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制作魂幡

關燈
    第112章制作魂幡 說到民間的魂幡,就需要說一說民間的一些稍微嚴謹一些的送葬儀式。

     這樣也能讓我們知道,招魂幡一般是用在什麼階段。

     一般人死了之後,通常都會《送終》。

     也就是兒女子孫跪在床前,目送老者死去,聽取遺言之類的。

     待到老人完全去世之後,講究一點的,遵守傳統習俗一點的地方,就會選擇給老人《更衣》。

     說更衣大家可能不太能理解,其實就是《穿壽衣》,這個應該就能理解了吧。

     并且在穿好壽衣之後,還要在老人的嘴巴裡面放一些米亦或是一些散錢,最好是硬币之類的。

     在古代的時候,一般是放置銀元寶亦或是銅錢,現在嘛,放一些人民币也是可以的,随着時代進步,也不是什麼壞事。

     這個舉動,叫做《含口錢》,如果是米的話,就叫做《滿口飯》。

     那嘴巴裡含着錢或者飯又是什麼道理呢? 秉承着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原則,這裡做一下解釋。

     其實這個行為舉止有個統稱,就叫做《壓舌》。

     位高權重的人,死了壓舌的可能是玉石,寶石之類的,目的是防止人死了之後,魂魄到陰間,可以買到一些好吃的,不至于餓肚子。

     而普通的百姓,直接就是給你嘴巴裡面塞米,邊走邊吃嘛,或者塞錢,到下面自己去買。

     在科學的層面來說,人死了之後,停屍是要時間的,時間一久了,面部的肌肉塌陷,看起來就醜,不好看。

     所以在嘴裡放置一個東西,将面部肌肉撐起來,這樣有人來探望的時候,不至于把别人吓到。

     在更衣和壓舌之後,下一個流程就是《點燈》。

     古代是用香油做燈油,點好之後,一個燈接着一個燈,一路連接到大門外面,這個也叫作《引路燈》,或者叫做《長明燈》。

     因為有頭七嘛,到了第七天回來的時候,害怕找不到回來的路,所以點燃燈,方便認路,也快一點看一看自己的兒孫之類的。

     然後就來到了我們需要解釋的招魂的步驟上了。

     這裡有幾個情況需要招魂,因為有的人是客死他鄉,有的人是死在屋外家,可能是水塘,可能是懸崖處之類的。

     這些個情況,就需要招魂。

     而招魂就需要用到魂幡。

     這裡需要提一句,招魂幡是招魂幡,引魂幡是引魂幡,這裡我們先說一下招魂幡的具體使用。

     招魂,就是主動一些的民俗法器,将遠在異地,迷路,不知情的魂魄,通過特定的一些方式,将他們的魂魄召喚到自己的家裡。

     當然,可能會有書友問,死在美國了,在貴州招魂,這麼遠,能招到嗎? 答案是:能,可能是可以的。

     因為魂魄并不受到空間的影響,無論他在哪裡,招魂的方式就像是一個單線電話一樣,直接就通到他的耳朵裡了。

     而魂魄也并不會因為距離的影響而聽不到或者要走很久,對于魂魄來說,可能會多一點點路,無非就是走了五米和六米的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