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仓廪皆满,大将归心【求订阅】
關燈
小
中
大
湖面煙雨,冒起幾道漣漪。
“有魚。
” 曹操提起魚鈎,釣上來一尾胖魚,甩着尾巴拼命掙紮,足有七八斤重,肥頭肥腦,是條大鯉魚。
典韋把魚從鈎上摘下來:“這魚和我有緣,看着就好吃。
” “你和所有吃的都有緣。
”許褚說。
“袁太傅想勸你投效袁本初?”蔡邕看完信函道。
袁隗在信裡說,袁紹以弱勝強,在最不利的情況下擊潰公孫瓒,可見其用兵,用人,聚勢之能。
又問曹操自比公孫瓒鼎盛時如何? 袁氏的聲望,加上袁紹聚攏的力量,足以形成橫掃北方之勢。
而曹操想控制豫州,絕不可能。
因為袁氏的祖地,就在豫州汝南。
此進彼退。
袁隗希望曹操能知進退,仔細斟酌。
如果曹操願意追随袁紹,誠心歸降。
袁隗許諾,将來仍讓他做兖州牧,不奪其位。
蔡邕把信簡放在一旁,低聲問曹操:“孟德你的态度是什麼?” “伱我相交有七八年了。
”曹操答非所問。
意思是蔡邕應該能看出他的态度。
蔡邕換了個話題:“長安現在行事如何?” “王允和袁太傅争奪朝權。
” 曹操道:“隻看袁太傅全力為袁紹奔走,甚至給我寫信勸降,就知道他在朝中的争奪,完全落在下風,所以才轉而求外。
” “王允以袁隗曾引董卓入洛陽,緻天下大亂為由,應合皇帝想收回皇權的心理,建議收回袁隗錄尚書事的權柄。
” “這是最新送來的消息,皇帝準備召群臣合議,罷袁隗太傅職務。
” “如果成功,袁隗将被趕出長安,稍有抗拒,可能還有喪命之險。
” 蔡邕吃了一驚,想不到朝局激蕩至此。
過去兩個月,兖州戰事,曹操心無旁骛,也錯過了一些事情。
他舉目遠望,天氣陰霾,長安方向尤其晦暗,不見一絲光亮。
有些事,曹操也是鞭長莫及。
…… 長安。
太傅府。
“進展如何?” “我們的人,剛從涼州回來。
” 袁隗執盞抿了口茶,又問:“送去兖州的信,到了沒有?” “應該就在近日,太傅手書,當可讓曹操知道,本初聚勢彙賢之能,非他能及。
”袁氏的一名謀士說。
“有些人,不到最後總歸不會死心的。
” 袁隗好整以暇道:“本初潰公孫瓒以後,半月時間,周邊九郡之地,皆投入其麾下,如此聲勢,速度,天下有誰可與之相較?” “曹操雖然安定了兖州,豫州部分士族,卻不想想,豫州是我袁氏祖地。
我若不點頭,真就有那麼多士族敢加入兖州?” 謀士恍然:降曹操的士族,有袁氏的人… 所以袁隗才這麼笃定,覺得兖州變化,他盡知。
次日早朝。
王允提議撤銷袁隗錄尚書事的權柄,皇帝遂問策衆臣。
群臣當中,被王允拉攏者不在少數,苦于袁氏多年為士族之首,觊觎袁氏地位者也不少。
這些人聯合起來,附議擁護王允和皇帝的決定。
袁隗冷眼旁觀,一言未發。
等皇帝降旨,罷其太傅之職,袁隗順勢請辭,說要告老歸鄉。
他在當天傍晚便收拾細軟,出城離開長安。
夜色中,車馬出了長安。
袁隗回頭眺望城牆:本初已奠定北方之勢,這大漢也到了該消亡的時候。
袁隗此前曾數次派人出使涼州,面見已成為涼州軍首領的李傕,郭汜等。
并告知他們,王允,皇帝,想裁撤涼州軍。
凡涼州系将領,皆殺,無一可活命。
長安現由呂布統領軍務。
但禁軍依然派系林立。
長安布防虛弱,外強中幹。
袁隗告知涼州,他袁氏門下掌握着長安其中一部兵馬的防務權,如果從右扶風方向來長安,在固定的時間可以通過。
七月初,曹操回大野澤的第三天,李傕,郭汜以請罪名義,一起往長安出發。
沿線有當初董卓系潰逃在外,擔心被清算的兵馬,陸續加入。
等李傕、郭汜逼近長安,忽然興兵。
涼州兵馬潮湧彙聚,對他們來說是掙一條活路,故而人人拼命,上下一心。
呂布率禁軍抵禦數日,見涼州軍聲勢驚人,越聚越多,呂布率先棄守長安,帶自己的親信跑了。
和曆史上大有不同的是,王允事先也有不少準備,調動他控制的禁軍,以及自己培植的親信外将,在太原王氏等士族支持下,迅速入主長安。
他快速接管了長安的防務,呂布跑了,王允卻是統兵迎戰涼州。
城内有袁隗早前安排的人,暗中開城迎敵。
慶幸的是王允和袁隗,争鬥了很長一段時間,對其在長安的人手,多有防備。
有人開城迎敵,被王允将計就計,誘使一部分涼州軍入城斬殺,竟獲得了不小的勝利。
“有魚。
” 曹操提起魚鈎,釣上來一尾胖魚,甩着尾巴拼命掙紮,足有七八斤重,肥頭肥腦,是條大鯉魚。
典韋把魚從鈎上摘下來:“這魚和我有緣,看着就好吃。
” “你和所有吃的都有緣。
”許褚說。
“袁太傅想勸你投效袁本初?”蔡邕看完信函道。
袁隗在信裡說,袁紹以弱勝強,在最不利的情況下擊潰公孫瓒,可見其用兵,用人,聚勢之能。
又問曹操自比公孫瓒鼎盛時如何? 袁氏的聲望,加上袁紹聚攏的力量,足以形成橫掃北方之勢。
而曹操想控制豫州,絕不可能。
因為袁氏的祖地,就在豫州汝南。
此進彼退。
袁隗希望曹操能知進退,仔細斟酌。
如果曹操願意追随袁紹,誠心歸降。
袁隗許諾,将來仍讓他做兖州牧,不奪其位。
蔡邕把信簡放在一旁,低聲問曹操:“孟德你的态度是什麼?” “伱我相交有七八年了。
”曹操答非所問。
意思是蔡邕應該能看出他的态度。
蔡邕換了個話題:“長安現在行事如何?” “王允和袁太傅争奪朝權。
” 曹操道:“隻看袁太傅全力為袁紹奔走,甚至給我寫信勸降,就知道他在朝中的争奪,完全落在下風,所以才轉而求外。
” “王允以袁隗曾引董卓入洛陽,緻天下大亂為由,應合皇帝想收回皇權的心理,建議收回袁隗錄尚書事的權柄。
” “這是最新送來的消息,皇帝準備召群臣合議,罷袁隗太傅職務。
” “如果成功,袁隗将被趕出長安,稍有抗拒,可能還有喪命之險。
” 蔡邕吃了一驚,想不到朝局激蕩至此。
過去兩個月,兖州戰事,曹操心無旁骛,也錯過了一些事情。
他舉目遠望,天氣陰霾,長安方向尤其晦暗,不見一絲光亮。
有些事,曹操也是鞭長莫及。
…… 長安。
太傅府。
“進展如何?” “我們的人,剛從涼州回來。
” 袁隗執盞抿了口茶,又問:“送去兖州的信,到了沒有?” “應該就在近日,太傅手書,當可讓曹操知道,本初聚勢彙賢之能,非他能及。
”袁氏的一名謀士說。
“有些人,不到最後總歸不會死心的。
” 袁隗好整以暇道:“本初潰公孫瓒以後,半月時間,周邊九郡之地,皆投入其麾下,如此聲勢,速度,天下有誰可與之相較?” “曹操雖然安定了兖州,豫州部分士族,卻不想想,豫州是我袁氏祖地。
我若不點頭,真就有那麼多士族敢加入兖州?” 謀士恍然:降曹操的士族,有袁氏的人… 所以袁隗才這麼笃定,覺得兖州變化,他盡知。
次日早朝。
王允提議撤銷袁隗錄尚書事的權柄,皇帝遂問策衆臣。
群臣當中,被王允拉攏者不在少數,苦于袁氏多年為士族之首,觊觎袁氏地位者也不少。
這些人聯合起來,附議擁護王允和皇帝的決定。
袁隗冷眼旁觀,一言未發。
等皇帝降旨,罷其太傅之職,袁隗順勢請辭,說要告老歸鄉。
他在當天傍晚便收拾細軟,出城離開長安。
夜色中,車馬出了長安。
袁隗回頭眺望城牆:本初已奠定北方之勢,這大漢也到了該消亡的時候。
袁隗此前曾數次派人出使涼州,面見已成為涼州軍首領的李傕,郭汜等。
并告知他們,王允,皇帝,想裁撤涼州軍。
凡涼州系将領,皆殺,無一可活命。
長安現由呂布統領軍務。
但禁軍依然派系林立。
長安布防虛弱,外強中幹。
袁隗告知涼州,他袁氏門下掌握着長安其中一部兵馬的防務權,如果從右扶風方向來長安,在固定的時間可以通過。
七月初,曹操回大野澤的第三天,李傕,郭汜以請罪名義,一起往長安出發。
沿線有當初董卓系潰逃在外,擔心被清算的兵馬,陸續加入。
等李傕、郭汜逼近長安,忽然興兵。
涼州兵馬潮湧彙聚,對他們來說是掙一條活路,故而人人拼命,上下一心。
呂布率禁軍抵禦數日,見涼州軍聲勢驚人,越聚越多,呂布率先棄守長安,帶自己的親信跑了。
和曆史上大有不同的是,王允事先也有不少準備,調動他控制的禁軍,以及自己培植的親信外将,在太原王氏等士族支持下,迅速入主長安。
他快速接管了長安的防務,呂布跑了,王允卻是統兵迎戰涼州。
城内有袁隗早前安排的人,暗中開城迎敵。
慶幸的是王允和袁隗,争鬥了很長一段時間,對其在長安的人手,多有防備。
有人開城迎敵,被王允将計就計,誘使一部分涼州軍入城斬殺,竟獲得了不小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