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關燈
    他正式繼承大統之時,隻能以這種方式接受群臣朝拜。

     剛剛接到齊王起兵謀反的消息,殿内頓時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雖然劉據以雷霆手段鎮壓了田勝的北軍,但田勝并不通軍事,而劉屈氂就不一樣了,他紮根營伍多年,身居要職,其軍事才能也不容小觑。

     此次齊王謀反,背後必定有他的精心謀劃與支持,這讓局勢變得異常棘手。

     霍去病霍然起身,他那原本就英氣逼人的臉龐此刻更是充滿了肅殺之氣,眼中燃燒着熊熊怒火,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殿下,劉屈氂與齊王這等逆賊,竟敢在此時興兵作亂,實在是罪該萬死!” “臣願率麾下鐵騎,即刻出征,定将這些亂臣賊子斬于馬下,為陛下分憂,保我大漢江山!” 衆朝臣們此刻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地談論着局勢的危急。

     丞相石慶憂心忡忡地出列說道:“殿下,齊王與劉屈氂此番謀反必定早有準備,其實力不可小觑。

    ” “我們當務之急,是要迅速調集各地的軍隊勤王,同時加強京城的防禦,以防叛軍突襲。

    ” “此外,還需盡快查明朝中是否還有其他與叛軍勾結之人,以免後患無窮。

    ” 有年輕氣盛的官員紛紛請戰,但也有部分謹慎的大臣提出,應當先穩固後方,确保糧草物資的供應。

     以避免重蹈當年七國之亂因後勤不足而陷入困境的覆轍。

     劉據則坐在那裡,靜靜地聽着朝臣們的讨論,衆公卿見他一臉淡然,似毫無事情發生一般。

     衆公卿紛紛疑惑地看向他,議論聲漸漸變小。

     劉據起身,道:“宣田千秋觐見。

    ” “田千秋是誰?” 衆公卿頓時議論紛紛: 先有聲名不顯的司馬遷主持大漢傳媒聲震長安! 後有曾險些入獄身死的棄臣張湯以雷霆之勢鎮壓北軍!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田千秋? 太子殿下這是要鬧哪樣? 在群臣疑慮困惑之時,田千秋一襲青衣,翩然入殿,拜見劉據。

     劉據簡單擺了擺手,對衆公卿道: “即刻起,原丞相石慶遷至左相,田千秋官拜右相,統管平叛之事,有先斬後奏之權。

    ” “司馬遷升至太學博士,負責大漢宣傳教育工作,輔佐田相此次平叛事宜。

    ” 田千秋領命拜倒,然而殿内卻瞬間炸開了鍋。

     一位資曆頗深的老臣滿臉驚愕地出列,聲音顫抖地說道:“殿下,這田千秋何德何能,竟能擔當如此重任?” “司馬遷好歹也是名門之後,又管理長安傳媒,證明過自己,不提也罷,但他田千秋此前不過是默默無聞之輩。

    ” “從未聽聞他有何過人的謀略或功績,怎能讓他來統管這關乎我大漢生死存亡的平叛大事啊!” “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還望殿下收回成命,另選賢能!” 一位武将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慮,大聲說道。

     “是啊,殿下,這平叛之事,稍有差池便會危及江山社稷,怎能交給這樣一個毫無經驗之人?” 更有甚者,在人群中竊竊私語:“太子殿下此舉,莫不是剛剛鎮壓田勝等人便妄自尊大,獨斷專行?” “竟被這田千秋、司馬遷等人肆意挑唆想排斥我等老臣,扶植自己的勢力?” “這可不是明君之舉啊!” 劉據目光冷峻地掃視着衆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諸位公卿,本宮自有主張。

    田千秋之才,并非諸位所能輕易看透。

    ” “在這危急存亡之秋,本宮相信他定能不負所托,帶領我大漢軍隊平定叛亂,還我朝一個安甯。

    ” “若有誰再敢質疑,便是擾亂軍心,本宮絕不姑息!” 霍去病看了看劉據和衆公卿,還有兀自站定,沉着冷靜的田千秋。

     他忽然覺得事情變得有趣起來,于是朗聲道: “我支持太子殿下的決定。

    ” 衆公卿無不訝然,既然霍去病都發話了,他們便靜觀其變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