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始料未及的展开
關燈
小
中
大
倒是有大量三韓人死于刀兵。
甚至在糧食尚且充裕的時候,很多部落就已經開始人為制造饑荒了。
諸多部落權貴手中握着大量的糧食,但卻偏偏不願意給底層族人一點。
他們甯願讓這些族人餓死,也不願意讓自己冒一點被餓死的風險。
而被他們籠絡的部落勇士雖同情那些族人,但為了家人還是選擇為虎作伥。
人性的複雜與醜陋,在此刻被赤裸裸的暴露出來。
而這其實是魏哲始料未及的。
他本以為至少還要兩個多月,三韓才會因為大饑荒而崩潰。
但現在看來魏哲還是保守了一點。
不過最讓魏哲想不到的是,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饑荒,馬韓最南端楚山塗卑離國的百姓竟然開始選擇冒險出海。
因為在楚山塗卑離國之西有一座大島(濟州島),上面也有不少人居住。
在樂浪郡的官府檔案上,将這些人稱之為“州胡”。
這些州胡與三韓人不同,男子俱有文身,身高更為短小,并且言語也不與三韓相同,一個個皆髡頭如鮮卑一般,服飾穿着也是有上衣無下衣,幾如裸态。
不過這些州胡卻喜歡養豬牛等牲畜,常常乘船去馬韓巿買物資。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楚山塗卑離國人才會冒險前往,希望能找到糧食。
與之類似的是,弁韓沿海的古資彌凍國、冉奚國,狗邪國、斯盧國等部落,也開始有大量的族人劃着獨木舟,甚至是抱着浮木就朝東邊的倭島遊去。
要知道早在前漢武帝時期,武帝滅朝鮮時倭人就曾遣使朝貢。
後來班固在《漢書》中記載: 倭人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為居,凡百餘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
男子皆黥面文身,女人被發屈紒,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
等到了本朝光武帝繼位之後,倭奴國又奉貢朝賀,光武帝還賜以印绶。
甚至在安帝永初元年,還有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請見。
可以說大漢周邊蠻夷之中,就要屬倭國對朝貢最熱心。
不過當今天子劉宏繼位之後,倭國大亂,内部互相攻伐,曆年無主。
最後有一巫女名曰卑彌呼者,因為擅長事鬼神之道,最後竟然迷惑衆人擁立她為王,日常起居侍婢足有千餘人,但少有能親自看見她的。
因為這位倭國女王的日常飲食,隻讓一個男子伺候。
而這些諸多消息,則多是從三韓傳播到漢地的。
漢人能知道這些,三韓之地的東夷自然也清楚。
于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大量的三韓百姓開始東渡倭島求生。
一時間倒是擾得倭島沿海大亂,令不少倭人直呼拿下入侵者為韓寇,彼此間開始征戰不休。
與此同時,在辰韓北端的戶路國、難彌離凍國等部也開始沖擊穢貊地。
當發現這個情況之後,着實讓太史慈有些哭笑不得。
他沒想着自家還沒有攻打辰韓,他們竟然主動打過來了。
于是無奈之下他隻能令邊境處的穢貊各部猛殺了一通,才遏制了這個趨勢。
受此影響,樂浪郡與馬韓接壤處,也開始有不少伯濟國人逃亡帶方縣。
由于人數太多,邊牆的守塞戍卒捉襟見肘,戲志才見狀隻能無奈出手。
帶方縣的新人屯兵雖然操練不足,但依靠邊牆守衛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戲志才也不是什麼人都攔,婦人他還是要的。
至于其他的馬韓蠻夷,現在還不是收留的時候。
“火候未至!” 在丢下這句話後,戲志才便面帶喜色的去尋魏哲了。
“明公,我知道該如何師出有名了!” 當看見魏哲之後,戲志才的一開口就讓魏哲精神一振。
畢竟漢人開疆擴土向來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否則也不會有“漢使”存在。
魏哲這次本來也想效仿前人,派遣一個使者出使三韓,但一直未下定決心。
此刻見戲志才這麼一說,他頓時便做洗耳恭聽之态…… ----------------- 參考資料: 全漢昇《中國社會經濟通史》 東漢-仲長統《昌言•損益》 《汜勝之書》《後漢書》《漢書•食貨志》 《史記•河渠書》《史記•溝洫志》《史記•貨殖列傳》
甚至在糧食尚且充裕的時候,很多部落就已經開始人為制造饑荒了。
諸多部落權貴手中握着大量的糧食,但卻偏偏不願意給底層族人一點。
他們甯願讓這些族人餓死,也不願意讓自己冒一點被餓死的風險。
而被他們籠絡的部落勇士雖同情那些族人,但為了家人還是選擇為虎作伥。
人性的複雜與醜陋,在此刻被赤裸裸的暴露出來。
而這其實是魏哲始料未及的。
他本以為至少還要兩個多月,三韓才會因為大饑荒而崩潰。
但現在看來魏哲還是保守了一點。
不過最讓魏哲想不到的是,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饑荒,馬韓最南端楚山塗卑離國的百姓竟然開始選擇冒險出海。
因為在楚山塗卑離國之西有一座大島(濟州島),上面也有不少人居住。
在樂浪郡的官府檔案上,将這些人稱之為“州胡”。
這些州胡與三韓人不同,男子俱有文身,身高更為短小,并且言語也不與三韓相同,一個個皆髡頭如鮮卑一般,服飾穿着也是有上衣無下衣,幾如裸态。
不過這些州胡卻喜歡養豬牛等牲畜,常常乘船去馬韓巿買物資。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楚山塗卑離國人才會冒險前往,希望能找到糧食。
與之類似的是,弁韓沿海的古資彌凍國、冉奚國,狗邪國、斯盧國等部落,也開始有大量的族人劃着獨木舟,甚至是抱着浮木就朝東邊的倭島遊去。
要知道早在前漢武帝時期,武帝滅朝鮮時倭人就曾遣使朝貢。
後來班固在《漢書》中記載: 倭人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為居,凡百餘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
男子皆黥面文身,女人被發屈紒,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
等到了本朝光武帝繼位之後,倭奴國又奉貢朝賀,光武帝還賜以印绶。
甚至在安帝永初元年,還有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請見。
可以說大漢周邊蠻夷之中,就要屬倭國對朝貢最熱心。
不過當今天子劉宏繼位之後,倭國大亂,内部互相攻伐,曆年無主。
最後有一巫女名曰卑彌呼者,因為擅長事鬼神之道,最後竟然迷惑衆人擁立她為王,日常起居侍婢足有千餘人,但少有能親自看見她的。
因為這位倭國女王的日常飲食,隻讓一個男子伺候。
而這些諸多消息,則多是從三韓傳播到漢地的。
漢人能知道這些,三韓之地的東夷自然也清楚。
于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大量的三韓百姓開始東渡倭島求生。
一時間倒是擾得倭島沿海大亂,令不少倭人直呼拿下入侵者為韓寇,彼此間開始征戰不休。
與此同時,在辰韓北端的戶路國、難彌離凍國等部也開始沖擊穢貊地。
當發現這個情況之後,着實讓太史慈有些哭笑不得。
他沒想着自家還沒有攻打辰韓,他們竟然主動打過來了。
于是無奈之下他隻能令邊境處的穢貊各部猛殺了一通,才遏制了這個趨勢。
受此影響,樂浪郡與馬韓接壤處,也開始有不少伯濟國人逃亡帶方縣。
由于人數太多,邊牆的守塞戍卒捉襟見肘,戲志才見狀隻能無奈出手。
帶方縣的新人屯兵雖然操練不足,但依靠邊牆守衛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戲志才也不是什麼人都攔,婦人他還是要的。
至于其他的馬韓蠻夷,現在還不是收留的時候。
“火候未至!” 在丢下這句話後,戲志才便面帶喜色的去尋魏哲了。
“明公,我知道該如何師出有名了!” 當看見魏哲之後,戲志才的一開口就讓魏哲精神一振。
畢竟漢人開疆擴土向來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否則也不會有“漢使”存在。
魏哲這次本來也想效仿前人,派遣一個使者出使三韓,但一直未下定決心。
此刻見戲志才這麼一說,他頓時便做洗耳恭聽之态…… ----------------- 參考資料: 全漢昇《中國社會經濟通史》 東漢-仲長統《昌言•損益》 《汜勝之書》《後漢書》《漢書•食貨志》 《史記•河渠書》《史記•溝洫志》《史記•貨殖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