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十六)~格陵兰海上见闻
關燈
小
中
大
中國極地遠洋科考船“鲲鵬三号”終于在七月六号順利駛過了有冰蓋之島的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這是一個高度自治的美麗而寒冷的北極圈内的島嶼,它不屬于霸權主義,隻屬于平等和自由,隻屬于公平而友好,隻屬于和平而和諧,隻屬于安甯和綠色環境。
科考隊長潛龍率領着全船科考隊員曆經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格棱蘭島附近的格陵蘭海向着北極中國黃河科考站方向駛去。
冰雪覆蓋着的航路上,行程緩慢,一路破冰一路緩行。
潛龍為了鼓勵隊員們的士氣,特意在一次午飯時間,在溫暖的飯艙給隊員們講述了中國以往北極科考的經曆,他說: “中國北極科考隊的航線路線在二十一世紀的2025年前就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當時中國北極科考隊的航線路線主要是圍繞北冰洋進行的,依托“雪龍号”和“雪龍2号”兩艘先進的科考破冰船,多次穿越北極重要航道,完成了科學考察任務。
所經過的航線通常包括以下關鍵節點∴第一就是白令海峽是一個起點,它連接着北冰洋與太平洋。
第二個就是北極圈,這是進入北極地區的标志。
第三個呢,就是北冰洋中央航道,是穿越北極點附近的公海區域。
第四個就是北極西北航道,這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連接北冰洋與北大西洋的航路。
最後就是北極點區域,這是科學考察的核心區域。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發生在2023年7月12日,當時的“雪龍2号”從上海出發,9月27日結束科考航程凱旋回到上海,總航程大約有1.55萬海裡。
其主要航段是經過了中北冰洋及太平洋扇區,7月26日抵達楚科奇海,開展了水體環境、生物生态等調查。
在加克洋中脊于8月20日開始進行地質與地球物理調查。
在北極點區域于9月5日成功抵達北緯90度,填補了中國在北極點區域科考的空白。
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發生在2017年,當時的中國科考隊首次穿越了北極中央航道,從白令海峽進入到北極點附近的公海區域。
并且首次航行了北極西北航道,穿越了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抵達戴維斯海峽。
這些航線的順利通行具有重要的經濟商貿運用意義,完成北極三條航道(東北航道、中央航道、西北航道)的全覆蓋,為中國的“冰上絲路”的開拓奠定了基礎。
這些航線覆蓋了北冰洋的水體環境、生物生态、地質與地球物理等領域,獲取了大量珍貴數據,為研究氣候變化和北極生态系統提供了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
在航道探索上,通過穿越北極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中國為全球航運業開辟了新的貿易通道,助力了海上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在國際合作上,中國這些北極科考活動促進了與北極沿岸國家的合作,推動了北極地區的和平利用與生态保護。
在當時複雜的環境條件下,航線需要穿越北極海冰區,這對破冰船的性能要求極高,中國自主研發的極地科考船以實際航行成果展現了當時船舶制造技術的先進性。
…” 潛龍停頓了瞬間,又繼續說道: “當時的中國北極科考隊是多任務并行的,在航線設計上結合了科學考察與航道探索,考察任務也是多樣的。
在時間跨度上通常都是持續數月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工作,比如2023年的第13次科考隊就出海56天,航行了9614海裡。
在這個方面,我們要向前輩們學習,吃苦耐勞,能拼敢闖,夥伴們,大家有信心去完成極地綜合科考任務嗎?” 潛龍微笑着看着四周圍坐的科考隊員們。
“有信心!沈隊長。
” 科考隊員們一約而同異口同聲整齊地大聲回應着自己的科考總指揮兼隊長沈龍(潛龍) 潛龍朗聲一笑: “好!我相信大家也會做的非常好!中國北極科考隊的曆次航線路線體現出了中國極地遠洋科考在北極科學考察中的持續探索和技術進步上。
從首次穿越北極航道到抵達北極點,這些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極地科考的發展,也為全球北極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讓我們以前輩們為榜樣,加油向着更高更好更全面的極地科考去努力。
” 潛龍又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着: “夥伴們,我們現在的科考條件可比過去更好了,大家一定要加油做好各項科考工作。
不負祖國重托,不負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 七月的格陵蘭島,海風凜冽,寒意與暑氣在交替中編織出一種别樣的氛圍。
中國極地科考船“鲲鵬三号”猶如一座鋼鐵巨獸,航行在格陵蘭島西北部的海洋之上,破開層層疊疊的海浪,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驚喜的海上科考之旅。
“鲲鵬三号”的甲闆上,科考隊員們有條不紊地忙碌着,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在陽光下閃爍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訴說着它們即将肩負的使命。
科考隊長潛龍,步伐矯健,眼神堅毅,他穿梭在隊員們之間,時刻關注着每一個細節,指揮着科考隊員們認真細緻地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在最初的航行日子裡,海洋呈現出一種相對平靜的狀态。
湛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隊員們按部就班地進行着各種測量和樣本采集工作。
海洋生态組的隊員們熟練地放下網具,期待着收獲這片神秘海域中的生物樣本;海洋地質組的隊員們則專注地操控着鑽探設備,試圖揭開海底地質的神秘面紗。
在海上航行一個半小時後,這種平靜很快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力量打破。
當科考船航行到格陵蘭島西北部的一片海域時,遠處海平面上出現了一座座巍峨的冰川。
這些冰川像是古老的巨人,靜靜地屹立在海洋之中,散發着一種讓人敬畏的威嚴。
它們的表面被歲月雕琢出奇特的紋理,有的如鋒利的刀刃,有的似蜿蜒的巨龍。
随着科考船逐漸靠近冰川,浮冰開始在船體周圍漂浮。
這些浮冰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它
科考隊長潛龍率領着全船科考隊員曆經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格棱蘭島附近的格陵蘭海向着北極中國黃河科考站方向駛去。
冰雪覆蓋着的航路上,行程緩慢,一路破冰一路緩行。
潛龍為了鼓勵隊員們的士氣,特意在一次午飯時間,在溫暖的飯艙給隊員們講述了中國以往北極科考的經曆,他說: “中國北極科考隊的航線路線在二十一世紀的2025年前就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當時中國北極科考隊的航線路線主要是圍繞北冰洋進行的,依托“雪龍号”和“雪龍2号”兩艘先進的科考破冰船,多次穿越北極重要航道,完成了科學考察任務。
所經過的航線通常包括以下關鍵節點∴第一就是白令海峽是一個起點,它連接着北冰洋與太平洋。
第二個就是北極圈,這是進入北極地區的标志。
第三個呢,就是北冰洋中央航道,是穿越北極點附近的公海區域。
第四個就是北極西北航道,這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連接北冰洋與北大西洋的航路。
最後就是北極點區域,這是科學考察的核心區域。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發生在2023年7月12日,當時的“雪龍2号”從上海出發,9月27日結束科考航程凱旋回到上海,總航程大約有1.55萬海裡。
其主要航段是經過了中北冰洋及太平洋扇區,7月26日抵達楚科奇海,開展了水體環境、生物生态等調查。
在加克洋中脊于8月20日開始進行地質與地球物理調查。
在北極點區域于9月5日成功抵達北緯90度,填補了中國在北極點區域科考的空白。
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發生在2017年,當時的中國科考隊首次穿越了北極中央航道,從白令海峽進入到北極點附近的公海區域。
并且首次航行了北極西北航道,穿越了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抵達戴維斯海峽。
這些航線的順利通行具有重要的經濟商貿運用意義,完成北極三條航道(東北航道、中央航道、西北航道)的全覆蓋,為中國的“冰上絲路”的開拓奠定了基礎。
這些航線覆蓋了北冰洋的水體環境、生物生态、地質與地球物理等領域,獲取了大量珍貴數據,為研究氣候變化和北極生态系統提供了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
在航道探索上,通過穿越北極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中國為全球航運業開辟了新的貿易通道,助力了海上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在國際合作上,中國這些北極科考活動促進了與北極沿岸國家的合作,推動了北極地區的和平利用與生态保護。
在當時複雜的環境條件下,航線需要穿越北極海冰區,這對破冰船的性能要求極高,中國自主研發的極地科考船以實際航行成果展現了當時船舶制造技術的先進性。
…” 潛龍停頓了瞬間,又繼續說道: “當時的中國北極科考隊是多任務并行的,在航線設計上結合了科學考察與航道探索,考察任務也是多樣的。
在時間跨度上通常都是持續數月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工作,比如2023年的第13次科考隊就出海56天,航行了9614海裡。
在這個方面,我們要向前輩們學習,吃苦耐勞,能拼敢闖,夥伴們,大家有信心去完成極地綜合科考任務嗎?” 潛龍微笑着看着四周圍坐的科考隊員們。
“有信心!沈隊長。
” 科考隊員們一約而同異口同聲整齊地大聲回應着自己的科考總指揮兼隊長沈龍(潛龍) 潛龍朗聲一笑: “好!我相信大家也會做的非常好!中國北極科考隊的曆次航線路線體現出了中國極地遠洋科考在北極科學考察中的持續探索和技術進步上。
從首次穿越北極航道到抵達北極點,這些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極地科考的發展,也為全球北極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讓我們以前輩們為榜樣,加油向着更高更好更全面的極地科考去努力。
” 潛龍又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着: “夥伴們,我們現在的科考條件可比過去更好了,大家一定要加油做好各項科考工作。
不負祖國重托,不負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 七月的格陵蘭島,海風凜冽,寒意與暑氣在交替中編織出一種别樣的氛圍。
中國極地科考船“鲲鵬三号”猶如一座鋼鐵巨獸,航行在格陵蘭島西北部的海洋之上,破開層層疊疊的海浪,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驚喜的海上科考之旅。
“鲲鵬三号”的甲闆上,科考隊員們有條不紊地忙碌着,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在陽光下閃爍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訴說着它們即将肩負的使命。
科考隊長潛龍,步伐矯健,眼神堅毅,他穿梭在隊員們之間,時刻關注着每一個細節,指揮着科考隊員們認真細緻地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在最初的航行日子裡,海洋呈現出一種相對平靜的狀态。
湛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隊員們按部就班地進行着各種測量和樣本采集工作。
海洋生态組的隊員們熟練地放下網具,期待着收獲這片神秘海域中的生物樣本;海洋地質組的隊員們則專注地操控着鑽探設備,試圖揭開海底地質的神秘面紗。
在海上航行一個半小時後,這種平靜很快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力量打破。
當科考船航行到格陵蘭島西北部的一片海域時,遠處海平面上出現了一座座巍峨的冰川。
這些冰川像是古老的巨人,靜靜地屹立在海洋之中,散發着一種讓人敬畏的威嚴。
它們的表面被歲月雕琢出奇特的紋理,有的如鋒利的刀刃,有的似蜿蜒的巨龍。
随着科考船逐漸靠近冰川,浮冰開始在船體周圍漂浮。
這些浮冰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