蓮塘。
綠枝銀動微風起,滿庭薔薇一院香。
極善!景善、情善、意善。
小女聽聞之,頗有幾分心靜愉悅之感。
當以畫卷記錄之,懸于小女之室舍,每至心緒煩悶之際,便觀覽數回。
不知殿下,可為此詩提名乎?” 由于是一時興起所作,而且還是篡改剽竊了别人的作品,當然還沒想好起什麼名子,看着蔡琰,知道她是個才女,也起了考教一下她的想法,便說:“孤欲使小妹為此詩賦名,不知可否?” 蔡琰聽劉辯讓她來給提名,有些羞澀的說:“殿下既如此信小女,我自當勉力而為。
唯恐學淺才疏,有負殿下之托也。
”說完,她輕咬朱唇,微微低頭沉思片刻,良久擡起雙眸,眼中靈光一閃,欣喜道:“不如就名《晚庭風縷素華濃》,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詩名剛一出口,蔡邕随即拊掌高聲贊道:“佳詩,善名,盡書寫出此庭院中之勝景,親自所見,微風拂體之感,花香入鼻之嗅,所見、所感、所聞都在其中。
且名與詩相配相和,堪稱至善至美矣。
其文辭之妙,狀景之美,引人入妙境,使人心醉也。
” 我也是眼前一亮,脫口說出:“妙哉!琰兒小妹隻是出一詩名,便盡囊括了全詩之意境。
小妹之才學不遜于兄,誠為天下之才女無疑也。
” 蔡琰畢竟還是個十四歲的小女孩,聽到劉辯和父親如此誇贊她,紅韻微羞的臉頰上挂滿了喜悅與自豪的微笑。
蔡邕又是向着劉辯施禮:“今觀殿下,于典籍、詩詞、天文、算術皆為魁首,邕實不知當以何傳授于殿下,邕難為殿下師之任矣。
”蔡邕話裡帶着挫敗感說道。
感到他話中的失落之意,我趕緊出言寬慰蔡邕:“先生毋須如此謙辭,唯先生先前所問諸題,恰孤盡曉罷了。
然先生可授孤音律之識,可否?” 蔡邕手撚胡須,沉思了一下說:“然音律一途,僅可用于文雅之趣。
以殿下之聰慧卓異,當廣學利于治國理政之識,此乃正途也。
” 我知道蔡邕是個忠君愛國的人,所以也不想隐瞞他,直接把我心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