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疆域遇见黄岩岛和中沙群岛

關燈
    不知不覺,“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環海科考已經到七月二十一号了,離返回海科院總部基地還有十天時間了。

     作為一艘最高航速可達三十二節的高速大型綜合遠海科學考察船來說,任務還是很艱巨的。

    由于一路上多次遭遇海上突然産生的強對流及雷電暴風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為了躲避航行安全風險而停泊多地港口休息可能會影響如期返回基地。

     “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結束在禮樂灘一天半的環島礁科學探索考察後。

     于午飯後十二點後從禮樂灘附近的淺海區起錨後,先以十三節航速向着北方海域的黃岩島方向航行。

     禮樂灘前萬物生,碧海澄澄珍寶隐。

     黃岩島位于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位于北緯15°13'48”至15°05'24”,東經117°40'12"至117°52'00”,屬于中沙群島,是其中最東邊的島礁。

    黃岩島是一個環礁,略呈三角形,環礁包圍着一淺湖,水色清綠,和礁外深海藍黑水色不同。

    環礁已發育到海面附近,有一些高大珊瑚礁塊,高出水面,遠遠看去,猶如小島。

    黃岩島海域是中國海南、廣東等地漁民的傳統漁場,水産資源豐富,盛産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

     黃岩島的地質構造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其形成與南海海盆地質構造發育過程密切相關。

    黃岩島附近海區有着豐富的漁類資源和礦産資源,是良好的天然漁場,有大量的優質石斑魚、鳗魚、海鯉、鹦鹉魚、鲨魚、海豚、雞尾魚等;還有豐富的貝類和藻類資源。

    黃岩島海區還蘊藏着極其豐富的礦産資源,主要是錳結核和金屬軟泥,所含的金屬有30多種,其中錳、銅、钴、鎳的含量最為豐富;另外石油和天然氣也極其豐富。

     雞尾魚是一種在黃岩島海域常見的魚類,它們通常生活在淺海區域,尤其是在珊瑚礁附近。

    雞尾魚因其色彩鮮豔,外觀類似雞尾酒而得名,它們通常有着豐富的色彩和圖案,使得它們在水族館中非常受歡迎。

     雞尾魚的外貌特征包括它們的顔色和圖案,這些特征因種類而異,但通常包括紅色、黃色、藍色和黑色等鮮豔的顔色。

    它們的身體形狀通常較為扁平,有着扇形的尾巴和尖細的嘴巴。

     生活習性方面,雞尾魚是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食物包括藻類、小型甲殼類動物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