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这里的每一帧都是艺术

關燈
    "好了,"劉楚帶着采訪團隊穿過甕城,"現在帶大家正式進入園區内部。

    " 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寬闊的青石闆大道延伸開去,兩旁綠樹成蔭,花木扶疏。

     "哇!"王梓琳驚歎,"這完全不像動物園,簡直是在逛園林!" 道路兩旁,梅蘭竹菊分區種植,一路走來,移步換景。

     老梅虬枝,自成一景;水榭回廊,曲徑通幽;竹林深處,若隐若現;假山點綴,錯落有緻。

     "劉園長,"老錢一邊拍照一邊問,"為什麼要把路做得這麼講究?" 劉楚正要開口,一位路過的老建築師接話:"年輕人,這叫'步移景異'!是中國園林的精髓!" "對對對,"劉楚趕緊附和,心裡卻在偷笑:這話說得比我還專業! 系統難得沒有搶話,隻是發出一聲意味深長的輕笑。

     "你們看前面,"劉楚轉移話題,指着遠處,"那是分區的小廣場,左邊是丹頂鶴園,右邊是其他動物區。

    " 廣場中央是個六角飛檐亭,亭前花圃中芍藥盛開,一汪荷塘碧波蕩漾,幾株垂柳依水而生。

     "這設計..."張芸感歎,"每個細節都這麼用心!" "必須的,"劉楚笑道,"我們不是在辦動物園,是在打造一個文化園區!" 遠處傳來陣陣荷香,遊人如織。

    有人在亭中品茗,有人在花前拍照,處處洋溢着閑适祥和。

     "劉園長..."王梓琳突然問道,"您是怎麼想到把動物園做成這樣的?" 劉楚故作深沉:"因為啊,我們不能隻讓遊客看動物,更要讓他們感受文化的魅力!" 系統在他腦海裡輕笑:"宿主,您這話說得,我都要信了。

    " 劉楚懶得理它,繼續帶着采訪團隊向丹頂鶴園走去。

    晨霧缭繞中,遠處的山巒若隐若現,倒真像一幅水墨丹青。

     "這些設施都很有意思,"劉楚指着路邊的長椅對采訪團隊說,"每一處都經過精心設計。

    " 王梓琳走近一張長椅,手指輕撫椅背上的雲紋:"這雕工真細緻,連紋路都這麼講究。

    " "你們看這垃圾桶,"劉楚指着路邊的仿古木桶,"外形是古桶,内裡卻是現代分類箱。

    " 老錢湊近看了看,笑道:"桶身上還寫着古詩,'清淨庭院春常在,潔雅乾坤福自來',妙啊!" 一陣微風拂過,桂花香若有若無。

    幾位遊客正坐在休息區的長椅上閑聊,潺潺的流水聲從假山傳來。

     "這些休息區都不一樣,"劉楚介紹道,"有的在竹林裡,有的臨水而建,各有特色。

    " 張芸注意到假山邊的飲水處:"這個'古井'設計得真巧妙,完全看不出是現代設備。

    " 她按下按鈕,清水從青銅龍頭流出,在陽光下閃着粼粼波光。

     "劉園長,"王梓琳一邊記錄一邊問,"為什麼連這些細節都要做得這麼考究?" 劉楚望着遠處嬉戲的孩童,笑道:"因為美的東西,才能讓人留下深刻的記憶。

    " 遊客們或坐或立,或品茶閑聊,或拍照留念。

    竹影婆娑,流水潺潺,處處皆是景,時時有驚喜。

     "這才是我理想中的動物園,"劉楚說,"不是簡單的圍欄和水泥路,而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去處。

    " 夏末的晨光灑在青石闆路上,遊人如織,歡聲笑語在林間回蕩。

     "媽媽你看,蝴蝶!"一個紮着羊角辮的小女孩追着一隻鳳蝶跑過,裙擺在風中飛揚。

     道旁的桂花樹已經開始零星吐露芬芳,與殘存的木槿花香交織在一起,清甜中帶着幾分沁人心脾。

     "這裡真美,"一位戴着草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