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景山。

關燈
    李衛國騎着自行車,悠然自得地從南鑼鼓巷北口穿出,而後沿着地安門東大街一路向西。

     微風輕輕拂過他的臉龐,帶着京城獨有的韻味。

    不多時,便轉入地安門内大街,這條街道筆直地與地安門東大街相交,仿佛是曆史與現代的交彙線。

     沿着地安門内大街繼續前行,景山前街映入眼簾。

     景山前街依傍着景山公園南側,宛如一條甯靜的絲帶。

     李衛國在景山公園南門停下自行車,交了一毛錢進入景山費用,走路進公園。

     入園不久,绮望樓便出現在眼前,它那古雅的建築風格在綠樹的映襯下更顯莊重。

     李衛國沒有過多停留,沿着東邊的小路緩緩走去,很快便來到明思宗殉國之處。

    望着那棵傳說中崇祯皇帝吊死的歪脖子樹。

     李衛國的思緒飄回到了那個動蕩的明朝末年。

    曾經的輝煌與衰敗,在這一刻仿佛都凝聚在這棵樹上。

     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景山的往昔。

     元代時,這裡還隻是一片平地,是皇家園林中毫不起眼的角落,名為“青山”。

     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興土木。

    挖筒子河也叫護城河和太液池時,将挖出的淤泥堆積在原本的“青山”之上,又把拆除宮殿後的渣土堆砌起來,一座山漸漸成形,“萬歲山”之名也随之而來。

     四九有“五鎮”的說法,景山位居中央屬土,被當作鎮物,故而也被稱為“鎮山”。

     還有傳言說朱棣拆除元皇宮延春閣後,以景山來壓鎮前朝王氣。

     “煤山”這一俗稱,因為皇宮的煤炭曾堆積于山下,也被叫做媒山,直至清朝順治十二年,才正式定名為“景山”。

     李衛國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繼續向前探尋,找到了後山腰道的登山路口。

     他深吸一口氣,開始登山。

    沿着蜿蜒的登山道攀登,周賞亭和觀妙亭先後出現在眼前。

    許飛駐足欣賞了片刻這兩座亭子的精美建築,感受着皇家園林的獨特魅力,随後便又向着山頂的萬春亭邁進。

     來到了萬春亭,李衛國向南望去,故宮全景一覽無餘,那一片金紅相間的建築群如同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着皇家的威嚴與奢華。

     北面,氣勢恢宏的鐘鼓樓傲然挺立,仿佛在訴說着京城的悠悠歲月。

     西北方向,北海公園的白塔在陽光下閃耀着聖潔的光芒,與周圍的景色相得益彰。

     然而,就在李衛國沉浸于這壯麗景色之時,身體卻突然一陣異樣。

     他喉嚨一甜,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體内氣息紊亂,如洶湧的潮水般翻騰不息。

     李衛國心中一驚,急忙尋找一處偏僻無人的角落,盤膝而坐,試圖運功調息。

    他集中精力,引導着體内氣流在經脈中緩緩遊走。

    或許是命運的眷顧,在這危急關頭,誤打誤撞,使禦針神訣突破至第二層。

     李衛國緩緩睜開眼睛,感受到體内那股新增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