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科考返航记(四)~从雅加达驶往南沙群岛见闻

關燈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語:Jakarta,别名椰城、巴達維亞、雅京)位于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靠近雅加達灣。

    是印度尼西亞原首都、新特區和最大城市,也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着名的海港,是印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盟秘書處也設在印度尼西亞特區雅加達。

    城市面積大約是740平方公裡。

     雅加達曆史悠久,早在14世紀就已經成為初具規模的港口城市,當時叫巽他加拉巴,意思是椰子,華僑稱其為椰城。

    大約在16世紀改名為雅加達,意思是勝利和光榮之堡。

     1527年6月22日,萬丹王國在建設這座城市時将其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為凱旋城,簡稱雅加達,這個日子也成為雅加達正式建城的日子。

     雅加達的地理坐标是緯度6°10南和經度106°49'東69之間。

     雅加達由于地處于闆塊交界處,因而面臨着嚴重的地質問題,主要包括地面下沉和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威脅。

    雅加達是世界上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不同區域的下沉速度有所不同:西雅加達每年下沉15厘米,東雅加達每年下沉10厘米,中雅加達每年下沉2厘米,南雅加達每年下沉1厘米。

     由于氣候變化導緻的海平面上升,雅加達面臨更大的威脅。

    有預測顯示,到二十一世紀中期的2050年,雅加達北部大約95%的地區可能會被海水淹沒。

     地質運動和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影響使得雅加達逐漸陷入海洋之中。

    為了應對這一威脅,印尼國會于二十一世紀的2022年通過法案,決定遷都。

     雖然面臨下沉問題,雅加達的地下水控制情況有所改善。

    印尼能源和礦産資源部通過地質局傳達的最新消息表明,雅加達地表的地下水恢複情況繼續改善,這有助于減緩地面下沉的速度。

     “鲲鵬二号”在雅加達停靠一天進行了例行的船舶及科考設備的正常維護保養與檢修後,準備經過勿裡洞島與邦加島之間的海域駛往南沙群島海域。

     在雅加達的港口,中國遠洋深海中微子科考船“鲲鵬二号”靜靜地停靠在碼頭旁,它巍峨龐大的身軀在夕陽的餘晖下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