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政治手段

關燈
    話說魏哲赴任樂浪太守之後,雖然引得一批遼東豪傑投奔,但也就僅此而已了,大漢其他地方的勇武之士并未有什麼投靠的心思。

     故此太守府前熱鬧了一陣子之後,便又恢複了平靜。

     相比之下,反倒是樂浪郡的内政更讓魏哲頭疼。

     别看樂浪郡有二十多萬人,可等魏哲坐上太守的位置後才發現能動用的資源竟然不比以往多多少。

     樂浪九縣之中,除去帶方縣之外,剩餘的朝鮮,邯城,浿水,占蟬,遂城,增地,驷望,屯有八縣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是一屁股爛賬。

     仗着有單單大嶺擋住東夷,這群人似乎并沒有多少危機意識。

     各縣兵冊基本上都是樣子貨,也就縣寺還留了幾個頂門面。

     對了,戲志才本想辭去帶方令一職,繼續追随魏哲左右。

     即便不知多少白身士子都對一個縣令之位趨之若鹜,但他依舊不在乎。

     在戲志才看來,魏哲的謀士之責比任何官職都重要。

     然而魏哲卻勸住了他,讓戲志才暫且委屈一段時期。

     畢竟帶方縣實在太重要了,說是他的根基之地也不為過。

     無論是魏哲在帶方縣的屯田安排,還是帶方縣能溝通穢貊、三韓的地理位置,都讓魏哲不得不将此地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可如果戲志才辭官了,那麼還不知道朝堂會派什麼人來。

     見魏哲這麼一說,戲志才也隻能暫且留在帶方。

     不過帶方縣與朝鮮城距離不算太遠,彼此書信溝通倒是沒妨礙。

     倒是元駿這個樂浪長史,最近不得不忙碌起來。

     畢竟帶方豪強出身的他,實在是替魏哲出面招待郡内豪強的不二人選。

     魏哲讓他出面也是讓樂浪郡的一幹豪強放心,免得他們想東想西。

     因為相比于收拾這群豪強,魏哲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處理。

     …… …… 翌日,郡兵大營。

     看着校場中操練的将士,隻見魏哲面帶笑意,貌似十分滿意。

     待台下将士操練完畢之後,魏哲當即颔首贊道:“不想公孫都尉如此精通練兵之法,不知是家傳還是師學?” 聞聽此言,一旁的中年将領頓時忍不住面露笑意。

     “不敢當府君誇獎,卑職也不過是些許讀過幾本兵書罷了!” 此人便是樂浪郡尉公孫昭。

     話說自從本朝建立之後,光武帝便罷黜郡尉一職。

     但是唯獨邊郡例外,依舊保留着這個職位。

     而根據本朝律法,各郡兵一般定為四千之數。

     郡兵來源則為本郡服戍役的百姓,一般兩年一換。

     故此理論上來說,當下大漢朝應該有十五萬郡兵。

     不過實際上有多少誰也不知道,戰鬥力如何就更不知道了。

     當然,魏哲眼前這批士卒看起來還是不錯的,至少比青徐等地強。

     而這也是他為什麼會出現在此處的緣故。

     沒辦法,樂浪太守張歧雖然走了,但郡尉還是原來那個。

     面對如此關鍵的位置,魏哲自然不放心讓外人把持。

     其實魏哲的心思,一旁的郡尉公孫昭也差不多猜到了。

     别看他是個武将,但祖上也曾經闊過。

     實際上公孫昭出自北海公孫氏一脈,乃郡中著姓。

     其祖公孫離早年雖是寒微單家,以務農為生,但卻天資聰穎。

     故公孫離在鄉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