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马邑城

關燈
    第783章馬邑城 見李言對馬邑很感興趣,解釋道:“殿下,馬邑城城牆包磚,以石為基,高約四丈,女牆高一丈,周長有六裡,角樓有四座,城内三橫四縱12條街道,周圍設置了望敵台24個。

    ” “東南西北各開一門,門外各有月城。

    防禦功能十分完備,馬邑雖僻在一隅,實邊陲要害,曆經數不清的戰亂破壞,和突厥反複異手,可最終還是在我們大唐手中。

    ” “常勝啊,你說,馬邑這麼一座堅城,要多少敵人才能攻下來?”李言微笑着問道。

     李言此行基本上都是沒出過遠門的人,經驗最豐富的就要算是常勝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常勝就成了實際上的領隊,一路上的行程都是常勝來安排的。

     見兩人在說話,其他人也都默契的立于後面,沒有插話。

     衆人一路風塵,來到的地方正是馬邑的東門外,看着馬邑城門還沒有關閉,城門前來來往往神色自然的行人。

     李言就知道,馬邑還沒有被颉利攻下來,不過他知道,自己的行程和原劇中的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行差不多。

     估計也就是這幾天,馬邑的守軍們就要闖下一個天大的禍,把擅自背着颉利去泡妞的世子施羅疊給抓了起來,結果惹下了大麻煩,引來了好幾萬突厥鐵蹄。

     多年堅守的孤城馬邑在絕對懸殊的力量面前,被碾為齑粉。

     常勝一笑,太子不谙軍事,問出這樣奇怪的問題也不算什麼,何況這次出來,本來就是要增長閱曆的。

     于是常勝仔細解釋道:“殿下,馬邑城之所以不失,并不是因為馬邑城本身有多堅固。

    ” “實際上馬邑隻是個小城,隻有三千守軍,若單純以防禦來看,隻要一兩萬敵軍就能攻克。

    ” “不過,單單隻攻一個馬邑沒有什麼意義,河東道北部多山,地勢險峻,壁壘很多。

    就算打下了馬邑,後面還有朔州、甯武、忻州、陽曲等一系列的雄關。

    ” “都是硬骨頭,然後就是北都重城晉陽。

    ” “若是從這一路打入中原,突厥人就是有三十萬鐵騎也是不夠死的。

    ” “所以,一般而言,突厥人南下還是過黃河,從關内道入京畿一路更為方便。

    是以馬邑雖小,突厥人卻不會去攻克,一般而言,還是很安全的,再加上無論是中原還是草原,都需要物資交流。

    ” “中原的鹽、茶、漆器、瓷器、錦帛,還有草原上的藥材、皮毛、牛羊等貨物都在此交易,突厥的貴族們也有很多人在馬邑城内設立了商行貨棧,将這條路當成了一條重要的商道,一般也會避開這條線。

    ” 李言默默的點了點頭:“原來如何.” 怪不得原劇中綏州城都扛了那麼久,但馬邑在曆史上更有名,明明更加深入草原腹地,但無論是李世民長孫無忌,還是朝中的房玄齡和岑文本蕭禹等人對于能不能守住馬邑卻沒有信心。

     原來是這樣,山西一線雄關漫道林立,極不好打,另外也有維持商路、保持經濟交往的原因。

     也就是說,突厥人不會去打,隻要想打,随時都可能攻下。

     不但是李言,就連後面的很多侍讀們也是大長了見識。

     常勝見折服了衆人,也稍稍有些自得,提醒道:“殿下,太陽要不了多久就要落山了,我們今晚就歇在馬邑吧,弟兄們連着趕了七八天路,都沒好好歇息了?” “據朝庭之前提供的消息稱,突利在桑幹河北岸紮營,休息一日再趕路,也來得及。

    ” “更何況一過馬邑就是突厥人的地盤了,突厥人流動性極大,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說不定還要避開颉利的人馬,夜宿在草原,正好趁着在馬邑休整一下,補充一些帳篷、氈毯、食物之類的生活物資。

    ” 李言也拿不準,突厥人圍馬邑是哪一天了,不過從今天晚上開始,每天都有可能,還是小心些為好。

     于是故作擡頭看了看天空,然後閉起眼睛感受起來。

     見李言閉目沉思,身邊的常勝等人都有些不明所已,疑惑的看着李言,難道這點兒小事還要斟酌嗎? 可李言的臉色漸漸嚴肅起來,越來越凝重,最後眉心緊蹙,再次睜開眼皮的時候,臉上全是驚恐懼怕的神色,看着面前的馬邑城,如同看見洪水猛獸似的。

     整個人也顯得很是萎靡和頹廢,仿佛幾天幾夜沒睡覺似的. 常勝有些詫異的問道:“殿下,怎麼了,有什麼不妥嗎?” “常勝,你們也都是孤的親近之人,所以有些事情,孤也不瞞你們。

    ” 李言一臉正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