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幽灵岛玛丽亚.特里萨礁和埃内斯特一勒古韦礁
關燈
小
中
大
又是一個嶄新的黎明降臨到了東南太平洋上,陽光從淺灰和淡白的層雲中穿隙而過,傾灑下千萬道聖潔的耶稣光芒來,映照在安全穿越過德雷克海峽一路向西北太平洋方向快速航行的“鲲鵬二号”特大型綜合海洋科考船舶四周,祥光瑞輝爍光熠熠。
洋面上波彩漾動,鲸魚歡翔,戲水噴泉,彩珠飛虹,幻美異豔,一派晨霞明豔又旖旎秀麗的風光。
“鲲鵬二号”科考船浩浩蕩蕩暢遊在太平洋海面上。
潛龍站立在高高的了望塔平台上,心潮起伏,他俯瞰着巨輪下廣袤無垠的深藍世界,這片海域是一片深水區,在深淵處隐藏着無數的海洋秘密。
… “鲲鵬二号”這次返回途中特意向着西南太平洋方向航行,主要是為了尋覓太平洋中一個神秘未測的無主島嶼瑪麗亞·特裡薩礁,這個傳說中的島礁并沒有明确的國家歸屬。
它位于南太平洋,處于新西蘭以東,土阿莫土群島以南的大洋中。
瑪麗亞·特裡薩礁最早是在1843年由一艘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新貝特福德的捕鲸船瑪麗亞·特裡薩号發現的,并且是以這艘捕鲸船名而命名的。
雖然瑪麗亞·特裡薩礁在許多國家的世界地圖上都有标注,但實際上并沒有人登上過這片“陸地”。
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其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中提到過這個島嶼,但這些描述可能并不完全準确。
20世紀70年代,新西蘭海軍對該海域進行了測繪,發現該區域平均深度大約是5000米的深海,根本沒有淺灘或礁石存在。
因此,瑪麗亞·特裡薩礁并沒有明确的國家歸屬,它可能并不存在,或者至少其地理特征與凡爾納小說中的描述有所不同。
瑪利亞一特裡薩礁的地理定位是在1983年确定的,坐标是南緯36°50'和西經136°39'之間。
它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處于太平洋海盆之中。
在瑪利亞一特裡薩礁周邊,平均海水深度範圍在3000-4000米之間,最深的地方是5430米,位于太平洋海盆的西部。
最淺的地方位于最深處的東北部大約400公裡處,深度是1588米。
這個地理信息揭示了瑪利亞一特裡薩礁所處的大緻環境,它位于深海之中,遠離陸地,處于相對較為深邃的太平洋海盆中。
這樣的地理背景對瑪利亞一特裡薩礁的生态環境、生物多樣性以及可能存在的資源有着重要的影響。
同時,這樣的定位也為科研考察、海洋
洋面上波彩漾動,鲸魚歡翔,戲水噴泉,彩珠飛虹,幻美異豔,一派晨霞明豔又旖旎秀麗的風光。
“鲲鵬二号”科考船浩浩蕩蕩暢遊在太平洋海面上。
潛龍站立在高高的了望塔平台上,心潮起伏,他俯瞰着巨輪下廣袤無垠的深藍世界,這片海域是一片深水區,在深淵處隐藏着無數的海洋秘密。
… “鲲鵬二号”這次返回途中特意向着西南太平洋方向航行,主要是為了尋覓太平洋中一個神秘未測的無主島嶼瑪麗亞·特裡薩礁,這個傳說中的島礁并沒有明确的國家歸屬。
它位于南太平洋,處于新西蘭以東,土阿莫土群島以南的大洋中。
瑪麗亞·特裡薩礁最早是在1843年由一艘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新貝特福德的捕鲸船瑪麗亞·特裡薩号發現的,并且是以這艘捕鲸船名而命名的。
雖然瑪麗亞·特裡薩礁在許多國家的世界地圖上都有标注,但實際上并沒有人登上過這片“陸地”。
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其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中提到過這個島嶼,但這些描述可能并不完全準确。
20世紀70年代,新西蘭海軍對該海域進行了測繪,發現該區域平均深度大約是5000米的深海,根本沒有淺灘或礁石存在。
因此,瑪麗亞·特裡薩礁并沒有明确的國家歸屬,它可能并不存在,或者至少其地理特征與凡爾納小說中的描述有所不同。
瑪利亞一特裡薩礁的地理定位是在1983年确定的,坐标是南緯36°50'和西經136°39'之間。
它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處于太平洋海盆之中。
在瑪利亞一特裡薩礁周邊,平均海水深度範圍在3000-4000米之間,最深的地方是5430米,位于太平洋海盆的西部。
最淺的地方位于最深處的東北部大約400公裡處,深度是1588米。
這個地理信息揭示了瑪利亞一特裡薩礁所處的大緻環境,它位于深海之中,遠離陸地,處于相對較為深邃的太平洋海盆中。
這樣的地理背景對瑪利亞一特裡薩礁的生态環境、生物多樣性以及可能存在的資源有着重要的影響。
同時,這樣的定位也為科研考察、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