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硕鼠【4K】
關燈
小
中
大
“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 從信川塞離開之後,魏哲忍不住如此感慨道。
戲志才亦是滿臉唏噓之色。
雖然早知朝政混亂,貪腐橫行,但戲志才還是沒想到邊塞已經爛成這樣。
長此以往下去樂浪郡外圍的烽燧障塞恐怕都要形同虛設。
太史慈更是覺得異常荒誕。
“既要人賣命,又要人節衣縮食,這世道怎麼變成這樣了?” 說實在的,易地而處,太史慈都沒把握能像信川塞尉趙常這樣堅守多年。
不過感慨過後,魏哲與戲志才還是很快具體分析其情況了。
官道上,隻見魏哲與戲志才并辔而行。
在思索片刻之後魏哲便眉頭緊皺道:“據趙常所言,早年間出塞的漢商還會繳納些過路費,有了這筆收入貼補他們倒是能勉強維持信川塞一線的開支。
” “不過自從天下越來越動蕩之後,身家一般的小商隊漸漸絕迹,如今依舊出塞的商隊基本上都掌握在各縣豪強手中。
譬如陽丘田氏,便是帶方縣唯一有資格出塞交易的商隊。
” 至于帶方縣為什麼隻有陽丘田氏有資格,那自然是“以德服人”了。
無德之輩縱然出塞了,恐怕也會一去無回。
聞聽此言戲志才頓時了然。
難怪信川塞的日子越來越艱難,原來是有豪強在吃獨食。
像陽丘田氏這樣的地方豪強,自然不會将一個小小的信川塞放在眼裡。
否則說不定一次東夷入寇,信川塞便會毀于沖突之中。
東夷人或許沒這本事兒,但内外勾結絕對能做到。
“不對,陽丘田氏之害不止于此。
”戲志才心念一動便開口道:“朝堂向有明令,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鐵出關。
以往縱有商隊零星走私,但絕無邊地豪強的膽魄與便利。
” 說到這裡,戲志才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這些年穢貊、三韓各部入寇越來越頻繁,恐怕與此不無關系。
” 魏哲聞言不禁默然。
他倒不是懷疑戲志才的判斷,而是擔心情況可能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因為他知道胡市的利潤有多高,朝堂也知道。
實際上大漢與周邊匈奴、烏桓、鮮卑、羌人、東夷以及西域各族都進行定期貿易互市,并且對互市貨物多有限制。
不過與前漢不同,本朝雖然在邊境設立了關卡烽燧,但是對于出關貿易者一般不加阻攔,隻要持有官府許可和出入邊關的“符傳”便可通行。
但這種東西如今隻要肯花錢,基本不難買到。
可是帶方縣既然如今僅有陽丘田氏的商隊可以出塞交易,那麼便說明他們與東夷人關系不淺。
一個陽丘田氏尚能如此,那麼其他郡縣的豪強呢? 難怪高句麗人在遼東日漸壯大,看來根源還是在一個“利”字。
以至于如今漢軍以劣鐵為甲,刀矛悉鈍,胡虜蠻夷反倒持豪強私兵。
也難怪鮮卑人年年入侵,幽并邊塞漢民越來越少,幾乎淪為胡人草場。
…… 且不說魏哲一行人如何來去匆匆。
當魏哲一行人回到帶方縣後,身處田氏塢暖房中的田文方才收到消息。
“廢物,為何不早早報來?” 惱怒的田文随手便将正在把玩的鐵如意砸了出去。
那中年仆役卻連閃躲都不敢,當即就被砸的面目鮮血直流。
即便這樣此人還是匍匐在地誠惶誠恐的回禀道:“郎君,早前城内報信曾言縣君此行乃是冬獵,我等實沒想到如此天寒地凍,他竟然還敢近塞巡邊。
” 不得不說,魏哲習慣性的虛晃一槍有時候還是很管用的。
田文聞言也知道再生氣也于事無補,隻能煩躁的揮了揮手讓他下去。
片刻之後,田文方才恨恨道:“我倒是要看你能躲到幾時!” 田文也不知道魏哲為何如此膽小。
明明是以軍功為官,可行事卻沒有半點沙場猛将的樣子。
但凡出行幾乎都有百騎随從,從無孤身外出的時候。
否則他哪裡還用這麼煩惱,隻需派幾個刺客便能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回到官邸之後魏哲也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
…… 次日,帶方縣寺。
“什麼?收繳田賦?” 随着魏哲話音一落,大堂内頓時一片嘩然。
主簿田文更是一臉憂國憂民之态道:“往年都是三月才開始,縣君……這是不是太操之過急了?” 不想魏哲聞言卻反而呵斥道:“元省好不曉事!” “為平黃巾,今上連宮中藏錢與西園廄馬都拿出來用作軍資,如今黃巾亂平,吾等身為臣子又怎能不體諒陛下呢?” 此言一出,堂中諸曹掾頓時鴉雀無聲。
見此情形,魏哲這才面色稍霁的和聲道:“我亦不是讓諸位當下便去催繳,隻是提前統計一下田畝數目,屆時收繳時也能方便許多不是嗎!” 見魏哲這麼一說,諸曹掾隻能躬身應諾。
然而出了大堂,不少人都忍不住眉頭緊皺起來。
廷掾張安更是緩步湊到田文身邊低聲道:“元省兄,此事你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殘民邀寵罷了!”隻見田文眼神不屑的輕聲道:“武夫就是武夫,一點廉恥都不知!” 廷掾張安又道:“那……今年的田賦該怎麼算?” 這其實才是張安最關心的問題,要知道昭明鄉張氏也是本縣豪強之一。
雖比不上陽丘田氏豪橫,但名下也是有不少良田的。
不想田文略做沉吟便果斷道:“……減兩層吧!” 聞聽此言,饒是張安有所準備都不由面露驚訝之色。
“這是不是太少了?” 要知道帶方縣的賦稅每年差不多都有個定數。
倘若他們幾家忽然減少兩成,那麼今年上計魏哲必然會被郡府評個劣等。
但沒想到田文聞言卻冷冷一笑:“如此不是正好麼?” 見張安還在思量,田文當即又道:“想必你也看出來了,這厮就是個不安分的,若是不盡早趕走,你我說
” 從信川塞離開之後,魏哲忍不住如此感慨道。
戲志才亦是滿臉唏噓之色。
雖然早知朝政混亂,貪腐橫行,但戲志才還是沒想到邊塞已經爛成這樣。
長此以往下去樂浪郡外圍的烽燧障塞恐怕都要形同虛設。
太史慈更是覺得異常荒誕。
“既要人賣命,又要人節衣縮食,這世道怎麼變成這樣了?” 說實在的,易地而處,太史慈都沒把握能像信川塞尉趙常這樣堅守多年。
不過感慨過後,魏哲與戲志才還是很快具體分析其情況了。
官道上,隻見魏哲與戲志才并辔而行。
在思索片刻之後魏哲便眉頭緊皺道:“據趙常所言,早年間出塞的漢商還會繳納些過路費,有了這筆收入貼補他們倒是能勉強維持信川塞一線的開支。
” “不過自從天下越來越動蕩之後,身家一般的小商隊漸漸絕迹,如今依舊出塞的商隊基本上都掌握在各縣豪強手中。
譬如陽丘田氏,便是帶方縣唯一有資格出塞交易的商隊。
” 至于帶方縣為什麼隻有陽丘田氏有資格,那自然是“以德服人”了。
無德之輩縱然出塞了,恐怕也會一去無回。
聞聽此言戲志才頓時了然。
難怪信川塞的日子越來越艱難,原來是有豪強在吃獨食。
像陽丘田氏這樣的地方豪強,自然不會将一個小小的信川塞放在眼裡。
否則說不定一次東夷入寇,信川塞便會毀于沖突之中。
東夷人或許沒這本事兒,但内外勾結絕對能做到。
“不對,陽丘田氏之害不止于此。
”戲志才心念一動便開口道:“朝堂向有明令,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鐵出關。
以往縱有商隊零星走私,但絕無邊地豪強的膽魄與便利。
” 說到這裡,戲志才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這些年穢貊、三韓各部入寇越來越頻繁,恐怕與此不無關系。
” 魏哲聞言不禁默然。
他倒不是懷疑戲志才的判斷,而是擔心情況可能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因為他知道胡市的利潤有多高,朝堂也知道。
實際上大漢與周邊匈奴、烏桓、鮮卑、羌人、東夷以及西域各族都進行定期貿易互市,并且對互市貨物多有限制。
不過與前漢不同,本朝雖然在邊境設立了關卡烽燧,但是對于出關貿易者一般不加阻攔,隻要持有官府許可和出入邊關的“符傳”便可通行。
但這種東西如今隻要肯花錢,基本不難買到。
可是帶方縣既然如今僅有陽丘田氏的商隊可以出塞交易,那麼便說明他們與東夷人關系不淺。
一個陽丘田氏尚能如此,那麼其他郡縣的豪強呢? 難怪高句麗人在遼東日漸壯大,看來根源還是在一個“利”字。
以至于如今漢軍以劣鐵為甲,刀矛悉鈍,胡虜蠻夷反倒持豪強私兵。
也難怪鮮卑人年年入侵,幽并邊塞漢民越來越少,幾乎淪為胡人草場。
…… 且不說魏哲一行人如何來去匆匆。
當魏哲一行人回到帶方縣後,身處田氏塢暖房中的田文方才收到消息。
“廢物,為何不早早報來?” 惱怒的田文随手便将正在把玩的鐵如意砸了出去。
那中年仆役卻連閃躲都不敢,當即就被砸的面目鮮血直流。
即便這樣此人還是匍匐在地誠惶誠恐的回禀道:“郎君,早前城内報信曾言縣君此行乃是冬獵,我等實沒想到如此天寒地凍,他竟然還敢近塞巡邊。
” 不得不說,魏哲習慣性的虛晃一槍有時候還是很管用的。
田文聞言也知道再生氣也于事無補,隻能煩躁的揮了揮手讓他下去。
片刻之後,田文方才恨恨道:“我倒是要看你能躲到幾時!” 田文也不知道魏哲為何如此膽小。
明明是以軍功為官,可行事卻沒有半點沙場猛将的樣子。
但凡出行幾乎都有百騎随從,從無孤身外出的時候。
否則他哪裡還用這麼煩惱,隻需派幾個刺客便能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回到官邸之後魏哲也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
…… 次日,帶方縣寺。
“什麼?收繳田賦?” 随着魏哲話音一落,大堂内頓時一片嘩然。
主簿田文更是一臉憂國憂民之态道:“往年都是三月才開始,縣君……這是不是太操之過急了?” 不想魏哲聞言卻反而呵斥道:“元省好不曉事!” “為平黃巾,今上連宮中藏錢與西園廄馬都拿出來用作軍資,如今黃巾亂平,吾等身為臣子又怎能不體諒陛下呢?” 此言一出,堂中諸曹掾頓時鴉雀無聲。
見此情形,魏哲這才面色稍霁的和聲道:“我亦不是讓諸位當下便去催繳,隻是提前統計一下田畝數目,屆時收繳時也能方便許多不是嗎!” 見魏哲這麼一說,諸曹掾隻能躬身應諾。
然而出了大堂,不少人都忍不住眉頭緊皺起來。
廷掾張安更是緩步湊到田文身邊低聲道:“元省兄,此事你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殘民邀寵罷了!”隻見田文眼神不屑的輕聲道:“武夫就是武夫,一點廉恥都不知!” 廷掾張安又道:“那……今年的田賦該怎麼算?” 這其實才是張安最關心的問題,要知道昭明鄉張氏也是本縣豪強之一。
雖比不上陽丘田氏豪橫,但名下也是有不少良田的。
不想田文略做沉吟便果斷道:“……減兩層吧!” 聞聽此言,饒是張安有所準備都不由面露驚訝之色。
“這是不是太少了?” 要知道帶方縣的賦稅每年差不多都有個定數。
倘若他們幾家忽然減少兩成,那麼今年上計魏哲必然會被郡府評個劣等。
但沒想到田文聞言卻冷冷一笑:“如此不是正好麼?” 見張安還在思量,田文當即又道:“想必你也看出來了,這厮就是個不安分的,若是不盡早趕走,你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