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强赛
關燈
小
中
大
對于每位來參加青武聯賽的新選手來說,能打入32強賽的意義還是非常重要。
首先一點就是:能直接賺錢啦! 所謂“直接”便是聯賽的獎勵機制:凡能打入前32強的選手,每人既可獲得基礎獎金5萬元轅夏國币; 進入前16強的選手,聯賽主辦方頒發的獎金則會增加至10萬元; 然後依次是,前8強25萬元;前4強45萬元。
到此,根據聯賽的規程:每屆進入前4強的新選手,相互之間将不再繼續進行什麼半決賽、決賽的賽制,而是改為挑戰往屆“四小武王”的挑戰賽賽程。
到了這個階段,新4強選手要依據聯賽的規則,向往屆4小武王中的一位發起挑戰,勝出則成為新武王,戰敗就隻好帶着前面的獎金回家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挑戰直接帶錢回家。
不過,如果新4強選手能戰勝任何一位小武王,即可獲得80萬元的獎金!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武王”名号。
俗話說:名利,名利,名在利前!一旦成了名人,想賺錢還會難嗎? 所以,每屆聯賽的新選手能夠進入前32強的第二個意義,就是多多少少都能賺得一點兒名氣。
當然在這個階段所謂“名氣”的含金量,肯定是參差不齊的,而且還有好有壞的一說! 顯而易見,這類在國内熱度較高的競技類賽事,相比娛樂圈的各種選秀活動在運營機制上,包括其參與者賺取人氣等方面的模式,都是大同小異的。
對于選手來說,凡是與人氣相關的元素,無論是在競技場上的實力,還是在選秀台上的才藝,都隻是一方面!還有一個不容小觑的元素就是選手的形象,再往内涵方向延伸一點兒即為“人設”。
不用說,對于關注這類活動的普通觀衆,尤其是更多屬于外行看熱鬧的年輕人受衆群體,受首因效應的影響,隻要是形象好一些的選手,“人設”通常都不會差。
哪怕是某些身着奇裝異服,裝扮标新立異的個别選手,隻要其相貌能被大衆所接受,還會被冠以個性鮮明,與衆不同、獨樹一幟等“人設”。
怕就怕那種,一看眉眼兒就知道貌不驚人,着裝又土裡土氣的,關鍵是還用更土的方式遮臉,感覺就是故弄玄虛的那種人,是最不受年輕觀衆群體待見的,就比如:佟烨……! 在這方面,他和自己的那位祖師侄都不可同日而語!人家組銘允穿得是差點兒,總是一身立領排扣墨藍色薄棉布練功服,而且皮膚還偏黑。
但架不住人家身材高峻,1米82的個頭,面相是天庭飽滿,濃眉鳳目,高挺的鼻梁,還生了一張上翹的弓字口,再配上橢圓形的面部線條,柔中帶剛,确實是相貌非凡! 再看佟烨,1米75的路人甲身高,看身闆倒是結實,論相貌額頭倒也算光潔豐盈,印堂也足夠寬闊,隻是他那兩條細淡的平直眉,一雙細長的吊梢眼兒,加上偏灰暗的面部膚色,看着就那麼陰郁! 不帶口罩時,臉當間兒一隻趴趴鼻,下面是嘴角有點兒往下耷拉的厚唇嘴,一張豬腰子臉,下颚有點兒前突,五官上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再搭配在一起就更是稀松平常了。
在觀衆看來,就您這長相還非得整隻大口罩捂着?不就是想故作高深嗎?看着不倫不類的,隻能是贻笑大方。
其實,在進入32強賽後,佟烨第一場出戰就給大多數觀衆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不能全怪他的造型有點兒水土流失,關鍵誘因還是和他輕松戰敗的那位對手,有着脫不開的關系。
他第一場的對手是誰?那便是轅夏國武道界中,最正統,實力最雄厚的4大世家之一的安漣省—德琨市—黃氏拳劍堂—黃家直系入室的小天才弟子‘黃景峰’。
轅夏國武道延傳至今,最能代表當今修武者實力最高境界的,就是在400多年前,最後一個封建制朝代大邕朝的末期,由當年從皇室宮廷近衛軍中脫離出來4大統領,分居到各地後創立的四大武道世家。
除上述的—黃氏拳劍堂外,另三家分别是: 青埠省—敦橋市—權家霸刀堂; 浩群省—桂河市—林氏鐵槍堂; 桦岩省—崇州市—慕氏百武堂 近400年間,這四大世家也被轅夏國其他小門小派的武道中人尊稱為:東黃、西權、南林、北慕。
即便到了當今的現代社會,在這四大世家門下培養出的武者,也是完全占據着轅夏國武道界的頂層。
那不言而喻,由這4大世家共同創立的轅夏興武會,于30多年前就鼎力籌備,并不斷推進的這項,轅夏國青年職業武者聯盟競技大賽的意圖,其真正主旨是在于: 其一是為了促進4大世家的年輕武者之間,在武道實戰方面的交流和切磋; 其二是希望能不斷擴大轅夏國武道行,在社會各界和廣大民衆之間的影響力。
當然還有第三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民間發掘一些頗具天賦的人才,擇優納入門下,為四大世家不斷增強後繼的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在這興武會不遺餘力地推動下,這項聯賽才得以發展的如此方興未艾,而對于四大世家來說,可謂一舉三得:促進交流、擴大影響和儲備人才! 若問這些武者未來的歸屬?其中大部分精英達到一定年齡後,都會選擇接受基因改造成,為一名相對強大的進化者,為國家機構或一些大财團效力。
當然,所謂人各有志!也有極少數相對保守且天賦非凡的武者,會堅持作為一名原生的人類繼續修行下去。
這裡就要提到一個重點,若普通人類一旦踏入術門修出念力或罡氣的其中之一,就再也無法接受基因改造了,其他國家
首先一點就是:能直接賺錢啦! 所謂“直接”便是聯賽的獎勵機制:凡能打入前32強的選手,每人既可獲得基礎獎金5萬元轅夏國币; 進入前16強的選手,聯賽主辦方頒發的獎金則會增加至10萬元; 然後依次是,前8強25萬元;前4強45萬元。
到此,根據聯賽的規程:每屆進入前4強的新選手,相互之間将不再繼續進行什麼半決賽、決賽的賽制,而是改為挑戰往屆“四小武王”的挑戰賽賽程。
到了這個階段,新4強選手要依據聯賽的規則,向往屆4小武王中的一位發起挑戰,勝出則成為新武王,戰敗就隻好帶着前面的獎金回家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挑戰直接帶錢回家。
不過,如果新4強選手能戰勝任何一位小武王,即可獲得80萬元的獎金!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武王”名号。
俗話說:名利,名利,名在利前!一旦成了名人,想賺錢還會難嗎? 所以,每屆聯賽的新選手能夠進入前32強的第二個意義,就是多多少少都能賺得一點兒名氣。
當然在這個階段所謂“名氣”的含金量,肯定是參差不齊的,而且還有好有壞的一說! 顯而易見,這類在國内熱度較高的競技類賽事,相比娛樂圈的各種選秀活動在運營機制上,包括其參與者賺取人氣等方面的模式,都是大同小異的。
對于選手來說,凡是與人氣相關的元素,無論是在競技場上的實力,還是在選秀台上的才藝,都隻是一方面!還有一個不容小觑的元素就是選手的形象,再往内涵方向延伸一點兒即為“人設”。
不用說,對于關注這類活動的普通觀衆,尤其是更多屬于外行看熱鬧的年輕人受衆群體,受首因效應的影響,隻要是形象好一些的選手,“人設”通常都不會差。
哪怕是某些身着奇裝異服,裝扮标新立異的個别選手,隻要其相貌能被大衆所接受,還會被冠以個性鮮明,與衆不同、獨樹一幟等“人設”。
怕就怕那種,一看眉眼兒就知道貌不驚人,着裝又土裡土氣的,關鍵是還用更土的方式遮臉,感覺就是故弄玄虛的那種人,是最不受年輕觀衆群體待見的,就比如:佟烨……! 在這方面,他和自己的那位祖師侄都不可同日而語!人家組銘允穿得是差點兒,總是一身立領排扣墨藍色薄棉布練功服,而且皮膚還偏黑。
但架不住人家身材高峻,1米82的個頭,面相是天庭飽滿,濃眉鳳目,高挺的鼻梁,還生了一張上翹的弓字口,再配上橢圓形的面部線條,柔中帶剛,确實是相貌非凡! 再看佟烨,1米75的路人甲身高,看身闆倒是結實,論相貌額頭倒也算光潔豐盈,印堂也足夠寬闊,隻是他那兩條細淡的平直眉,一雙細長的吊梢眼兒,加上偏灰暗的面部膚色,看着就那麼陰郁! 不帶口罩時,臉當間兒一隻趴趴鼻,下面是嘴角有點兒往下耷拉的厚唇嘴,一張豬腰子臉,下颚有點兒前突,五官上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再搭配在一起就更是稀松平常了。
在觀衆看來,就您這長相還非得整隻大口罩捂着?不就是想故作高深嗎?看着不倫不類的,隻能是贻笑大方。
其實,在進入32強賽後,佟烨第一場出戰就給大多數觀衆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不能全怪他的造型有點兒水土流失,關鍵誘因還是和他輕松戰敗的那位對手,有着脫不開的關系。
他第一場的對手是誰?那便是轅夏國武道界中,最正統,實力最雄厚的4大世家之一的安漣省—德琨市—黃氏拳劍堂—黃家直系入室的小天才弟子‘黃景峰’。
轅夏國武道延傳至今,最能代表當今修武者實力最高境界的,就是在400多年前,最後一個封建制朝代大邕朝的末期,由當年從皇室宮廷近衛軍中脫離出來4大統領,分居到各地後創立的四大武道世家。
除上述的—黃氏拳劍堂外,另三家分别是: 青埠省—敦橋市—權家霸刀堂; 浩群省—桂河市—林氏鐵槍堂; 桦岩省—崇州市—慕氏百武堂 近400年間,這四大世家也被轅夏國其他小門小派的武道中人尊稱為:東黃、西權、南林、北慕。
即便到了當今的現代社會,在這四大世家門下培養出的武者,也是完全占據着轅夏國武道界的頂層。
那不言而喻,由這4大世家共同創立的轅夏興武會,于30多年前就鼎力籌備,并不斷推進的這項,轅夏國青年職業武者聯盟競技大賽的意圖,其真正主旨是在于: 其一是為了促進4大世家的年輕武者之間,在武道實戰方面的交流和切磋; 其二是希望能不斷擴大轅夏國武道行,在社會各界和廣大民衆之間的影響力。
當然還有第三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民間發掘一些頗具天賦的人才,擇優納入門下,為四大世家不斷增強後繼的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在這興武會不遺餘力地推動下,這項聯賽才得以發展的如此方興未艾,而對于四大世家來說,可謂一舉三得:促進交流、擴大影響和儲備人才! 若問這些武者未來的歸屬?其中大部分精英達到一定年齡後,都會選擇接受基因改造成,為一名相對強大的進化者,為國家機構或一些大财團效力。
當然,所謂人各有志!也有極少數相對保守且天賦非凡的武者,會堅持作為一名原生的人類繼續修行下去。
這裡就要提到一個重點,若普通人類一旦踏入術門修出念力或罡氣的其中之一,就再也無法接受基因改造了,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