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验收书院

關燈
    馬車行駛了半個時辰,到了書院所在地。

     柳絮率先下了馬車,看着眼前的一切,感慨不已。

     這裡原來叫鶴鳴村,倒是山清水秀的,就是地少了些。

     當時遷離的時候,有些老人雖然不舍,但是為了子孫着想,倒也沒多阻攔。

     如今整個村莊被高高的圍牆包圍在内,門口矗立着兩座威嚴的石獅,瞧着莊重與肅穆。

    石獅雕刻得栩栩如生,那銳利的眼神,猶如書院裡嚴厲而博學的夫子,審視着每一個前來求學之人。

     大門是柳絮特意命人澆築的大鐵門,外面包裹了一層銅。

    門楣上的牌匾還沒有挂,不過已經準備好了,是蕭衍親自題的字,這會兒還在縣主府供着呢。

     大門兩側,各有一棵二十年份的銀杏樹,本來沈文昌是建議找兩棵樹齡再大一些的。

    不過柳絮拒絕了,要不是小樹苗瞧着也太不像回事了,她還想都用幼苗呢。

     這樣銀杏樹就能随着書院一起成長,多有意義啊! 書院門口,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潺潺流過,溪上架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橋。

    橋欄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鳥圖案,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

     在大門前方的空地上,整齊地排列着幾塊下馬石,這是告訴來者,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富家子弟,到此都需下馬步行,以示對知識和書院的敬重。

     待沈文昌也下來,留下人看守馬車,一行人便往門内走去。

     如今書院裡安排了人看守了,是退役的将士,當然,是那種面上看着沒什麼明顯問題的人。

     “縣主,沈大人,你們來了!”見着柳絮二人前來,門口看守的人趕緊上前行禮。

     “辛苦你們了,我們進去看看。

    ”柳絮溫和笑道。

     “不辛苦,縣主、大人,裡面請!” 如同沈文昌所說,書院已經大緻建好了。

     踏入書院大門,青石闆鋪就的道路延伸至院内,一座恢宏的照壁映入眼簾。

     照壁中央是孔子講學的浮雕,人物生動,松柏溪流逼真。

    邊緣雲紋裝飾,線條流暢,寓意祥瑞。

    整個照壁莊重雅緻,盡顯書院文化底蘊與學術地位。

     繞過照壁,是書院的接待中心,中間的空地很大,一次性足以容納百人,這裡也是之後招生的地方。

     之後便是教學區了,分了兩道門,一道是女子學院入門,一道是男子學院入門。

     兩邊又各有數個院子,這是為了方便分科之後大家能不相互幹擾。

     夫子們的辦公區域也在這裡面。

     教學區不止有教學樓、藏書樓,還各有讀書山,操場,也有練武場,以及休息娛樂場所。

     比如蒙學班的滑滑梯,跷跷闆之類的,也有小型的攀岩。

     裡面既有現代的設施,也有古代書院的文雅。

     之後就是宿舍區了。

     無論男女宿舍,皆是一屋四人,分上下鋪,有單獨的衛生間。

    每個院子能容納四十人,配有兩個生活老師。

     男女宿舍之間就是教職工,也就是夫子們的住宿區域了。

     和學生宿舍之間有一條通道,兩邊都是一丈高的圍牆隔斷,柳絮還讓人在圍牆四周種植了不少荊棘。

     當然還有各種低矮花卉。

     這兩條通道是既是夫子們的院落大門所在,也是通往後面田地和後山的路。

     普通夫子的住處和柳家村的一樣,是個面積不大的一進小院子。

     院長和各個系主任級别的稍微不同一點,不論面積還是裡面的布局乃至房間多少都比普通夫子的規格高一點。

     這些大概占了學院五分之二的面積。

    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