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老虎来袭

關燈
    李衛國看着二人都沉默了,不再争吵,氣氛也随之緩和下來。

     他擡手指向一處有潺潺小溪流的地方,說道:“時間快到中午了,把野兔烤了,正好填填肚子。

    ”接着又轉頭對劉閻二人吩咐道:“把鹿擡過去吧。

    ” 一行五人來到溪邊,劉閻二人費力地把鹿放下後,便自發地去附近砍些樹枝當柴火。

     李衛國從腰間拿出鋒利的匕首,手法娴熟地将野兔剝皮用溪水清理幹淨。

     何雨柱則熟練地挑選石頭,在溪邊将它們擺切成一個規整的長方形,準備搭建簡易的烤肉竈。

     許大茂在一旁,從背包裡掏出一塊幹淨的布,鋪在平整的地面上,又依次把筷子、碗拿出來,整齊地擺放在布上。

     劉光天和閻解成也抱着樹枝匆匆趕來,幾人合力點燃起篝火, 何雨柱便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起午餐。

     不多時,鮮嫩的兔肉在篝火的炙烤下滋滋冒油,油脂滴落在熾熱的炭火上,瞬間燃起一陣青煙,空氣中彌漫着濃郁的肉香,混合着柴火的獨特味道,在這寒冷的山林中顯得格外誘人。

     衆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野兔,再抿上一口帶來的燒酒,暖意從舌尖蔓延到全身,冬日的寒冷也漸漸被沖淡。

     李衛國用匕首切下野兔後腿上最肥美的肉,也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起,大快朵頤起來,一口酒一口肉,盡情地安撫着自己饑餓的五髒廟。

     吃飽喝足後,李衛國獨自登上一塊巨石,俯瞰下方的壯麗景色。

     連綿的峰巒好似一條沉睡的巨龍,蜿蜒曲折地橫亘在天地之間。

     白河、潮河宛如兩條銀色的絲帶,在廣袤的大地上蜿蜒而過,閃爍着粼粼波光。

     深邃的峽谷底部幽然靜谧,陡峭的崖壁猶如鬼斧神工雕琢而成,令人望而生畏。

     遠處的村落中,袅袅炊煙緩緩升起,給這片蒼茫的山林增添了幾分人間煙火氣。

    長城在雲霧之中時隐時現,盡顯雄偉磅礴的氣勢。

     燕山,山脈,西起洋河,北接壩上高原,與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相連,西南以關溝為界與太行山相隔,南側則是一望無際的河北平原,東至山海關。

    在曆史長河中,它被賦予了極為重要的軍事政治意義。

     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明代,為了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侵襲,秦王在這片土地上修築起了萬裡長城,一道道堅固的關隘成為了兵家必争之地。

     古北口,作為内地通向東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咽喉要地,素有“京師鎖鑰”的美稱。

     明朝抗倭名将戚繼光就曾率兵在此擊退蒙古炒蠻軍隊,扞衛了國家的領土和尊嚴。

     喜峰口,古時稱盧龍塞,見證了無數的戰争與曆史變遷。

     靖康之變時,宋徽宗、宋欽宗被金軍俘虜北上,就曾途經此地,成為了北宋王朝屈辱曆史的見證。

     抗日戰争時期,29軍的将士們不畏強敵,敢向裝備精良的日軍發起沖鋒,秉持着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信念,在喜峰口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