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抢了胤禛的差事
關燈
小
中
大
南之地本就産糧,黃河決堤隻是影響到AH一帶,隻是大量災民湧向江南,而江南富戶見機囤積居奇,将糧食都藏了起來,等着賣高價。
所以,以兒臣之見,不需要拔款購糧,隻需任命一個欽差,父皇賜以專斷之權,自可在江南當地籌款赈災搶修河堤。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嗯...胤?言之有理!” 康熙微笑的點了點頭,相對于胤禛的拔款,顯然李言的建議更省錢,讓人容易接受,剛剛胤禛報上來國庫存銀不足五十萬兩,自己就吓了一跳,若是再拔出去一大半,真要再出個事兒,就抓瞎了。
以前沒發現,胤?竟然有這樣的頭腦,這讓康熙心裡一喜,看着胤?也順眼多了,心裡一動,就問道:“那你認為,這個欽差派誰合适?” 大家一聽,心裡一沉,看來皇上也不想拔款。
這事都不用和大家商量,就在考慮派誰辦差了。
這樣空着手下江南,那樣一個亂攤子,誰能收拾。
大災時期,萬一再鬧出個民變,自己的前途就全完了。
再說,江南那批人,個個根子通天,都和京裡的大人物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籌款! 是那麼好籌的嗎,搞不好把人都得罪光了。
最慘的是得罪了人,差事還沒辦好,自己十年寒窗,苦心經營數十年,才能站在這金鸾殿上,這頭上的紅頂子,可不能丢了。
不是個好差事啊! 這樣一想,大家都把腦袋低了下來。
那些阿哥一個二個也不想攬這個苦差使,自己久在京城,養尊處優的,地方上的事情,說着容易,哪兒有那麼好辦的。
李言當前一步,誠懇的說道:“兒臣今年已二十多了,還從來沒有替國家做過事,如今國難當頭,若皇阿瑪不棄,兒臣願下江南,為皇阿瑪分憂。
” 康熙笑着點了點頭,不管胤?平時多麼不堪,有沒有這個能力,在這個時候願意挺身而出,康熙就很高興,這說明自己的兒子還是有擔當的。
再看看大殿内的群臣和其他皇子,一聽說要籌款修堤,一個二個的,都低着個頭,一副千萬不要挑到我的态度,看着就讓人煩。
“你們認為呢?” 太子胤礽一看,大喜過望,這個老十一向跟着老八和自己做對,這次不知道是不是大腦進水了,竟然不知死活的跳了來了。
心裡暗道,就憑你的能力,到時候肯定弄得一團糟,老八也會跟着受牽連。
于是站出來說道:“十弟從小心思聰慧,處理練達,如今更是一心為國,這是好事。
兒臣認為,應該給十弟一個機會,讓十弟出去鍛煉鍛煉,接觸一些實務,以後好為國出力。
” 太子一出口,太子一系的官員紛紛出聲贊同。
“十阿哥勇挑重擔,實是認人敬佩!” “微臣認為十阿哥一心為國,任欽差下江南辦差是合适的!” “微臣附議...” ... 胤禛一看,自己辛辛苦苦的,就是為了接下這個差事,怎麼能讓老八的人搶了去。
心裡一急,當即出來說道:“兒臣也願為父皇分憂,南下江南赈災,望父皇允準!” 八阿哥胤禩一看胤禛出來争,對九阿哥胤禟使了一個眼色,兩人都出來贊同十阿哥。
老八一系的人見風使舵,也異口同聲的贊同派十阿哥下江南。
康熙一看,衆人大多都是贊同十阿哥的,又見胤?眼巴巴的瞧着自己,一副殷切的樣子,心裡有了決斷,讓他試一試也好,實在不行,再派别人。
“十阿哥胤?接旨!” 李言心裡一喜,上前一步,又跪了下來:“兒臣接旨!” “任十阿哥胤?為欽差,巡視江南!賜禦用寶劍一柄,予以臨機專斷之權,處理江南水災一應事務!” “嗻...兒臣必不負皇阿瑪所托!” 李言接過寶劍,開心不已,終于可以出京了。
京裡就是個事非窩,康熙年老,衆皇子開始争儲,勾心鬥角拉幫結派的。
而李言知道,現在隻是康熙四十六年,離這個老頭挂掉,還早着呢。
而其它人不知道,都以為老頭兒活不了多久,所以急不可耐的跳了出來,最後一一被收拾。
再說,馬上就要開始追繳國庫欠款了,自己的原主胤?還欠着國庫二十萬兩銀子,後來為了還債當街賣家當,毆打田文鏡,被圈禁宗人府半年。
可見胤?也沒什麼錢,這才是李言一心想下江南的原因。
李言知道,江南大戶有的是銀子,自己下去以辦差籌款的名義大肆搜刮一番,到時候誰知道自己弄了多少錢啊,等再回京師的時候,就不是現在的窮鬼樣子了。
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身份。
搞錢... 是永恒不變的話題。
沒錢,啥事兒也辦不成!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喜歡影視世界從高考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從高考開始
所以,以兒臣之見,不需要拔款購糧,隻需任命一個欽差,父皇賜以專斷之權,自可在江南當地籌款赈災搶修河堤。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嗯...胤?言之有理!” 康熙微笑的點了點頭,相對于胤禛的拔款,顯然李言的建議更省錢,讓人容易接受,剛剛胤禛報上來國庫存銀不足五十萬兩,自己就吓了一跳,若是再拔出去一大半,真要再出個事兒,就抓瞎了。
以前沒發現,胤?竟然有這樣的頭腦,這讓康熙心裡一喜,看着胤?也順眼多了,心裡一動,就問道:“那你認為,這個欽差派誰合适?” 大家一聽,心裡一沉,看來皇上也不想拔款。
這事都不用和大家商量,就在考慮派誰辦差了。
這樣空着手下江南,那樣一個亂攤子,誰能收拾。
大災時期,萬一再鬧出個民變,自己的前途就全完了。
再說,江南那批人,個個根子通天,都和京裡的大人物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籌款! 是那麼好籌的嗎,搞不好把人都得罪光了。
最慘的是得罪了人,差事還沒辦好,自己十年寒窗,苦心經營數十年,才能站在這金鸾殿上,這頭上的紅頂子,可不能丢了。
不是個好差事啊! 這樣一想,大家都把腦袋低了下來。
那些阿哥一個二個也不想攬這個苦差使,自己久在京城,養尊處優的,地方上的事情,說着容易,哪兒有那麼好辦的。
李言當前一步,誠懇的說道:“兒臣今年已二十多了,還從來沒有替國家做過事,如今國難當頭,若皇阿瑪不棄,兒臣願下江南,為皇阿瑪分憂。
” 康熙笑着點了點頭,不管胤?平時多麼不堪,有沒有這個能力,在這個時候願意挺身而出,康熙就很高興,這說明自己的兒子還是有擔當的。
再看看大殿内的群臣和其他皇子,一聽說要籌款修堤,一個二個的,都低着個頭,一副千萬不要挑到我的态度,看着就讓人煩。
“你們認為呢?” 太子胤礽一看,大喜過望,這個老十一向跟着老八和自己做對,這次不知道是不是大腦進水了,竟然不知死活的跳了來了。
心裡暗道,就憑你的能力,到時候肯定弄得一團糟,老八也會跟着受牽連。
于是站出來說道:“十弟從小心思聰慧,處理練達,如今更是一心為國,這是好事。
兒臣認為,應該給十弟一個機會,讓十弟出去鍛煉鍛煉,接觸一些實務,以後好為國出力。
” 太子一出口,太子一系的官員紛紛出聲贊同。
“十阿哥勇挑重擔,實是認人敬佩!” “微臣認為十阿哥一心為國,任欽差下江南辦差是合适的!” “微臣附議...” ... 胤禛一看,自己辛辛苦苦的,就是為了接下這個差事,怎麼能讓老八的人搶了去。
心裡一急,當即出來說道:“兒臣也願為父皇分憂,南下江南赈災,望父皇允準!” 八阿哥胤禩一看胤禛出來争,對九阿哥胤禟使了一個眼色,兩人都出來贊同十阿哥。
老八一系的人見風使舵,也異口同聲的贊同派十阿哥下江南。
康熙一看,衆人大多都是贊同十阿哥的,又見胤?眼巴巴的瞧着自己,一副殷切的樣子,心裡有了決斷,讓他試一試也好,實在不行,再派别人。
“十阿哥胤?接旨!” 李言心裡一喜,上前一步,又跪了下來:“兒臣接旨!” “任十阿哥胤?為欽差,巡視江南!賜禦用寶劍一柄,予以臨機專斷之權,處理江南水災一應事務!” “嗻...兒臣必不負皇阿瑪所托!” 李言接過寶劍,開心不已,終于可以出京了。
京裡就是個事非窩,康熙年老,衆皇子開始争儲,勾心鬥角拉幫結派的。
而李言知道,現在隻是康熙四十六年,離這個老頭挂掉,還早着呢。
而其它人不知道,都以為老頭兒活不了多久,所以急不可耐的跳了出來,最後一一被收拾。
再說,馬上就要開始追繳國庫欠款了,自己的原主胤?還欠着國庫二十萬兩銀子,後來為了還債當街賣家當,毆打田文鏡,被圈禁宗人府半年。
可見胤?也沒什麼錢,這才是李言一心想下江南的原因。
李言知道,江南大戶有的是銀子,自己下去以辦差籌款的名義大肆搜刮一番,到時候誰知道自己弄了多少錢啊,等再回京師的時候,就不是現在的窮鬼樣子了。
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身份。
搞錢... 是永恒不變的話題。
沒錢,啥事兒也辦不成!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喜歡影視世界從高考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從高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