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上的航行m~~穿越琼州海峡拥抱北部湾

關燈
    瓊州海峽位于中國海南島自由貿易區北部,廣東省雷州半島的南部,是連接海南島與廣東省之間的海峽。

     瓊州海峽中最深的地方大約是114米。

    這個深度位于海峽的中部區域,但整體上海峽的深度比較均勻,大多數地方的深度都在50米以上。

    瓊州海峽的深水航道為航運提供了便利,使其成為中國南海地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瓊州海峽的寬度大約在19到30公裡之間,具體寬度因測量标準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最窄處,海峽的寬度大約是19公裡。

    瓊州海峽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其地理位置和寬度使其成為連接海南島與中國大陸的重要海上通道。

     從地圖上看,瓊州海峽西接北部灣,東鄰南海中的東海大陸架,北起廣東省的雷州半島,南至海南島的瓊州島。

     瓊州海峽被夾在廣東的雷州半島和海南島自貿區之間,沿途兩岸海洋風景線各具特色,風光旖旎多姿多彩。

    在廣東省沿岸一側的徐聞縣,分布有着名的珊瑚礁海岸,海水清澈,珊瑚種類繁多,是潛水和觀光的好地方。

    還有雷州半島的雷州市東海岸擁有着廣闊的沙灘和豐富的海産品資源,是海濱旅遊的熱點。

    而在海南省自貿區沿岸一側的海口市西海岸擁有許多高檔的海濱度假區和公共海灘,如假日海灘,這裡沙子細軟,海水清澈,是休閑放松的好地方。

    還有文昌市的東郊椰林也是海南島着名的旅遊景點,海岸線上椰樹成林,風光旖旎。

    此處,在三亞市還擁有着名的亞龍灣、天涯海角、大東海等景點,這裡的海水透明度高,沙灘潔白細膩,是國内外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七月十二日淩晨五點半,太陽從南海東邊海平面天際線上冉冉升起來了,火紅的光芒瞬間燃亮了海水和天邊的雲團、雲堆、雲帶。

    雲朵們紛紛染上了豔麗的容貌:紅的如辣椒,粉的似胭脂,紫的如紫薯,七彩斑斓彌漫在東方的天空中。

    浮光掠影流光溢彩絢麗着深藍色的海洋,呈現出:碧波漾漾映晨霞,祥雲千重凝幻彩。

     豔豔紅旭燃深藍,瑞瑞紫氣升港口。

     百船競發染祥光,珊瑚玲珑映七彩。

     沐浴在祥雲瑞氣中的徐聞港口,熱鬧非凡,各種船舶從這裡即将開始離港,啟程遠航。

    各種各樣節奏的船笛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缭繞在港口四處。

     徐聞縣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隸屬于廣東省湛江市。

    徐聞縣南邊臨接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東邊濱靠南海,西邊瀕接北部灣,北邊與雷州市接壤,是連接大陸與海南島及東南亞的重要通道。

     徐聞縣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尤其是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中國大陸唯一—處大面積成片、種類最多、保存完好的密度高自然珊瑚種群生态體系海區。

    這裡的珊瑚種類大約占中國海産珊瑚種類的十分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在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已發現的珊瑚種類包括腔腸動物門(Cnidaria)珊瑚蟲綱(Anthozoa)共3目19科82種。

    具體來說,這些珊瑚種類分為以下幾類:①.軟珊瑚目:共有7科27種。

    ②.群體海葵目:有1科1屬1種。

    ③.石珊瑚目:包含11科54種。

    這54種石珊瑚全部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并列入世界CITES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這些珊瑚種類的多樣性體現了徐聞珊瑚礁保護區的生态豐富性和重要性,同時也突顯了該區域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關鍵地位。

     出版發行于二十一世紀的《徐聞珊瑚礁及其生物多樣性》一書,詳細介紹了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的生物生态特點、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

    書中内容基于近幾年的調查資料,共分為十二章,每章圍繞一個主題展開。

    其中包括徐聞珊瑚礁的總體情況、保護區的自然環境、浮遊植物與浮遊動物的調查結果、底栖動物、漁業資源、珊瑚礁保護區水環境質量、石珊瑚和柳珊瑚的物種資源豐富性、海岸景觀、環境變化對珊瑚礁的影響以及珊瑚礁保護與管理等。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二十年代,徐聞縣針對珊瑚礁的現狀,進行了科學規劃的保護措施,徐聞珊瑚礁的保護現狀總體上是積極的。

    根據《2022中國海洋生态環境狀況公報》,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态環境狀況等級為|級,整體狀況優良。

    該保護區是中國大陸沿岸唯一發育和保存的現代珊瑚岸礁,總面積大約是公頃,其中密集區大約是6000公頃。

     2020年的調查顯示,徐聞珊瑚礁保護區的活珊瑚覆蓋率僅僅是2005年的1/3。

    不過,得益于宣傳和保護力度的加大,從2020年以後,當地珊瑚礁生長基本處于穩定狀态。

    與2019年相比,2020年徐聞珊瑚礁保護區的活珊瑚平均覆蓋率增加了6.2%,活珊瑚種類數基本穩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為了加強保護,徐聞珊瑚礁保護區實施了“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模式,與當地市、縣政府多個主管部門合作,逐步清理曆史遺留的養殖作業問題。

    保護區工作人員深入各村委會進行宣傳,提高當地群衆對珊瑚礁的保護意識。

    2021年前10月,管理局共開展了145次巡護,包括115次陸岸巡護和30次海上巡護。

    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與生态保護之間,徐聞珊瑚礁保護區也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當地政府引導漁民發展工廠化養殖、深海網箱養殖和休閑漁業,同時利用珊瑚元素發展鄉村旅遊。

    保護區基地内還建有珊瑚館、标本館,向社會免費開放。

     此外,保護區還探索了人工生态礁的構建,包括珊瑚移植等方法。

    通過利用珊瑚的無性繁殖,保護區成功培育出了1000株珊瑚,并在海中固定讓其自然生長。

    這一過程需要嚴格控制水質、溫度、光照強度、水流強度、營養鹽等要素,以确保珊瑚斷枝的生長環境。

     為了宣傳普及保護好珍貴的珊瑚資源,徐聞珊瑚礁保護區還經常性地舉辦科研活動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宣傳。

    這些科研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科普教育活動: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廣東海洋大學共同組織了以“保礁護海·共守蔚藍”為主題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在此活動中,珊瑚研究專家為徐聞角尾中學的師生開展了海洋科普知識講座,介紹了珊瑚的價值、現狀及面臨的困境,并與師生互動交流。

    ②.社區和旅遊景點的宣傳:研究生志願者團隊走進社區和旅遊景點,向居民和遊客發放科普讀本和宣傳單,并在沙灘開展淨灘、護灘行動,清理沙灘上的漁網和垃圾。

    ③.科學研究項目:徐聞珊瑚礁保護區還參與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統的海洋管理(MarineEcosystem-basedManagement,MEBM)視角的系統分析研究。

    這項研究總結了徐聞珊瑚礁面臨的挑戰,如海岸線侵蝕、保護區内水質惡化和珊瑚礁破壞等問題,并從生态、經濟、社會三個維度深入探讨了珊瑚礁退化的原因。

    此外,研究還提出了完善海洋綜合管理制度、健全海洋生态補償機制、嚴格功能分區、加強生态系統修複維護、加強全域監測與科學研究等改進措施,以推進珊瑚礁的科學管理。

    ~這些活動體現了徐聞珊瑚礁保護區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努力,旨在提高公衆對珊瑚礁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推動了珊瑚礁保護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徐聞縣不僅地理位置獨特,而且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資源,特别是珊瑚礁生态系統的保護與研究,對于我國海洋生物學和生态學具有重要意義。

     停泊在港口區的“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經過一系列專業細緻入微的保養維護後,又要開始啟航,進行環南海科學考察了。

     “鲲鵬”一号巨輪,緩緩地從徐聞港口啟航了,巨輪鳴響了一長聲悠揚清徹的船笛: “嗚~~~~~一” 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下,“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緩緩駛離港口,開始了穿越瓊州海峽的旅程。

    船上的科考隊員們滿懷期待,準備對這片神秘的海域再次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勘測。

     船舶離開了徐聞港口,向着瓊州海峽方向行駛。

     巨輪右側邊是廣東省雷州半島的陸地山川,沿途一路上可以看見那裡山巒起伏,雲霧缭繞。

    船舶依次經過了徐聞縣沿海岸邊的山峰雙髻嶺。

    雙髻嶺位于徐聞縣境北部,是徐聞縣與雷州兩地交界處的一座山峰,海拔218米。

    除了雙髻嶺,還有豬龍嶺等。

    豬龍嶺位于徐聞縣前山鎮東部山海的海邊,形似“母豬育兒”,故被稱為豬姆嶺,也稱豬龍嶺。

    該山嶺雖然不高,卻因為孕育了周邊村莊衆多英才而名聞于徐聞東部。

    徐聞縣沿瓊州海峽此外還有其他山嶺,如樓墩嶺、鷹墩嶺等。

    樓墩嶺,又稱東角、沓磊灣,位于徐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