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将种子撒满草原
關燈
小
中
大
第790章将種子撒滿草原
實際上李言來這一趟草原,也是有接收突利遺産的想法在内。
系統的第二個任務是制止草原百姓南遷,定襄會戰迫在眼前。
而突厥戰敗後,因颉利統治而長期壓制的草原災情就會暴露出來,成為大唐的問題,這項事務馬上就會提上日程。
連年戰亂,中原的人口數量僅有一千多萬,而草原民族的數量在幾百萬之數。
這麼多人是不可能全部遷往中原的,可供遷徙的也就是靠近大唐邊境的漠南一帶的草原部衆。
主要有三大塊,一塊是大汗颉利的原屬民,一塊是突利二汗旗下的百姓。
第三就是夷男的部屬,這三大部衆占據了最好的草原,實力也最為強橫。
其他的零零散散的部族,分布在廣大的草原中部和北部,依托于這三大部而存在。
若是這三大塊部族都不遷徙,基本上草原百姓就動不了。
夷男是知道遷移百姓的害處,不願被李世民捆住了自己的手腳,失去了獨立自主的生存之路。
以至于為了遷移百姓之事,在大戰後沒多久,就和李唐鬧翻了,自己帶着部衆占據了陰山以西之地。
此後一直在和大唐對着幹. 而對于南遷最積極的突利一部,在自己入主之後,要不要遷也是自己說了算的。
剩下的最大數量的颉利一部,到時候李言還會另有動作。
這樣下來,三部都不會動,南遷之事基本上就成了泡影。
事實上别說幾代人之後了,李世民将漠南的突厥人遷到河套地區十多年後,突厥人就頻頻的和關内的漢人發生沖突,遊牧民族不适應農耕的環境,也受不了官府的約束,就不斷的發生群體相持的對抗事件。
再加上空出的草原被北部回纥部衆南下侵占,大唐也發現了,南遷不但将内患引到了中原,而且還讓草原重新崛起了新的部族,眼看内憂外患,不得不将遷入的突厥人再次往草原上趕。
希望突厥人能遷制回纥的崛起. 但這樣一來一回,重新回到草原的突厥人已無力對抗強大的回纥,被回纥人殘殺掠奪迫害,以及吞噬奴役,緻使中原和草原的關系變得極為惡劣,為後世的内亂沖突埋下了隐禍。
現在的突厥内部派系雜亂、山頭林立,颉利鐵血統治草原使得無數的部衆不滿,敢怒不敢言。
可以說,突厥已經盛極而衰、頹勢已現,回纥卻在北方冉冉升起,生命力強勁,大唐的敵人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突厥可以打,但不能打得太慘,不然無法制約回纥,這是大唐的朝臣們現在都無法看到的。
李言目光長遠,已經着眼未來,無論如何,要保留一部份突厥的力量,用以制約草原新崛起的力量。
所以他需要暫時留在草原,更需要一個立足點,一些本土的力量接納和支持。
而事情比自己想的更加順利,阿史那雲有了自己的骨肉,而突利又命不久矣。
等突利一去,自己就可以順勢扶持阿史那雲接位,有了整個大唐的支持,突利的幾萬兵馬就被牢牢的控制到自己手上了。
當然,自己一個中原人,很難明正言順的統治部衆。
但阿史那雲可以啊 到時候請動李世民将阿史那雲封為新的可汗,而自己帶着一幫小弟從旁輔助,順便練兵,培養将才。
等到自己的孩子長大,就是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再繼承阿史那雲的汗位,就順理成章了。
李世民做為皇帝對此肯定也是樂觀其成的,草原落到自己的孫子手上,比再乖順的部族首領都要可靠。
那時候,中原和草原可謂是真正的兄弟之邦了! “夫君,你說這樣好不好?”阿史那雲見李言隐入沉思,半響沒有回應自己,有些焦急的問道。
阿史那雲提出的方案十分的符合自己的心意,李言連忙說道:“當然可以,父皇還年輕,才三十出頭兒。
其實我這個太子暫時離開一段時間,也沒什麼,也免得待在長安和那些兄弟們手足相殘了。
” “還是我的雲妹聰明,一時三刻就想到了這兩全其美的主意,若是能有幾年陪伴你們母子,那我也算盡到了一個當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了。
” 阿史那雲心裡的擔憂一落地,舒了一口氣,看李言的眼神多了幾份柔情,俏臉一紅:“去你的,還不到四個月,哪能知道是男是女,伱是不是不喜歡女孩兒?” “怎麼會呢,我最喜歡女孩了.” “隻要是雲妹替我生的,無論男女我都喜歡。
” 李言眼神閃過一絲光亮,輕輕撫了撫阿史那雲的臉頰,戲谑的說道:“再說了,即然要待十年那麼久,我多努努力,讓雲妹替我多生幾個,想要兒子還怕沒有嗎?” “嶽父他老人家隻有你這麼一個寶貝女兒
系統的第二個任務是制止草原百姓南遷,定襄會戰迫在眼前。
而突厥戰敗後,因颉利統治而長期壓制的草原災情就會暴露出來,成為大唐的問題,這項事務馬上就會提上日程。
連年戰亂,中原的人口數量僅有一千多萬,而草原民族的數量在幾百萬之數。
這麼多人是不可能全部遷往中原的,可供遷徙的也就是靠近大唐邊境的漠南一帶的草原部衆。
主要有三大塊,一塊是大汗颉利的原屬民,一塊是突利二汗旗下的百姓。
第三就是夷男的部屬,這三大部衆占據了最好的草原,實力也最為強橫。
其他的零零散散的部族,分布在廣大的草原中部和北部,依托于這三大部而存在。
若是這三大塊部族都不遷徙,基本上草原百姓就動不了。
夷男是知道遷移百姓的害處,不願被李世民捆住了自己的手腳,失去了獨立自主的生存之路。
以至于為了遷移百姓之事,在大戰後沒多久,就和李唐鬧翻了,自己帶着部衆占據了陰山以西之地。
此後一直在和大唐對着幹. 而對于南遷最積極的突利一部,在自己入主之後,要不要遷也是自己說了算的。
剩下的最大數量的颉利一部,到時候李言還會另有動作。
這樣下來,三部都不會動,南遷之事基本上就成了泡影。
事實上别說幾代人之後了,李世民将漠南的突厥人遷到河套地區十多年後,突厥人就頻頻的和關内的漢人發生沖突,遊牧民族不适應農耕的環境,也受不了官府的約束,就不斷的發生群體相持的對抗事件。
再加上空出的草原被北部回纥部衆南下侵占,大唐也發現了,南遷不但将内患引到了中原,而且還讓草原重新崛起了新的部族,眼看内憂外患,不得不将遷入的突厥人再次往草原上趕。
希望突厥人能遷制回纥的崛起. 但這樣一來一回,重新回到草原的突厥人已無力對抗強大的回纥,被回纥人殘殺掠奪迫害,以及吞噬奴役,緻使中原和草原的關系變得極為惡劣,為後世的内亂沖突埋下了隐禍。
現在的突厥内部派系雜亂、山頭林立,颉利鐵血統治草原使得無數的部衆不滿,敢怒不敢言。
可以說,突厥已經盛極而衰、頹勢已現,回纥卻在北方冉冉升起,生命力強勁,大唐的敵人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突厥可以打,但不能打得太慘,不然無法制約回纥,這是大唐的朝臣們現在都無法看到的。
李言目光長遠,已經着眼未來,無論如何,要保留一部份突厥的力量,用以制約草原新崛起的力量。
所以他需要暫時留在草原,更需要一個立足點,一些本土的力量接納和支持。
而事情比自己想的更加順利,阿史那雲有了自己的骨肉,而突利又命不久矣。
等突利一去,自己就可以順勢扶持阿史那雲接位,有了整個大唐的支持,突利的幾萬兵馬就被牢牢的控制到自己手上了。
當然,自己一個中原人,很難明正言順的統治部衆。
但阿史那雲可以啊 到時候請動李世民将阿史那雲封為新的可汗,而自己帶着一幫小弟從旁輔助,順便練兵,培養将才。
等到自己的孩子長大,就是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再繼承阿史那雲的汗位,就順理成章了。
李世民做為皇帝對此肯定也是樂觀其成的,草原落到自己的孫子手上,比再乖順的部族首領都要可靠。
那時候,中原和草原可謂是真正的兄弟之邦了! “夫君,你說這樣好不好?”阿史那雲見李言隐入沉思,半響沒有回應自己,有些焦急的問道。
阿史那雲提出的方案十分的符合自己的心意,李言連忙說道:“當然可以,父皇還年輕,才三十出頭兒。
其實我這個太子暫時離開一段時間,也沒什麼,也免得待在長安和那些兄弟們手足相殘了。
” “還是我的雲妹聰明,一時三刻就想到了這兩全其美的主意,若是能有幾年陪伴你們母子,那我也算盡到了一個當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了。
” 阿史那雲心裡的擔憂一落地,舒了一口氣,看李言的眼神多了幾份柔情,俏臉一紅:“去你的,還不到四個月,哪能知道是男是女,伱是不是不喜歡女孩兒?” “怎麼會呢,我最喜歡女孩了.” “隻要是雲妹替我生的,無論男女我都喜歡。
” 李言眼神閃過一絲光亮,輕輕撫了撫阿史那雲的臉頰,戲谑的說道:“再說了,即然要待十年那麼久,我多努努力,讓雲妹替我多生幾個,想要兒子還怕沒有嗎?” “嶽父他老人家隻有你這麼一個寶貝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