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分封制(完)

關燈
    第775章分封制完 “等到這些地方完成漢化,我中原再出一個父皇這樣雄才大略的英主,隻需幾場戰争,整個西域就可納入中原。

    ” 李言解釋道:“北方草原則不同,他們居無定所,逐水草原居,可以暫時不劃諸侯國,沒有那個條件,可以再商量,是以大唐的主要諸侯國就在西部高原,西域之地。

    ” “但河西走廊是中原腹地的絲綢之路,是一定要保留的,有了那麼多諸侯國,這裡我們也就有了管理的可能,畢竟暫時沒有了敵人嘛,河西走廊以南以北都是諸侯國。

    ” “有了這條通往中亞的走廊,一來可以保持對外的溝通和商道,二來,也是我們控制諸侯國的一條命脈,不然有些遠一點的地方,我們跟本就管不到。

    ” 李世民凝重的點了點頭:“河西走廊從漢朝就是我中原的固有領土,不用你說,朕也不會同意封出去的,就算朕答應,大唐的千萬百姓也不會答應的,這一點兒你盡可放心。

    ” 李言提醒道:“父皇,這些偏遠之地,地盤我們大唐可以封出去,但一定要有一個部門歸朝庭直轄,即是維護大唐主權的象征,又可以觀察當地的情況,軍權财權人權治權我們可以不插手。

    ” “但保持漢文化對這些地方的影響力,則必須時刻監管。

    ” “哈哈哈,你盡可放心,那些人朕最是知道了,他們要的就是那些實實在在的權力和地位,像這種空泛的東西,就算是伱給他們,他們也不會理采的。

    ” 李世民的心情顯得十分的愉悅:“承乾,不瞞你說,對于朝中的這些世家大族們,不管是太上皇還是朕,都十分頭痛的。

    朕原本想着上幾代人的功夫,慢慢削弱他們的影響力。

    ” “可朕就是擔心,你們這些後世繼位的君主生于安逸的環境,即沒有向他們發起挑戰的膽量,也沒有那份智慧和能力了。

    ” “現在好了,朕終于看到可以在朕這一個時代将這些問題解決的希望了。

    ” “堵不如疏,有了這麼好的辦法,對于朝中的世家大族和功臣勳貴,朕也能着手開始處理了,封出去一部份,剩下的力量大為減少,就不怕他們對抗朝庭了。

    ” “本來那些世族們對抗朝庭也是出于生存的本能,真正想取而代之的野心家也不多,如今有了可以光明正大離開大唐出去立國建業的機會,誰還會留在内部和朝庭做殊死的争鬥。

    ” “等到大部份世家一被瓦解,留下來的就是砧闆上的肉,根本對抗不了朝庭。

    ” “依朕看來,隻要有一部份人動心,剩下的人權衡之下,說不定也會争着來的,這是陽謀,不亞于漢朝的推恩令,因為等到好地方都封完了,剩下的世家們就是想再離開都難了。

    ” 李言聽到這裡也是認可的點了點頭,确實是這樣的,人性是不可對抗的,朝庭也不可能對所有的世家都采取這麼優厚的待遇,封國建王,可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機會。

     大唐周邊的空餘土地不多,東邊南邊都是大海,北邊的大草原又不能立國,能拿出來封出去的隻有西北部了。

     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就隻能看着别人逐鹿天下,自己連入場券都拿不到。

     當然,肯定會有世家想着,自己先拿下諸侯王的機會,另一部分繼續在大唐内部發展,腳踏兩條船。

     可真正實施起來就會發現,人的精力和家族的資源是有限的,有了退路,留下的人就很難破釜沉舟的和朝庭幹到底,稍遇壓力,就被很容易被朝廷發配回諸侯國。

     回去的晚了,就占不到好位置了,那些世家們一樣會内卷的。

     就像李世民說的,這是大唐版的推恩令。

     世家大族在大唐内部就像是漢朝的諸侯王,而分封制就把這種有實無名的諸侯王給顯化了出來。

     一旦被踢了出去,就隻能依靠朝庭才能生存。

     不然那些立于西部的小國們為什麼不打入中原,環境的惡劣和資源的匮乏讓他們生存都很難,除非遇到中原王朝自毀長城不設防的時候,不然他們就算聯合起來,也不是中原王朝的對手。

     “承乾啊,朕十分慶幸今晚能和你有這麼一番坦誠的交流,不然,等到大戰結束,就錯過了一次絕佳的調整機會了,有了這種思路,朕再和玄齡商量一下,能借着這次大戰的機會,将第一波封王和封地給确定下來。

    ” 最大的憂患得到解決的路徑了,李世民心裡大為振奮,回到酒桌上,和李言邊喝邊聊。

     正當李世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言的腦海中閃過一聲久違的系統提示音。

     ‘叮’ ‘物殊任務啟動中’ ‘宿主做出的努力,已經直接的影響了大唐世界的未來改變和走向,在慢慢偏離原來的軌道。

    ’ ‘大唐亡國時間推遲1年,任務完成度,1%,請宿主繼續努力’ 李言神情一震,連忙将系統面闆調了出來,看到任務欄中的四個任務,前面三個都是待完成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最後一個任務則是下面出現了一個藍色的進度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