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舌战群儒,推进改革之路

關燈
    經過上次的陰謀陷害事件,張子霖在秦國百姓心中威望大增,可他心裡清楚,舊貴族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必然還會有更狠的招兒等着他。

     但他毫不畏懼,反而鬥志昂揚,一心撲在改革大業上。

     這日,嬴政召集衆臣商議改革具體實施細則,朝堂之上氣氛凝重。

     張子霖昂首挺胸地站在殿中,眼神堅定,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陛下,農業改革和商業稅改革乃是重中之重,可若要推行,還需解決諸多難題。

    ” 張子霖率先開口。

     話剛落音,老貴族李大人又跳了出來,他陰陽怪氣地說道:“張子霖,你口口聲聲說改革,可這新的耕種技術從何而來? 秦國百姓祖祖輩輩都是這麼種地的,難道你比他們還懂? 還有這商業稅改革,擾亂市場,到時候弄得民不聊生,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張子霖不怒反笑,他從容地回應:“李大人,時代在變,秦國要想強大,就不能固步自封。

     我所說的輪作制,簡單來講,就是不同的農作物輪流種植,如此一來,土地肥力得以保持,産量自然增加。

     這就好比人吃飯,不能天天吃一樣的,換着花樣吃,身體才更健康。

     至于合理施肥,也是這個道理,給土地補充合适的養分,莊稼才能茁壯成長。

    ” 他這一番深入淺出的解釋,讓不少大臣微微點頭。

     李大人卻還是滿臉不屑:“哼,說得輕巧,那推行這些技術的人力、物力從哪裡來?” “李大人,這您就不用擔心了。

    ” 張子霖胸有成竹地說道,“秦國人口衆多,隻要合理調配,人力不是問題。

     至于物力,前期确實需要投入一些,但從長遠來看,糧食增産帶來的收益遠遠超過投入。

     而且,我們可以先在部分地區試點,成功之後再推廣開來,這樣既能降低風險,又能積累經驗。

    ” 李大人被怼得無話可說,隻能氣呼呼地退到一旁。

     這時,掌管财政的王大人又站了出來,他憂心忡忡地說:“張先生,商業稅改革涉及衆多商戶利益,若處理不當,恐怕會引起市場混亂。

     就拿那些小商戶來說,他們本就經營艱難,萬一稅收加重,可怎麼生存?” 張子霖笑着拱手道:“王大人,您的擔憂我理解。

     但我所說的商業稅改革,并非加重小商戶負擔,而是針對那些偷稅漏稅的大戶。

     咱們秦國以法治國,商鞅變法時就強調‘壹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些大戶逃避稅收,本就破壞了公平。

     如今規範稅收制度,打擊不法商戶,市場環境更加公平,小商戶反而能獲得更多機會。

     這就像清理了河道裡的大石頭,水流才能更順暢,小船隻也能更好地航行。

    ” 王大人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張先生所言有理,隻是這具體的稅收标準,還需仔細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