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被惊动的司令部·三

關燈
    何振國随即打開報告看了起來。

     不過,在他看到上面詳細的羅列着電池在不同功率下的數據後,盡管他表面上依舊面不改色,,沒有顯露出絲毫異樣,但内心深處卻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這技術真的是國内目前能夠發明出來的嗎?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他越往下看,心中的震撼就越發強烈,仿佛這些數據正在不斷沖擊着他過往對于國内科技發展水平的認知。

     終于,何振國花了數分鐘仔細的将數據看了幾遍後,擡頭向着韓正明問道: “正明,數據檢測的怎麼樣了?” “司令,這電池的數據确如張部長他說的那樣,擁有着550Wh的電量,而且電池的放電損耗非常低,目前正在檢測電池的内阻數值,馬上就好了。

    ” 聽到何振國問起檢測的問題,正在低頭查看儀器數據的韓正明便擡頭回道。

     沒等何振國說話,韓正明看到儀器上已經檢測出電池的内阻數值,便繼續說道: “電池的内阻數值已經出來,隻有0.05毫歐!” “這數值如何?” 由于何振國并不是學電氣出身,所以對于電池的内阻并不了解,于是便問道。

     “司令,這數值非常的低了,要知道目前世界上能把電池内阻做到最低的,也在1毫歐左右,所以這塊電池能做到如此低的放電損耗,也是得益于内阻值非常低的原因。

    ” “好好好,這麼一小塊電池就能擁有如此的電量,要是應用在我們的軍用設備上,那續航能力就可以翻好幾倍了。

    ” 何振國聽到韓正明确認數據的真實性後,便發出了一聲感歎。

     緊接着他轉頭對着陳晉和謝正業兩人問道: “兩位,數據我們已經确認了,不知你們想要如何合作?還有關于電池的量産難度和成本如何?我們簡單的商議一下,然後我這邊再向上面彙報。

    ” “何司令,我和陳晉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成立一家電池生産企業,專門負責電池的生産和銷售。

    其中由陳晉進行技術入股,占據70%的股份;然後我們謝氏集團出資500億入股,占據10%的股份;剩下的20%看下軍方這邊是否有意?” “關于量産難度,根據我們實驗室人員的評估,除了高精度石墨烯比較難以生産,導緻成本略高外,其他方面生産的難度非常小。

    ” “至于生産成本的話,按照這四塊電池來算的話,一塊電池的生産成本在430元左右,其中石墨烯的成本就占了370元,算是比較高的了。

    ” “當然,這隻是實驗室裡的成本,要是采取大規模生産的話,成本就會縮小很多。

    ” 聽到何振國的話後,謝正業便回道。

    關于電池的生産成本問題,也是他昨天晚上才突然想起,才讓姜明進行統計的。

     而成立一家新公司,以及這其中的股份比例分配問題,則是謝正業和陳晉在前往羊城軍區的時候,就讨論好了。

     謝氏集團出資500億占據10%股份,這就意味着這款電池在還沒有上市之前,估值就達到了5000億! “哦?居然讓出了20%的股份,而且你們謝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