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徒的福祉

關燈
    筆鋒一轉,小者在前卷中,講到了鬼公伏懿,鬼婆與那茅山的淵源,也講到了崔正英和公孫羽師兄弟如何挺身而出,解茅山之大圍。

     小者細膩地演繹了茅山先祖太乙師徒弟三人的替天行道之路,講述了太乙如何以茅山大局為重,以那傳說中的禁術,繼伏懿巧破七星洞後,又一次将他封印了起來。

    茅山為什麼要如此信奉祖師爺的神通,全是緣于此處。

     茅山一役之後,茅山損失嚴重,元氣大傷。

    太師父太乙悄然消失在衆道的視線裡,茅山之上卻是自此多了祖師牌位。

    公孫羽與其說是個道士,其實更像個俠客,崔正英自然就執掌了茅山,由于他謙遜高德,樂善好施,又道法高強,所以深得周邊百姓愛戴,茅山也是在他的打理之下,門丁興旺,投靠茅山拜師學藝的人越來越多多,有修習長生術的,有修行占蔔術,風水秘術的,還有修行捉鬼驅魔之術的,茅山又重新現出勃勃生機。

     自此茅山前傳已經畫上了句号,小者将接上序繼續帶領各位看官體驗捉鬼的刺激。

     小者設置前傳的目的在于要将茅山整體的輪廓以一個新穎的姿态展現在各位看官面前,不算贅述,小者以一個插叙的方式,以崔正英公孫羽重逢後,一次漫長回憶為切入點,填入數十章小者認為有細膩描寫的必要。

     講述前傳 主要人物: 1.崔正英(末代茅山弟子),性格儒雅,精通茅山法術,但是武學修為不高。

     2.公孫羽(末代茅山弟子,崔正英師弟),性格直爽,俠義情懷,凜然正氣。

    擅長劍術,武學造詣很高。

     3.陰寬(崔門下大徒弟),處事冷靜,穩重。

    平日裡不苟言語,關鍵時候能撐起大場面。

    使得一手降魔大劍,霍霍生風。

     4.陽中(崔門下小徒弟),年齡最小,生性活潑,長相英俊,平日裡喜歡搞怪。

    使得一手虬龍鞭。

     5.南宮燕(南宮将軍的愛女,公孫羽漂流江湖所收的女徒)有着傾城之貌,霓裳纏身,使得一手好雁羽長弓。

     第一章瘟疫 公孫羽重傷初愈,修養了大半個月,這日他終于躺不住了。

     門外早起的鳥雀在窗邊歡快地撲打着翅膀,發出簌簌的聲音,公孫羽翻過來,覆過去,最後還是按捺不住,兀的一下子坐起身來。

     他伸了幾個懶腰之後,看得胸口處的傷痛也沒什麼大礙,便在屋裡踱起步來。

    他抓起牆上挂着的寶劍,一個翻身從後窗翻了出去。

    噌的一聲,一個躍身,跳出了牆外,來到了茅山後院的那片竹林。

     “公孫師父,燕姑娘來看你了。

    ”陽中倒是莽莽撞撞,咋咋呼呼地跑将過來。

     陽中推開門後,看見房内沒人,不由得張大了嘴巴。

     緊随其後,一女子走将進來,隻見她身着一身輕便馬裝,腳下瞪着一雙玫瑰紅色馬靴,左手拎着一壇陳釀女兒紅,右手提着一籃佳肴,這些都是公孫羽喜歡的,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南宮燕。

     看到屋裡沒人,她輕聲喚了幾聲,還是沒人應,隻見她眉頭緊蹙,嘴巴也嘟了起來,粉撲撲的臉上添了些許愠色。

     “人家奔波這麼遠山路,親自來看他,居然不在。

    ”南宮燕嘴裡咕哝着,像是在抱怨。

     “燕姑娘,你先不要着急,我去四下找找看,你先坐下喝口茶水。

    ”陽中示意南宮燕現行坐下,簡單倒了杯茶水後,便轉身離開了。

     南宮燕望着陽中漸漸遠去的身影,心裡還是蕩漾了一下,但是她還是壓抑住了自己的想法。

     “你們幾個有沒有看到公孫師父出去?”門外遠遠地可以聽到陽中的聲音,看來是他在詢問其他道僮。

     南宮燕放下手中的茶水在房裡踱起步來,這是一個簡易的禅房,房建設在二樓,後面便是一座丈高的院牆,院牆之外是一片蔥蔥的綠竹林,整個房間并不大,裡面的擺設也不是很講究,看來公孫羽也是個超脫之人,他習慣了江湖上的漂泊,隻要有個避風之所就可以,也沒什麼可以講究的。

     轉身注意到牆上的幾幅書法,筆走龍蛇,轉筆代鈎之處蒼勁有力,以筆代劍,筆鋒銳利,就好像劍氣一般,意猶未盡。

     南宮燕抿抿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