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环行~域经菲律宾,吕宋岛附近海区印象

關燈
    一路以三十節高速航行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外海公共航道上的“鲲鵬”一号巨輪高大巍然,如一隻龐大的仙鳥自由自在暢行在深藍色的海洋上。

     巴拉望島(Palawanisland)是菲律賓西部島嶼,位于菲律賓西南部,是菲律賓最大的島嶼之一,是菲律賓第五大島,地勢狹長,面積平方公裡,巴拉望島和周圍數千個小島仍然是原始的自然生态,因此被稱為“海上的烏托邦”。

    島上自然生态完好,它以自然和探險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到這塊亞馬遜式的叢林内陸地區,這裡也是菲律賓的最後一塊生态處女地。

     普林塞薩港(公主港,PuertoPrincesa)是巴拉望首府,它的地下河公園世界聞名。

    巴拉望周圍有許多大小島嶼,因此也是潛水和浮潛的樂園。

    比較着名的潛水地點有裡塔島(Rita)、潘丹島(Pandan)、邦裡瑪群礁(Panglima)和圖巴塔哈群礁(Tubbataha)等,其中圖巴塔哈是觀賞大海龜和飛禽的好地方。

     巴拉望島上斷續的沿海平原向内陸延伸很少超過8公裡(5哩),大部分的人口居住于這些平原上。

    東南沿海的平原最發達,是主要農業區,有島上的全天候公路。

    巴拉望島的地理狀況如下:一地理位置:·巴拉望島西瀕南海(西菲律賓海),東臨蘇祿海。

    呈東北、西南走向,狹長而地形多樣。

    2地形地貌:·巴拉望島一半以上被森林覆蓋,被譽為“菲律賓最後的處女地”,·島上地形多山,有多個沿海平原,東南沿海的平原最為發達,是主要農業區。

    ·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以其雄偉的石灰石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河流而聞名于世。

     其海底地質狀況:·巴拉望陸塊與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的白垩紀-始新世的物源分析顯示,巴拉望北部的上白垩系地層中的重礦物組分幾乎全部為锆石,結晶年齡多集中在白垩紀·漸新世至早中新世,南海洋殼不斷擴張,使得巴拉望陸塊向南漂移。

    ·南海北部陸緣構造屬性研究表明,巴拉望海溝和巴拉望島的溝一弧體系是活動大陸邊緣。

     ·巴拉望島生物資源豐富,擁有多種森林類型,包括紅樹林、苔原、海草地、珊瑚礁等。

     ·島上的動植物群與菲律賓其他地區有很大差别,但接近于婆羅州的動植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