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邬思道的试探
關燈
小
中
大
‘額...’
李言看着興奮的邬思道,福至心靈,瞬間明悟過來,原來剛剛老邬是在試探自己,沒想到這個老邬這麼奸詐,還好自己說了真實的想法。
李言頓時苦笑搖搖頭坐了下來:“邬先生,你這是...” “請十爺恕罪,這九州萬方億萬生靈,天大的擔子,沒有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勇氣,是不可能擔負起來的。
若是勉力為之,即是害了百姓,也害了王爺。
若是十爺隻想安逸的享受榮華富貴,嬌妻美妾,現在就可以實現了,何必去趟這趟混水。
”邬思道一臉正色的說道。
李言也嚴肅起來,站起身鄭重其事的施了一禮:“多謝先生!” “請問先生,如何撐起這大清的天下呢!” 李言知道,打天下這滿人可以,可論到治天下,還是要靠滿腹才學的漢人大儒,于是也不恥下問起來, 這個題目有些大,邬思道思索着,李言沒有着着急,耐心的等着。
良久,邬思道正色說道:“這個問題說難也難,就是說上十天十夜也說不完,但是要說容易也容易,隻需做到六個字就足已。
” “哪六個字?”李言第一次與人縱論天下,有些好奇這智慧天花闆的邬思道,會有怎樣的說法。
邬思道捋了捋額下的胡須說道:“識人,用人,容人!” “識人,用人,容人?” 李言喃喃的重複了一遍,這個答案即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六個字,三個意思,樣樣都圍繞着人展開。
“請道其詳!” “這識人是做事的開始,這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才俱,有怎樣的德行,能不能做事,敢不敢擔責,這些若是看不清楚,後面的都無從談起。
這充份的了解了一個人,是第一步。
” “第二步則是用人,将這個人根據他的才德,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讓其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 李言聽到這裡,認同的點了點頭,然後适時的問上一句:“那容人呢?” “這最後一個是非常重要的,這容人,就是上位者要有胸懷和格局,能包容下面做事的人。
人生百态,不是每個人都是德才兼備的聖人,大部份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有些人有才俱但性格乖張;有些人一心為民卻不通人情事故,不善奉迎,容易觸怒上官;有些人能做事卻精于算計;有些人敢于擔責卻也貪于享樂。
上位者要包容這些人是很不容易的,非有大胸襟大智慧的人不能做到的。
” 邬思道說到這裡看了看李言,見李言聽得入神,接着說道:“上位者要有識人之明,用人之道,容人之量,三者缺一不可!” “多謝先生教誨!” 李言心服口服的行了一禮,慶幸自己一早就将邬思道收到了自己這一邊,若是老邬被老四得了去,那自己最後能否奪得儲位,真是尤未可知啊! 真論本事,自己一個還在上學的學生,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老四老八他們這些從小見多識廣的皇子,清朝初年,皇家對皇子的陪養都是十分嚴格的,往往天不上就要起床學習,除了知識文化,還要學習弓馬騎射,可以說個個才是才識過人,學富五車。
老四
李言頓時苦笑搖搖頭坐了下來:“邬先生,你這是...” “請十爺恕罪,這九州萬方億萬生靈,天大的擔子,沒有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勇氣,是不可能擔負起來的。
若是勉力為之,即是害了百姓,也害了王爺。
若是十爺隻想安逸的享受榮華富貴,嬌妻美妾,現在就可以實現了,何必去趟這趟混水。
”邬思道一臉正色的說道。
李言也嚴肅起來,站起身鄭重其事的施了一禮:“多謝先生!” “請問先生,如何撐起這大清的天下呢!” 李言知道,打天下這滿人可以,可論到治天下,還是要靠滿腹才學的漢人大儒,于是也不恥下問起來, 這個題目有些大,邬思道思索着,李言沒有着着急,耐心的等着。
良久,邬思道正色說道:“這個問題說難也難,就是說上十天十夜也說不完,但是要說容易也容易,隻需做到六個字就足已。
” “哪六個字?”李言第一次與人縱論天下,有些好奇這智慧天花闆的邬思道,會有怎樣的說法。
邬思道捋了捋額下的胡須說道:“識人,用人,容人!” “識人,用人,容人?” 李言喃喃的重複了一遍,這個答案即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六個字,三個意思,樣樣都圍繞着人展開。
“請道其詳!” “這識人是做事的開始,這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才俱,有怎樣的德行,能不能做事,敢不敢擔責,這些若是看不清楚,後面的都無從談起。
這充份的了解了一個人,是第一步。
” “第二步則是用人,将這個人根據他的才德,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讓其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 李言聽到這裡,認同的點了點頭,然後适時的問上一句:“那容人呢?” “這最後一個是非常重要的,這容人,就是上位者要有胸懷和格局,能包容下面做事的人。
人生百态,不是每個人都是德才兼備的聖人,大部份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有些人有才俱但性格乖張;有些人一心為民卻不通人情事故,不善奉迎,容易觸怒上官;有些人能做事卻精于算計;有些人敢于擔責卻也貪于享樂。
上位者要包容這些人是很不容易的,非有大胸襟大智慧的人不能做到的。
” 邬思道說到這裡看了看李言,見李言聽得入神,接着說道:“上位者要有識人之明,用人之道,容人之量,三者缺一不可!” “多謝先生教誨!” 李言心服口服的行了一禮,慶幸自己一早就将邬思道收到了自己這一邊,若是老邬被老四得了去,那自己最後能否奪得儲位,真是尤未可知啊! 真論本事,自己一個還在上學的學生,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老四老八他們這些從小見多識廣的皇子,清朝初年,皇家對皇子的陪養都是十分嚴格的,往往天不上就要起床學習,除了知識文化,還要學習弓馬騎射,可以說個個才是才識過人,學富五車。
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