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云暗起
關燈
小
中
大
詩會過後,楊逸在朝歌城文人圈中嶄露頭角,其詩作中對殷商局勢的憂慮與期許,如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泛起層層漣漪。
王啟府邸時常有人前來拜訪,或讨教詩詞,或交流對當下局勢的看法。
楊逸表面上與衆人周旋,心中卻始終牽挂着能否得到比幹丞相的召見,以及費仲等人可能采取的報複行動。
幾日後,丞相府管家果然再次到訪,邀請楊逸過府一叙。
楊逸精心準備一番,跟随管家踏入丞相府。
府邸氣勢恢宏,卻不失莊重古樸,來往仆人皆神色恭敬,步履匆匆,看得出比幹治家嚴謹。
在書房中,楊逸見到了比幹。
比幹雖年逾不惑,卻目光如炬,透着一股堅毅與睿智。
他身着朝服,正站在一幅山河地圖前沉思,見楊逸進來,微微點頭示意。
“楊公子,久聞大名。
那日詩會,公子之詩,情真意切,對當下局勢洞察頗深。
” 比幹說道,聲音沉穩有力。
楊逸趕忙行禮,說道:“丞相大人過獎了,在下不過是有感而發。
如今殷商内憂外患,身為臣民,憂心忡忡,希望能為國家盡綿薄之力。
” 比幹微微皺眉,說道:“如今大王被妲己迷惑,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費仲、尤渾等奸佞之徒在旁煽風點火,緻使忠言難進,國事日非。
不知公子有何良策?” 楊逸沉思片刻,說道:“丞相,如今之計,一方面需讓大王清醒,認識到殷商之危;另一方面,要赢得民心,穩固國之根本。
” 比幹目光一亮,說道:“公子繼續說。
” “大王沉迷聲色,難以首接勸谏。
可從其身邊之人入手,尋得賢良女子,以善言規勸,或許能讓大王回心轉意。
至于民心,如今賦稅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可适當減輕賦稅,興修水利,鼓勵農桑,讓百姓安居樂業。
如此,内外兼修,或可挽救殷商于危難。
” 楊逸有條不紊地說道。
比幹微微點頭,說道:“公子所言有理。
隻是讓大王遠離妲己,談何容易。
且減輕賦稅,涉及各方利益,恐遭朝中權貴反對。
” 楊逸心中明白,比幹所說皆是實情。
他說道:“丞相,此事需徐徐圖之。
可先聯絡朝中忠義之士,形成一股力量,共同向大王進谏。
同時,可暗中搜集費仲、尤渾等人貪贓枉法的證據,揭露其罪行,削弱其在大王心中的信任。
” 比幹看着楊逸,眼中滿是贊賞,說道:“公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謀略,實乃殷商之幸。
隻是此事幹系重大,需萬分謹慎。
我會與朝中幾位大臣商議,再做定奪。
” 楊逸又與比幹談論了一些關于軍事、民生的見解,比幹越發覺得楊逸是個人才,有意将他留在身邊,為殷商效力。
從丞相府出來後,楊逸心情複雜。
此次與比幹的交談雖順利,但他深知前路艱難。
費仲等人必定不會任由他與比幹聯合,一場激烈的權謀鬥争即将拉開帷幕。
回到王啟府邸,王啟見楊逸回來,趕忙迎上來詢問情況。
楊逸将與比幹的交談詳細告知,王啟聽後,既為楊逸感到高興,又不免擔憂起來。
“公子,你與丞相走得如此近,費仲等人定會視你為眼中釘。
他們行事不擇手段,我們不得不防。
” 王啟說道,臉上滿是憂慮。
楊逸點了點頭,說道:“恩公放心,我心中有數。
隻是接下來,我們需更加小心。
對了,近日費仲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王啟說道:“我派了人暗中留意,費仲近日與幾個神秘人來往密切,似乎在謀劃着什麼。
隻是那幾人極為謹慎,我的人未能打探到具體消息。
” 楊逸心中一凜,看來費仲己經有所行動。
他說道:“恩公,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從今日起,府上加強戒備,同時繼續留意費仲的動向。
” 幾日後,朝歌城傳出一則消息,說有一位江湖奇人,能施展神奇法術,可讓大王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消息很快傳入宮中,纣王聽聞後,立刻下令召見此人。
楊逸得知此事後,心中隐隐覺得不安。
他與王啟商議,決定想辦法進宮一探究竟。
王啟利用自己小吏的身份,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張進宮的令牌。
楊逸喬裝打扮後,跟随王啟混入
王啟府邸時常有人前來拜訪,或讨教詩詞,或交流對當下局勢的看法。
楊逸表面上與衆人周旋,心中卻始終牽挂着能否得到比幹丞相的召見,以及費仲等人可能采取的報複行動。
幾日後,丞相府管家果然再次到訪,邀請楊逸過府一叙。
楊逸精心準備一番,跟随管家踏入丞相府。
府邸氣勢恢宏,卻不失莊重古樸,來往仆人皆神色恭敬,步履匆匆,看得出比幹治家嚴謹。
在書房中,楊逸見到了比幹。
比幹雖年逾不惑,卻目光如炬,透着一股堅毅與睿智。
他身着朝服,正站在一幅山河地圖前沉思,見楊逸進來,微微點頭示意。
“楊公子,久聞大名。
那日詩會,公子之詩,情真意切,對當下局勢洞察頗深。
” 比幹說道,聲音沉穩有力。
楊逸趕忙行禮,說道:“丞相大人過獎了,在下不過是有感而發。
如今殷商内憂外患,身為臣民,憂心忡忡,希望能為國家盡綿薄之力。
” 比幹微微皺眉,說道:“如今大王被妲己迷惑,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費仲、尤渾等奸佞之徒在旁煽風點火,緻使忠言難進,國事日非。
不知公子有何良策?” 楊逸沉思片刻,說道:“丞相,如今之計,一方面需讓大王清醒,認識到殷商之危;另一方面,要赢得民心,穩固國之根本。
” 比幹目光一亮,說道:“公子繼續說。
” “大王沉迷聲色,難以首接勸谏。
可從其身邊之人入手,尋得賢良女子,以善言規勸,或許能讓大王回心轉意。
至于民心,如今賦稅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可适當減輕賦稅,興修水利,鼓勵農桑,讓百姓安居樂業。
如此,内外兼修,或可挽救殷商于危難。
” 楊逸有條不紊地說道。
比幹微微點頭,說道:“公子所言有理。
隻是讓大王遠離妲己,談何容易。
且減輕賦稅,涉及各方利益,恐遭朝中權貴反對。
” 楊逸心中明白,比幹所說皆是實情。
他說道:“丞相,此事需徐徐圖之。
可先聯絡朝中忠義之士,形成一股力量,共同向大王進谏。
同時,可暗中搜集費仲、尤渾等人貪贓枉法的證據,揭露其罪行,削弱其在大王心中的信任。
” 比幹看着楊逸,眼中滿是贊賞,說道:“公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謀略,實乃殷商之幸。
隻是此事幹系重大,需萬分謹慎。
我會與朝中幾位大臣商議,再做定奪。
” 楊逸又與比幹談論了一些關于軍事、民生的見解,比幹越發覺得楊逸是個人才,有意将他留在身邊,為殷商效力。
從丞相府出來後,楊逸心情複雜。
此次與比幹的交談雖順利,但他深知前路艱難。
費仲等人必定不會任由他與比幹聯合,一場激烈的權謀鬥争即将拉開帷幕。
回到王啟府邸,王啟見楊逸回來,趕忙迎上來詢問情況。
楊逸将與比幹的交談詳細告知,王啟聽後,既為楊逸感到高興,又不免擔憂起來。
“公子,你與丞相走得如此近,費仲等人定會視你為眼中釘。
他們行事不擇手段,我們不得不防。
” 王啟說道,臉上滿是憂慮。
楊逸點了點頭,說道:“恩公放心,我心中有數。
隻是接下來,我們需更加小心。
對了,近日費仲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王啟說道:“我派了人暗中留意,費仲近日與幾個神秘人來往密切,似乎在謀劃着什麼。
隻是那幾人極為謹慎,我的人未能打探到具體消息。
” 楊逸心中一凜,看來費仲己經有所行動。
他說道:“恩公,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從今日起,府上加強戒備,同時繼續留意費仲的動向。
” 幾日後,朝歌城傳出一則消息,說有一位江湖奇人,能施展神奇法術,可讓大王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消息很快傳入宮中,纣王聽聞後,立刻下令召見此人。
楊逸得知此事後,心中隐隐覺得不安。
他與王啟商議,決定想辦法進宮一探究竟。
王啟利用自己小吏的身份,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張進宮的令牌。
楊逸喬裝打扮後,跟随王啟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