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见年秋月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一早醒來,在園内散步,行轅内的亭台樓閣的布局,假山池沼的搭配,花草的栽種,回廊的界隔,遠景近景的層次,都着眼一個美字。
假山之巅,松柏叢中,一幾一凳一條石而已。
想象中,戎馬之餘,王爺引吭長吟,白鶴舞于側,鳴蟬遙相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在這樣的環境裡,何愁讀不進書,寫不出詩來? 東側花牆分隔的獨立小院,書卷式的磚額,造型别緻。
内裡繁花似錦,那種美,猶如小家碧玉之嬌羞。
李言一時間真想忘了世間俗務,在這裡安靜地讀書,享受這清雅幽靜的氛圍。
漫步園中,眼中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來到一處廊橋,朱紅色的橋欄倒映水中,宛若一道天邊的彩虹。
後世的杭州人文景觀比之現在更加精緻,但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反而破壞人自然之美,李言前世就想來杭州遊玩,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西湖邊上找一間小院,每日傍晚在湖邊散步,早上迎着朝陽看湖面的水霧蒸騰。
可惜囊中羞澀,學業煩忙,隻能是個夢想了。
而今居于位置最好的欽差行轅,從這裡俯視整個杭州,西湖美景,遠處的山巒,近入的綠水,盡收眼底。
仲夏時期,西湖水面荷花盛開,荷風四面亭不僅是最宜夏暑,還是四季皆宜。
若從高處俯瞰,但見亭出水面,猶如芙蓉出水;飛檐出挑,似那鳳凰揮翅欲飛;紅柱挺拔,幾度春秋嫣然不變;基座玉白,如冬雪未消,猶見春時。
此番圖景,分明是與滿塘荷花争于亭亭玉立,欲把西子卿卿作是綠葉相托了。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此情此景李言輕聲念起了自己能想起來最好的詩。
阿爾多在一旁誇攢道:“好,十爺的詩寫得好,念得更好,奴才沒渎過書,聽起來也感到心情暢快!” “呵呵,阿爾多,這可不是我寫的,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怎麼樣,意境優美吧!” 阿爾多撓了撓頭,笑着說道:“額...這個唐朝人寫得好,十爺您念得也好。
” 兩人正說道,侍衛來報:“十爺,杭州千總年羮堯求見!” 李言笑了笑,年羮堯可算是善于把握機會的人,名利心極重,自己昨天示好,他豈會放過這個機會,吩咐道:“讓來進來吧!” “嗻...” 沒一會兒,年羮堯跟着侍衛走了進來,一個千兒打到地上:“奴才年羮堯給十爺請安,在這兒給十爺道喜了。
” “哦!羮堯快起來吧!” “何喜之有啊?” 年羮堯一臉笑容的說道:“奴才接到京裡的消息,因為十爺巡視江南赈濟災民有功,皇上下旨加封十爺為敦郡王,從今天開始,奴才要稱您做王爺了。
” “真的,我怎麼沒有收到消息?” 李言大喜道,這就是王爺了,這麼容易就升了,聽說其它兄弟可沒有呢,是除太子之外獨一份,比其它阿哥都早了一步。
“嘿...嘿...嘿...” 李言興奮的搓着手,自己也沒做什麼啊,這怎麼好意思呢! 年羮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按日子算,正是十爺您從蘇州趕往杭州的路上,信差沒有遇到十爺。
奴才也是從軍驿裡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想粘粘十爺的喜氣,為您準備了慶賀晚宴,十爺一定要賞光啊!” “呵呵,羮堯啊,這段時間,天天小請大宴的,我都有點吃膩了,這一大早打個嗝都是滿口的酒味。
現在十爺我不想赴大宴,隻想吃點有杭州物色的家常小菜,換換口味!”李言說完,眼中神色湛然的看着年羮堯,語含暗示的說道。
年羮堯心思一動,說道:“即然這樣,不瞞十爺,羮堯久居杭州,舍妹便做得一手好菜,若是十爺不嫌棄寒舍簡陋,奴才鬥膽請十爺駕臨鄙府做客。
” “哈哈哈...怎麼會呢?” “羮堯啊,雖說你是四哥的門人,但具體在這杭州,咱們倆可不分彼此,什麼嫌棄不嫌棄的,你要再這麼客氣,我就不高興了啊!” “走,今日就到你家去,好好喝兩杯!”李言開心的笑了起來,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李言感受到了唐伯虎的快樂,愈來愈接近秋香姐,今天的心情是大不同,大不同! 年羮堯也是大喜過望,十爺現在是衆位阿哥中第一個榮封郡王的,來到杭州的第二天便到自己家裡去,杭州的同撩們,誰還敢輕看自己。
兩人一路聊着來到了年羮堯的家裡,一個略顯精緻的小院,
假山之巅,松柏叢中,一幾一凳一條石而已。
想象中,戎馬之餘,王爺引吭長吟,白鶴舞于側,鳴蟬遙相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在這樣的環境裡,何愁讀不進書,寫不出詩來? 東側花牆分隔的獨立小院,書卷式的磚額,造型别緻。
内裡繁花似錦,那種美,猶如小家碧玉之嬌羞。
李言一時間真想忘了世間俗務,在這裡安靜地讀書,享受這清雅幽靜的氛圍。
漫步園中,眼中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來到一處廊橋,朱紅色的橋欄倒映水中,宛若一道天邊的彩虹。
後世的杭州人文景觀比之現在更加精緻,但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反而破壞人自然之美,李言前世就想來杭州遊玩,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西湖邊上找一間小院,每日傍晚在湖邊散步,早上迎着朝陽看湖面的水霧蒸騰。
可惜囊中羞澀,學業煩忙,隻能是個夢想了。
而今居于位置最好的欽差行轅,從這裡俯視整個杭州,西湖美景,遠處的山巒,近入的綠水,盡收眼底。
仲夏時期,西湖水面荷花盛開,荷風四面亭不僅是最宜夏暑,還是四季皆宜。
若從高處俯瞰,但見亭出水面,猶如芙蓉出水;飛檐出挑,似那鳳凰揮翅欲飛;紅柱挺拔,幾度春秋嫣然不變;基座玉白,如冬雪未消,猶見春時。
此番圖景,分明是與滿塘荷花争于亭亭玉立,欲把西子卿卿作是綠葉相托了。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此情此景李言輕聲念起了自己能想起來最好的詩。
阿爾多在一旁誇攢道:“好,十爺的詩寫得好,念得更好,奴才沒渎過書,聽起來也感到心情暢快!” “呵呵,阿爾多,這可不是我寫的,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怎麼樣,意境優美吧!” 阿爾多撓了撓頭,笑着說道:“額...這個唐朝人寫得好,十爺您念得也好。
” 兩人正說道,侍衛來報:“十爺,杭州千總年羮堯求見!” 李言笑了笑,年羮堯可算是善于把握機會的人,名利心極重,自己昨天示好,他豈會放過這個機會,吩咐道:“讓來進來吧!” “嗻...” 沒一會兒,年羮堯跟着侍衛走了進來,一個千兒打到地上:“奴才年羮堯給十爺請安,在這兒給十爺道喜了。
” “哦!羮堯快起來吧!” “何喜之有啊?” 年羮堯一臉笑容的說道:“奴才接到京裡的消息,因為十爺巡視江南赈濟災民有功,皇上下旨加封十爺為敦郡王,從今天開始,奴才要稱您做王爺了。
” “真的,我怎麼沒有收到消息?” 李言大喜道,這就是王爺了,這麼容易就升了,聽說其它兄弟可沒有呢,是除太子之外獨一份,比其它阿哥都早了一步。
“嘿...嘿...嘿...” 李言興奮的搓着手,自己也沒做什麼啊,這怎麼好意思呢! 年羮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按日子算,正是十爺您從蘇州趕往杭州的路上,信差沒有遇到十爺。
奴才也是從軍驿裡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想粘粘十爺的喜氣,為您準備了慶賀晚宴,十爺一定要賞光啊!” “呵呵,羮堯啊,這段時間,天天小請大宴的,我都有點吃膩了,這一大早打個嗝都是滿口的酒味。
現在十爺我不想赴大宴,隻想吃點有杭州物色的家常小菜,換換口味!”李言說完,眼中神色湛然的看着年羮堯,語含暗示的說道。
年羮堯心思一動,說道:“即然這樣,不瞞十爺,羮堯久居杭州,舍妹便做得一手好菜,若是十爺不嫌棄寒舍簡陋,奴才鬥膽請十爺駕臨鄙府做客。
” “哈哈哈...怎麼會呢?” “羮堯啊,雖說你是四哥的門人,但具體在這杭州,咱們倆可不分彼此,什麼嫌棄不嫌棄的,你要再這麼客氣,我就不高興了啊!” “走,今日就到你家去,好好喝兩杯!”李言開心的笑了起來,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李言感受到了唐伯虎的快樂,愈來愈接近秋香姐,今天的心情是大不同,大不同! 年羮堯也是大喜過望,十爺現在是衆位阿哥中第一個榮封郡王的,來到杭州的第二天便到自己家裡去,杭州的同撩們,誰還敢輕看自己。
兩人一路聊着來到了年羮堯的家裡,一個略顯精緻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