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禾下乘凉

關燈
    天在變大。

     姜雲手舞足蹈,看來自己試驗的路線沒有錯。

     心裡默念到,袁老,您的夢想也許不久就回實現了。

     有時,姜雲一人還在高粱杆高的水稻下面煮茶、休息。

     隻有小泉和一群動物陪伴,可惜的是不能與親朋好友共享歡樂。

     終于在三四個月後,外面秋收時節,姜雲空間的超級水稻也開始收獲了。

     看着兩畝沉甸甸的壓彎了腰的比高粱還高的水稻田,姜雲心中感慨。

     稻杆比高粱杆還粗壯,稻穗比高粱穗也飽滿,主要是稻谷的顆粒有承認小拇指般的大小。

     空間出品,必屬精品。

     當姜雲在自己空間裡試驗成功時,袁老已經于半年前離大家而去了。

     姜雲,隻得默默的在空間裡祭奠了袁老。

     桌上不僅有花生米大小的白米飯粒,還有比高粱還長的沉甸甸的稻穗。

     傍邊還有一畝高粱高的未收割的超級水稻。

     “袁老,您的禾下乘涼夢是正确的,我要讓全華夏,全世界都知道您的夢想并不遙遠!” 姜雲把第一碗米祭祀了袁老後,自己吃了一粒米。

     “香!” 那個味道比外面的1萬元一斤的景陽大米絕對好吃。

     而且内涵的營養成分也是絕對的豐富。

     因為,姜雲吃下三四粒米後,就沒有饑餓感了。

     姜雲還嘗試了生吃,竟然還是很脆,就像是吃花生一般,而不像傳統的大米那樣,硬而粗糙。

     姜雲首先想到的是要是把稻米加工成産品,那是絕對有銷路。

     特别是制作成壓縮産品,不僅有營養,還不占空間,一點點就能吃飽,肯定很受戶外愛好者或者部隊的歡迎。

     當時兩畝水稻全部收割後一統計畝産2000千克! 這當然靈泉水的功勞。

     姜雲隻留出一小部分自己吃,大部分都留下來做種子。

     平時拿出來給家人分享時,隻說一種新品種花生。

     姜雲希望以後到外面種植時,産量有這裡的一半,也很是驚人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姜雲要把命名為青山一号水稻的超級水稻準備種植50畝的操作,剩下的50畝種植傳統的水稻。

     當然,秧田雖也在準備放基地中,但到時稻谷發芽後播種下去,隻需要派宗師動物輪流值守即可。

     半天的時間,空間的青山一号水稻種子就開始發芽。

     姜雲馬上去預留的50畝田裡,把發了壓得青山一号水稻撒了下去,特意還用籬笆分割開來,還分配好巡邏隊動物。

     不得任何人靠近,包括基地的工人。

     基地工人隻是遠遠地模糊看到秧田的發芽種子雖然好像是稻谷的樣子,但那顆粒也忒大了吧,就像是抽芽的花生米一般。

     都在懷疑是一種外來的花生或其他堅果,一定很貴重,要不連他們也被嚴令不得靠近。

     沒看到那幾隻動物整天在輪流巡邏嘛。

     隻以為是姜雲又在種植什麼新的品種,但絕對沒有想到是水稻。

     喜歡辭職後,我回仙村當農民請大家收藏:()辭職後,我回仙村當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