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赫布里底群岛和瓦努阿图印象

關燈
    “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考船一路在珊瑚海中進行着認真細緻的珊瑚礁海洋地質的深潛科學考察,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和海底岩石樣本,并新增發現了一些奇形怪狀的深淵生物實物樣本,收獲甚豐。

     巨輪從珊瑚海中向着正東方的馬勒庫拉島方向航行。

     馬勒庫拉島是一個火山島,地質狀況較為複雜。

    其内部多山且山路崎岖,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登山。

    島上有多種鳥類栖息,森林覆蓋率良好,植被衆多,還有多條河流。

    氣候宜人,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

     島上的最高點是佩諾特峰(Mt.Penot),海拔879米。

     此外,馬勒庫拉島的地質曆史可以追溯到中新世,島上的火山岩是由島弧拉斑玄武岩和具有不同闆片的堿性玄武岩組成。

     總之,馬勒庫拉島不僅地理位置獨特,其地質狀況也顯示出豐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新赫布裡底群島,現稱為瓦努阿圖共和國,位于南太平洋西南部,地理坐标大約在東經166°至171°和南緯12°至21°之間。

    這個島國一共由十二個大島和六十一個小島組成,呈現出“Y”字形排列。

     瓦努阿圖的海洋地質狀況非常複雜。

    新赫布裡底群島位于美拉尼西亞島弧,該島弧形成于大約1000萬年前,當時太平洋闆塊停止俯沖。

     島上的主要地形以火山和山地為主,沿海平原地形較為狹窄。

    新赫布裡底海溝位于群島南端,是珊瑚海的最深點,最大深度達到了9174米。

     新赫布裡底群島的地質活動頻繁,這也使得該地區成為研究海洋地質和地殼形變的重要區域。

    通過GNSS定位技術與聲呐測距等技術,可以獲取精确的海底地殼形變圖像。

     總之,新赫布裡底群島不僅地理位置獨特,其海洋地質狀況也極具研究價值。

     在新赫布裡底群島(瓦努阿圖),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珊瑚種類: 1石珊瑚(硬珊瑚):這是構成珊瑚礁結構的主要成分,通常分為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