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二十一)中挪北极环海科考探险记

關燈
    八月六号上午九點多,挪威國家海洋科考船“北極星”八号載着中挪聯合科考隊八十六人一路航行一路海上科考來到了距離揚馬延島五海裡的海域。

     中國北極科考隊隊長潛龍,這位堅毅而沉穩的優秀海洋科學家及傑出的航海領航者,率領着他的隊伍——助手李旭揚及另外四十九名中國隊員,與挪威海洋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彙聚一堂共同前往這個神秘莫測之島探索科考。

     這艘承載着希望與夢想的船舶,是一座移動的海上科學探索研究堡壘,開啟了一場跨越國界的科學探索之旅。

     在海上航行三天的環挪威海科考,是智慧與勇氣的交響樂章。

    潛龍與挪方隊長埃裡克森并肩站在指揮台上,細緻認真地注視着前方航路海域的變化。

    他們一起緊握着合作的紐帶,共同指揮着雙方科考隊員們認真操作着船上的精密儀器,就如同是一場合作音樂會上兩個不同國籍的指揮家共同指揮着合作樂隊,奏響了海上聯合科學探索的雄偉章樂。

     隊員們各司其職,有的深入海底采集樣本;有的在甲闆上操作先進的遙感設備;還有的在實驗室裡對數據進行即時分析。

     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測量,都是對未知世界的勇敢叩問。

     李旭揚,這位年輕而充滿熱情的助手,總是沖在科考最前線。

    他的身影活躍在采樣現場,熟練地操控着潛水裝備,與深海中的生物近距離接觸,每一次下潛都帶回珍貴的樣本和生動驚險的海底科考故事。

    他的眼中閃爍着對未知的渴望,仿佛能穿透海水,直擊海底的秘密。

     就在科考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打破了平靜的海面。

    烏雲密布,海浪洶湧,科考船在狂風巨浪中搖擺不定,像是一片飄零的樹葉。

    緊急情況下,潛龍迅速作出決策,指揮船隻緊急避險,同時組織隊員做好應急準備。

    在這場與自然的較量中,團隊成員展現出了驚人的凝聚力和冷靜應對的能力,他們相互扶持,共同抵禦風雨的侵襲。

     風暴過後,海面恢複了甯靜,但科考任務并未因此而中斷。

    船隻繼續前行,最終來到了揚馬延島附近的海域。

    這裡,隐藏着更多未知的奧秘,等待着他們去揭開。

     揚馬延島,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海中火山島嶼,位于北大西洋,處于格陵蘭海與挪威海的交界處,距離挪威本土大約950公裡,位于冰島東北550公裡,離格陵蘭島東側大約500公裡。

    該島是挪威的海外領土,由挪威政府直接管轄。

    其地理經緯度範圍大約在北緯70°58′至71°10′和西經7°56′至8°58′之間,整個島嶼呈現狹長形,南北長度大約有55公裡,東西最寬處大約有15公裡。

     揚馬延島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島,它是由海底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屬于大西洋中脊的一部分(闆塊構造上的歐亞闆塊與北美闆塊邊界附近)。

    其地質構造與火山活動密不可分,島上的主體為活火山貝倫貝格山(Beerenberg),海拔為2,277米,是歐洲最北端的活火山。

    該座火山最後一次噴發記錄為1985年(此前活躍期在1970年、1971年)。

    該火山上的火山錐呈現對稱狀,頂部覆蓋着冰川,火山口直徑大約1公裡。

     揚馬延島上的岩石類型主要為玄武岩,屬于典型的海洋性火山岩,部分區域可以看見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沉積。

    該島在地形特征上表現為北部是以貝倫貝格火山為主,地勢陡峭,冰川覆蓋。

    而南部則為低地平原,由火山熔岩和火山灰堆積形成,分布有瀉湖和沙洲。

    全島總面積大約373平方公裡(部分數據來源為377平方公裡),其中火山區域占主導。

     揚馬延島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貝倫貝格火山頂部及北坡,是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罕見的火山-冰川複合地貌。

    島上的現代冰川分布在貝倫貝格火山頂部的冰蓋面積大約有114平方公裡,最大厚度超過200米。

    冰川類型為冰帽冰川,多條冰舌向四周輻射,部分延伸至海岸。

     在冰川侵蝕地貌上表現有火山坡地可見冰川刻蝕形成的“U型谷”、冰鬥和刃脊。

    此外,海岸線受冰川與海浪共同作用,形成了陡峭的海蝕崖與幽深峽灣。

    島上冰川一直呈現着動态變化,受氣候變化影響,冰川自20世紀以來持續退縮,部分冰舌末端已經脫離了海洋。

     揚馬延島上的植被與生态系統表現為,由于受到極地苔原氣候(年平均氣溫大約-2℃)和火山土壤限制,植被極為稀疏,以耐寒、耐鹽的低等植物為主。

    植物種類主要有:①地衣占到植被覆蓋的70%以上,如殼狀地衣(*Rhizocarpongeographicum*)。

    ②苔藓,常見于濕潤區域,如泥炭藓(*Sphagnum*spp.)。

    ③開花植物隻有少數種類,如北極柳(*Salixarctica*)、北極罂粟(*Papaverradicatum*)。

    ④藻類,在火山溫泉附近存在嗜熱藻類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島上的植被為海鳥(如海雀、暴風鹱)提供了有限栖息地,沒有陸生哺乳動物。

     揚馬延島周邊海域擁有豐富的生物群落,主要包括以下兩類:1.鲸魚和海豹,該區域是多種鲸魚和海豹的覓食地,包括藍鲸、座頭鲸和小須鲸等。

    這些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在此區域活動頻繁,形成了獨特的生态系統。

    2.海鳥,揚馬延島是大量海鳥的繁殖地,如北方管鼻藿、小鷗和布呂尼希海鸠等。

    這些海鳥在陡峭的懸崖和斜坡上築巢,形成了壯觀的自然景觀。

     該島周圍的海洋生态系統豐富多樣,吸引了鲸魚、海豹等多種海洋生物。

    這些生物在豐富的漁場中覓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