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宫禁令牌

關燈
    第735章宮禁令牌 呃,你咋還記得這一茬兒,這麼重要的軍事情報,這麼沉重的氣氛,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李言立馬慷慨激昂的說道:“兒臣昨天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事情順利的話,有可能将突利拉到我們大唐這一邊來,為了促成草原三部的結盟,兒臣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 李世民額上黑線瞬間下流,轉過頭睜睜的看着李言:“哦,這麼有意義的事情,給朕說說?” “父皇,兒臣做事一向穩妥,在沒有做成之前,不喜歡吹噓。

    這裡還請父皇容兒臣賣上一個關子,等到事情成了,兒臣再向父皇邀功不遲。

    ” 李言一幅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模樣,一臉坦蕩的看着李世民。

     和李言對視了半響,李世民緩緩的搖了搖頭,這小子臉皮是真的厚啊,明明自己去喝酒,喝得五迷三倒的,到今天早上才醒,現在竟然厚顔無恥的把自己放浪形骸說成為國盡忠。

     不管怎麼樣,這幅厚臉皮的樣子,倒是不讓人讨厭。

     不過太子的表現一向都令自己滿意,識大體,知進退,不管是在朝中還是民間名聲都還不錯,有時候還給自己一個驚喜,比如錦衣衛的事情,還有這次的情報。

     真真假假的,自己也無法判斷,不過總歸是有了點成果。

    自己原本也沒指望錦衣衛能做出什麼成績,同意太子設立這個部門,也是為了起培養和鍛煉的作用。

     沒有效果也無所謂,有了更好。

     而且太子一向聽話孝順,也從沒有犯過什麼大錯,一直都是循規蹈矩的,偶爾放縱一下,也不算什麼。

     就是昨天馬宣良來報,似乎在會昌寺門口,太子和李恪發生過一些沖突,太子竟然打了李恪一巴掌,後來又發生了刺殺事情,李世民有些擔心,不過刺殺事件已經搞清楚了,肯定不會是太子所為。

     即然打了巴掌,就不會再行刺殺,若是要刺殺,就不會在表面起沖突。

     太子是長兄,又是儲君,教訓一李恪一下,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李世民擔心的是手足相殘。

     他隻擔心刺殺這種惡劣事件,隻要不是太子所為,其他的,無論是誰,李世民都能接受,也都能查個水落石出,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排除了這一點兒,李世民又十分好奇,李恪到底做了什麼事情,逼得一向脾氣甚好的太子竟然動了手。

    李世民昨天在蜀王府裡,也看到了李恪臉上的紅腫和指印,這明顯不是刺客幹的。

     那些刺客用的是彎刀和弓箭,肯定沒有心情去搧巴掌的,奇怪的是李恪對此也絕口不提,難道他昨天要進宮不是來就此事向自己告狀的,那他進宮是為什麼? 還有,馬車上被砍得面目全非的屍體,真的隻是一個普通侍衛嗎?以前也沒聽說李恪出行要用替身啊? 再說了,在京中,誰不認識他,大搖大擺的騎在馬上,刺客真的是睜眼瞎,認錯人了,把馬車中的人當成蜀王了嗎?聽說那些胡人在京中待了好幾年了,怎麼在行刺的當天,認錯了人? 若不是認錯,那馬車上的人又是誰,難道他們的目标從一開始就是馬車上的人? 無論是刺殺事件,還是被太子抽了一巴掌的事情,李恪都沒有說,很明顯是有什麼龌龊或者是把柄,被人拿在手中了,心虛所緻,所以也不敢告狀。

     總之,昨天發生的一連事情,李世民都感到十分的怪異。

     李世民已經讓馬宣良着手在調查了,但這種内情恐怕一時半會兒的也沒那麼快。

     當着太子的面,李世民本想問問的,但具體内情沒搞清楚之前,李世民也不想糊裡糊塗的無的放矢,事關兩個皇子之間的關系,冒冒失失的,影響自己這個父親兼皇帝的權威。

     最後想了想,李世民還是沒有開口,想等到搞清内情後,再決定如何處理。

     走到禦案前,拿起自己時常在手中把玩的一隻玉如意,想了想,轉過身遞給李言道:“算你這次彙報敵情有功,這支如意朕就賞你了.” “多謝父皇,兒臣會再接再勵,不負父皇期望的!” 李言眉開眼笑的接過如意,入手溫潤軟滑,如嬰兒股膚般柔嫩,心裡感歎,這時代也沒有人工合成的,這麼一大塊羊脂白玉雕成的如意,恐怕價值連城啊! 由其是這是李世民常常把玩的,不少王公重臣都知道,拿着手上,可謂如朕親臨啊 李世民見李言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心裡也是微微一樂,眼神深邃,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這是天子的權柄,也是統禦天下之道。

    賞是恩,罰是威,有賞才能激發臣子的進取之心,有罰才能讓臣子心生敬畏,決不能搞功過相抵那一套。

     哪怕是太子,立了功就要賞。

     當然,要是查出來有過,李世民也不吝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