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航绿岛、兰屿,晨观鹅銮鼻海上风景。
關燈
小
中
大
碧洋浩浩風起浪,夜色茫茫光掠影。
綠島悠悠歌飄逸,星光爍爍月皎潔。
時近夜晚十點多,潛龍依然堅守在中班的駕駛艙室中,很快,海科船就将到達台灣省有名的島嶼~綠島了。
潛龍認識并且知道綠島這個地名,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那個和藹可親音樂老師教唱的一曲旋律優美歌詞琅琅上囗的《綠島小夜曲》,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這首《綠島小夜曲》的完整歌詞是:“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
讓我的歌聲随那微風,吹開你的窗簾。
讓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斷地向你傾訴。
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沉靜。
姑娘喲,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綠島小夜曲》是一首充滿情感的經典歌曲,歌詞簡單卻動人,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
具體來看,這首歌通過歌詞描繪了以下情感:1.浪漫與溫馨:歌曲營造了一種浪漫和溫馨的氛圍。
例如,歌詞中提到的“讓我的歌聲随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讓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斷地向你傾訴”,表現了一種溫柔的愛意和渴望接近對方的心情。
2.思念與渴望:在歌詞中,歌手表達了對某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如“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這樣的歌詞描繪了歌手對愛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3.愛情的起伏不定:《綠島小夜曲》的歌詞和背景故事也反映了戀愛中男女之間的患得患失和心情的起伏。
這首歌的創作背景中提到,它是一首以“綠意盎然”的台灣為背景,描寫戀愛中男女之間心情的作品。
總的來說,《綠島小夜曲》通過其優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傳達了一種浪漫、溫馨、思念以及愛情中的不确定感。
這些情感共同構成了這首歌曲獨特的魅力,使其成為人們心中難以忘懷的經典之作。
因為這首歌曲所蘊藏着上述這些真摯的情感,所以潛龍也特别的喜歡這首歌曲。
此時此刻,夜色已深,皎月爍爍懸挂在明藍的夜空中,“鲲鵬”一号滿船燈光明亮,巨大的航海燈光映照着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皎月輝輝入碧藍,星河閃閃映波瀾。
一曲綠島相思曲,迢遙航路思鄉情。
站在駕駛艙室裡的潛龍看着航海儀上所顯示出的綠島這個地名,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綠島小夜曲》,又由這首歌曲所表達出來的真情實感勾起了思鄉之情,出來海洋科學考察不知不覺已近二十多天了,他想念着心愛的戀人小鳳…。
很快,他便調整好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目光炯炯地注視着航海燈所照亮的航行方向海域上的一切航道安全标識和信号指引。
台灣綠島,又名火燒島、雞心嶼、青仔嶼,位于台灣省台東縣東面約33公裡的太平洋中,行政上隸屬于台東縣綠島鄉。
綠島從空中俯視整個島嶼呈現出不等邊的四角形,南北長度大約是4公裡,東西寬度大約是3公裡,面積大約是16平方公裡,是台灣第四大附屬島(僅次于澎湖島、蘭嶼和漁翁島)。
島内山丘縱橫,最高點為火燒山,高度280公尺,其海岸線特征是東南臨海處多為斷崖,西南角是長達十多公裡的平原沙灘。
西北近海岸區地勢低緩,是全島主要聚落所在。
在行政歸屬上隸屬于台灣省台東縣綠島鄉。
二、地理特征:綠島是一座火山島,由火山集塊岩構成,山丘縱橫,平地較少。
最高點為火燒山,海拔280米(也有資料顯示為281米)。
綠島上主要的風景點大多分布在一條長約16.3公裡的水泥環島公路上,包括南寮灣、綠島燈塔、綠島公園、将軍岩、樓門岩、觀音洞、柚子湖、海參坪、綠島溫泉、船帆鼻、馬蹄橋、龍蝦洞、烏鬼洞等。
此外還有中寮海濱公園、遊艇港和潛水基地等遊樂設施場所,使得綠島躍升為一處比較有名的觀光度假旅遊勝地。
浮潛和搭乘潛水艇、玻璃底遊艇是綠島旅遊的新興水上活動,尤其以浮潛和搭乘潛水艇最受人們的歡迎。
綠島燈塔:綠島燈塔位于綠島西北方的海岬上,是一座高33.3公尺純白的直筒狀建築物,頂着藍天傍着碧海,景色極佳并為漁船以及飛機導航的重要指标物。
綠島燈塔肇建設于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美國郵輪“胡佛總統号”在綠島附近觸礁沉沒,美國政府為了紀念該郵輪失事及維護海上航行安全就于翌年捐款在島上修築這座燈塔,因此它是一座具有曆史意義的燈塔建築。
柚子湖:柚子湖裡沒有湖,實際上是一個介于海岸山邊的灣澳。
隻是因為其位于山凹之中,地勢開闊平坦,所以有了這樣一個名稱。
這裡最着名的,是前人遺留下來的古厝。
此地原來是個小漁村,住有幾戶人家,還有個九孔養殖場。
在幾年,整個村子全部搬走,其中有幾戶遷到公館村,而大多數居民都搬到台東成功鎮等地區居住,柚子湖也就沒了人煙,開始沒落。
古厝如今仍一戶戶散布在荒蕪的田園之間,遠望是一幅田園小築的風光,近看倒有幾分曆經滄桑的虛無飄渺。
柚子湖西北側還有一巨大的海蝕洞,風景區也很特殊,洞前有裙狀的珊瑚礁石,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洞中陰涼爽朗,是逃避熱浪侵襲,小憩聽濤的好去處,從洞中向外看着清翠疊綠的山巒起伏,以及幹淨清爽的白雲藍天,真給人一種福地洞天惬意舒心的喜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朗潛水區:從綠島燈塔回轉到環島公路往南繼續前行,就可以抵達到石朗潛水區。
綠島周邊有多樣的環狀珊瑚礁,再加上海域中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讓綠島成為了國際級的潛水天堂。
而擁有珍貴軟珊瑚的石朗海域,更是成為了綠島最知名、也是最便利的浮潛地點了。
大白沙:綠島海岸線造型千變萬化,礁石岩岸非常發達。
相對的,沙岸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最大最完整的沙岸,就是大白沙。
大白沙同時也是一個潛水區,設置有浮潛用的步道,因為此處海底深度變化大,潮流比較不穩定,适合中級或高級的水肺潛水,在這兒浮潛就比較不适合。
一般遊客來此賞景,泡水,走走沙灘是比較多的。
這條不算短的沙岸,不論遠望或近看都是很美麗的。
停一停看一看聽一聽,藍色的海水是如此的澄澈幹淨;在一波波潮浪反複又有規則地拍打着海岸的氛圍中,會讓人感受到這裡景色是幽雅迷人的;聲音是悅耳動聽的。
在這裡可以手牽着手浪漫的散步,還可以坐下來看着夕陽西下,波光粼粼,晚霞滿天的美景。
靜靜地走着或靜靜地站着,靜靜地坐着或靜靜地躺着,安心放下一身的塵勞憂傷,就能完全感受到海島度假所獨有的悠閑氣氛。
月上中天皎潔半圓,浮光淺影夜航路遠。
綠島燈塔閃爍引路,浪波潋滟巨輪浩浩。
時間過得飛快,“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上的夜班人員已提前半小時到崗,進行了交換班工作。
潛龍看到了前方綠島燈塔所照耀出來燦燦閃爍的明亮燈光,很快,前方就要到達綠島所屬的海洋區域範圍内了。
潛龍走出了駕駛艙室,然後又四處巡查了各個工作單元夜班人員的工作狀況。
晚上十一點多,他才回到自己的休息舵室裡,放心地睡覺了。
月兒半圓明亮,像一隻玉碗晶瑩剔透地在淡藍色的夜空中倒挂着。
海浪聲一遍遍“嘩嘩~嘩嘩~”地拍打着夜航路上的海洋科學考察船,巨輪緩緩地航行在綠島周圍的海域裡。
此時此刻,美麗的綠島正沉浸在一片澄碧深藍色的海洋中,安然地進入了夢鄉。
蘭嶼,位于中國台灣省東南海域,是台灣省台東縣下轄的一個鄉,也是台灣第二大島嶼,僅次于台灣島。
蘭嶼位于北緯22度,東經121度附近,距離台灣本島大約是60公裡,東臨太平洋,西隔蘭嶼海峽與綠島相望。
全島總面積大約是46平方公裡。
蘭嶼島的地形地貌是以山地為主的,全島有五座主要山巒,分别是紅頭山、雙獅山、蘭嶼山、龍頭山和青頭山。
其中,紅頭山為蘭嶼最高峰,海拔約548米。
蘭嶼海岸線曲折,有多個海灣和天然良港,如東清灣、八代灣等。
蘭嶼島的氣候特點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如春。
年平均氣溫約為22攝氏度,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之間。
受台風影響較大,每年6月至10月為台風季節。
蘭嶼島的民族特色表現在居民以達悟族為主,是台灣原住民族之一。
達悟族保留了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和風俗,如飛魚季、豐年祭等。
此外,蘭嶼還有許多達悟族特色的建築,如地下屋、涼亭等。
在生态環境方面,蘭嶼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
綠島悠悠歌飄逸,星光爍爍月皎潔。
時近夜晚十點多,潛龍依然堅守在中班的駕駛艙室中,很快,海科船就将到達台灣省有名的島嶼~綠島了。
潛龍認識并且知道綠島這個地名,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那個和藹可親音樂老師教唱的一曲旋律優美歌詞琅琅上囗的《綠島小夜曲》,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這首《綠島小夜曲》的完整歌詞是:“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
讓我的歌聲随那微風,吹開你的窗簾。
讓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斷地向你傾訴。
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沉靜。
姑娘喲,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綠島小夜曲》是一首充滿情感的經典歌曲,歌詞簡單卻動人,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
具體來看,這首歌通過歌詞描繪了以下情感:1.浪漫與溫馨:歌曲營造了一種浪漫和溫馨的氛圍。
例如,歌詞中提到的“讓我的歌聲随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讓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斷地向你傾訴”,表現了一種溫柔的愛意和渴望接近對方的心情。
2.思念與渴望:在歌詞中,歌手表達了對某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如“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這樣的歌詞描繪了歌手對愛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3.愛情的起伏不定:《綠島小夜曲》的歌詞和背景故事也反映了戀愛中男女之間的患得患失和心情的起伏。
這首歌的創作背景中提到,它是一首以“綠意盎然”的台灣為背景,描寫戀愛中男女之間心情的作品。
總的來說,《綠島小夜曲》通過其優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傳達了一種浪漫、溫馨、思念以及愛情中的不确定感。
這些情感共同構成了這首歌曲獨特的魅力,使其成為人們心中難以忘懷的經典之作。
因為這首歌曲所蘊藏着上述這些真摯的情感,所以潛龍也特别的喜歡這首歌曲。
此時此刻,夜色已深,皎月爍爍懸挂在明藍的夜空中,“鲲鵬”一号滿船燈光明亮,巨大的航海燈光映照着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皎月輝輝入碧藍,星河閃閃映波瀾。
一曲綠島相思曲,迢遙航路思鄉情。
站在駕駛艙室裡的潛龍看着航海儀上所顯示出的綠島這個地名,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綠島小夜曲》,又由這首歌曲所表達出來的真情實感勾起了思鄉之情,出來海洋科學考察不知不覺已近二十多天了,他想念着心愛的戀人小鳳…。
很快,他便調整好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目光炯炯地注視着航海燈所照亮的航行方向海域上的一切航道安全标識和信号指引。
台灣綠島,又名火燒島、雞心嶼、青仔嶼,位于台灣省台東縣東面約33公裡的太平洋中,行政上隸屬于台東縣綠島鄉。
綠島從空中俯視整個島嶼呈現出不等邊的四角形,南北長度大約是4公裡,東西寬度大約是3公裡,面積大約是16平方公裡,是台灣第四大附屬島(僅次于澎湖島、蘭嶼和漁翁島)。
島内山丘縱橫,最高點為火燒山,高度280公尺,其海岸線特征是東南臨海處多為斷崖,西南角是長達十多公裡的平原沙灘。
西北近海岸區地勢低緩,是全島主要聚落所在。
在行政歸屬上隸屬于台灣省台東縣綠島鄉。
二、地理特征:綠島是一座火山島,由火山集塊岩構成,山丘縱橫,平地較少。
最高點為火燒山,海拔280米(也有資料顯示為281米)。
綠島上主要的風景點大多分布在一條長約16.3公裡的水泥環島公路上,包括南寮灣、綠島燈塔、綠島公園、将軍岩、樓門岩、觀音洞、柚子湖、海參坪、綠島溫泉、船帆鼻、馬蹄橋、龍蝦洞、烏鬼洞等。
此外還有中寮海濱公園、遊艇港和潛水基地等遊樂設施場所,使得綠島躍升為一處比較有名的觀光度假旅遊勝地。
浮潛和搭乘潛水艇、玻璃底遊艇是綠島旅遊的新興水上活動,尤其以浮潛和搭乘潛水艇最受人們的歡迎。
綠島燈塔:綠島燈塔位于綠島西北方的海岬上,是一座高33.3公尺純白的直筒狀建築物,頂着藍天傍着碧海,景色極佳并為漁船以及飛機導航的重要指标物。
綠島燈塔肇建設于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美國郵輪“胡佛總統号”在綠島附近觸礁沉沒,美國政府為了紀念該郵輪失事及維護海上航行安全就于翌年捐款在島上修築這座燈塔,因此它是一座具有曆史意義的燈塔建築。
柚子湖:柚子湖裡沒有湖,實際上是一個介于海岸山邊的灣澳。
隻是因為其位于山凹之中,地勢開闊平坦,所以有了這樣一個名稱。
這裡最着名的,是前人遺留下來的古厝。
此地原來是個小漁村,住有幾戶人家,還有個九孔養殖場。
在幾年,整個村子全部搬走,其中有幾戶遷到公館村,而大多數居民都搬到台東成功鎮等地區居住,柚子湖也就沒了人煙,開始沒落。
古厝如今仍一戶戶散布在荒蕪的田園之間,遠望是一幅田園小築的風光,近看倒有幾分曆經滄桑的虛無飄渺。
柚子湖西北側還有一巨大的海蝕洞,風景區也很特殊,洞前有裙狀的珊瑚礁石,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洞中陰涼爽朗,是逃避熱浪侵襲,小憩聽濤的好去處,從洞中向外看着清翠疊綠的山巒起伏,以及幹淨清爽的白雲藍天,真給人一種福地洞天惬意舒心的喜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朗潛水區:從綠島燈塔回轉到環島公路往南繼續前行,就可以抵達到石朗潛水區。
綠島周邊有多樣的環狀珊瑚礁,再加上海域中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讓綠島成為了國際級的潛水天堂。
而擁有珍貴軟珊瑚的石朗海域,更是成為了綠島最知名、也是最便利的浮潛地點了。
大白沙:綠島海岸線造型千變萬化,礁石岩岸非常發達。
相對的,沙岸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最大最完整的沙岸,就是大白沙。
大白沙同時也是一個潛水區,設置有浮潛用的步道,因為此處海底深度變化大,潮流比較不穩定,适合中級或高級的水肺潛水,在這兒浮潛就比較不适合。
一般遊客來此賞景,泡水,走走沙灘是比較多的。
這條不算短的沙岸,不論遠望或近看都是很美麗的。
停一停看一看聽一聽,藍色的海水是如此的澄澈幹淨;在一波波潮浪反複又有規則地拍打着海岸的氛圍中,會讓人感受到這裡景色是幽雅迷人的;聲音是悅耳動聽的。
在這裡可以手牽着手浪漫的散步,還可以坐下來看着夕陽西下,波光粼粼,晚霞滿天的美景。
靜靜地走着或靜靜地站着,靜靜地坐着或靜靜地躺着,安心放下一身的塵勞憂傷,就能完全感受到海島度假所獨有的悠閑氣氛。
月上中天皎潔半圓,浮光淺影夜航路遠。
綠島燈塔閃爍引路,浪波潋滟巨輪浩浩。
時間過得飛快,“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上的夜班人員已提前半小時到崗,進行了交換班工作。
潛龍看到了前方綠島燈塔所照耀出來燦燦閃爍的明亮燈光,很快,前方就要到達綠島所屬的海洋區域範圍内了。
潛龍走出了駕駛艙室,然後又四處巡查了各個工作單元夜班人員的工作狀況。
晚上十一點多,他才回到自己的休息舵室裡,放心地睡覺了。
月兒半圓明亮,像一隻玉碗晶瑩剔透地在淡藍色的夜空中倒挂着。
海浪聲一遍遍“嘩嘩~嘩嘩~”地拍打着夜航路上的海洋科學考察船,巨輪緩緩地航行在綠島周圍的海域裡。
此時此刻,美麗的綠島正沉浸在一片澄碧深藍色的海洋中,安然地進入了夢鄉。
蘭嶼,位于中國台灣省東南海域,是台灣省台東縣下轄的一個鄉,也是台灣第二大島嶼,僅次于台灣島。
蘭嶼位于北緯22度,東經121度附近,距離台灣本島大約是60公裡,東臨太平洋,西隔蘭嶼海峽與綠島相望。
全島總面積大約是46平方公裡。
蘭嶼島的地形地貌是以山地為主的,全島有五座主要山巒,分别是紅頭山、雙獅山、蘭嶼山、龍頭山和青頭山。
其中,紅頭山為蘭嶼最高峰,海拔約548米。
蘭嶼海岸線曲折,有多個海灣和天然良港,如東清灣、八代灣等。
蘭嶼島的氣候特點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如春。
年平均氣溫約為22攝氏度,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之間。
受台風影響較大,每年6月至10月為台風季節。
蘭嶼島的民族特色表現在居民以達悟族為主,是台灣原住民族之一。
達悟族保留了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和風俗,如飛魚季、豐年祭等。
此外,蘭嶼還有許多達悟族特色的建築,如地下屋、涼亭等。
在生态環境方面,蘭嶼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