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貂蝉,制要【求追读求票】

關燈
    上軍似乎不怎麼擔心城内變故。

    ” 曹操坦然道:“沒錯,任董卓布置,我們隻要占住城門,他就赢不了。

    ” 此時大量的西園軍已趕過來,東門内外,兵鋒煊赫,甲胄铿锵! 數千軍伍井然有序的登城! “我統兵占的是東陽門,也是洛陽中軸線對應的東門。

    并且傳訊給丁原,也剛收到他回送的消息,他成功占了開陽門。

     稍後他會派人來,接管這座東陽門。

    ” 貂蟬神色專注,試着理解曹操的意思。

     董卓來洛陽,不論怎麼安排,最終都隻有占了城門和宮城的防務,才算真正控制洛陽。

     城内的進出,所有人的命,将會被他掐在手裡。

     但曹操占據東陽門,丁原則占了南向的開陽門。

     這兩座城門,從洛陽布局上看,分别在正東和東南角。

     兩者距離不算遠,互為夾角,中間還隔着一座青陽門。

     也就是說造型方正的洛陽,正東往南這條線上,相鄰的三座城門在曹操,丁原掌握中。

     且因為位置關系,三座城門能相互應援。

     隻要城門不失,就給洛陽留下了生機不絕。

     董卓費再大力氣,但曹操和丁原穩守城門,他的計劃就不算成功。

     董卓或許能借此達成一些目的,可絕難像曆史上那麼放縱,為所欲為。

     他強任他強,我隻管占城門,便能握持先機。

     要知道丁原占據的東南角城門,比鄰城外的洛水。

     至不濟還有退路。

     怎麼算都是能盤活全局,進攻退守的機要位置。

     貂蟬能大緻理解曹操的意思,疑惑道:“上軍這個計劃雖好,但宮防若被來人控制,占據外圍的城門,最多讓他們無法完全掌握洛陽。

     我們守着城門還有何用?” 曹操笑道:“宮内有盧尚書等人,在已有防備的情況下,不是那麼容易被攻陷的,他們也在竭盡所能。

    我一人之力,總不能把所有事攬在手裡。

    宮裡如何,明早就知道結果。

    ” 長夜漫漫。

     已臨近午夜,城内仍是喊殺聲不斷。

     北城門,董卓接連收到消息:“多座城門陸續被攻陷,但東門,南門分别被曹操,丁原所得,重兵把守。

    ” 南門丁原把持的地方,外靠洛水,封堵都封堵不死,是個往來洛陽的入口。

     曹操和丁原掌握的城門,讓董卓非常難受。

     他占了大半洛陽,但要說已經控制了全局,又有兩座極重要的城門,不在手裡,如鲠在喉,上下進退都很不舒服。

     眼看天亮。

     董卓不甘的在北城門上踱步。

     李儒分析得出的結果是,想拿下這兩座城門,在丁原率軍全力防禦下,要不斷投入精銳,日夜急攻,消耗之大,可能會突破臨界點,且短時間内還做不到。

     董卓急着控制洛陽,就是怕形成僵持。

     外在的皇甫嵩等大将,若領兵回援,董卓的形勢會更艱難。

     曆史上他能拿捏所有人,正是因為完全控制了宮防,城防,皇帝的命在他手裡。

     皇甫嵩等在外将領,忠于皇帝,自然就沒有了反擊之力。

     所以曹操占城門的舉措,深合兵家的‘制要’之道,相當于用最少的消耗,扼住了洛陽最重要的地方,阻止了董卓全面掌握洛陽。

     他現在屬于占了洛陽,又沒全占。

     整個計劃,難竟全功。

     但他又确實掌握了很多地方。

    洛陽當下的各方勢力,居然形成了一個詭異的平衡,相互鉗制,微妙到了極點。

     這就是曹操說的,董卓來了,也有斡旋的空間。

     東門城樓。

     曹操接到親軍報告,丁原将呂布派過來碰面。

     曹操瞅了貂蟬一眼,伱和呂布見面,好像不太合适。

     “貂蟬,我有些事要和丁将軍的人商議,你先回車裡等候,稍後我與你一起回城。

    ” 貂蟬哦了一聲:“上軍也要回城裡?”見曹操點頭,她便起身,在親軍帶領下回到車裡等待。

     城下蹄聲如雷。

     呂布帶着丁原麾下的一隊兵馬,來到東門下的時候,隻看見一個驚豔的背影,登上了馬車。

     他收回目光,看向城頭。

     曹操單手搭在城垛上,也往他看過來,臉上似乎還帶着一絲意味難明的笑意。

     呂布在馬上抱拳:“布見過曹上軍!奉義父所命,來聽候上軍吩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