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十三周,项目周
關燈
小
中
大
2021.11.28
上周是項目周,整一周所有高中的孩子都不上課,而是以項目的形式進行工作,并且打亂年級,以項目為單位進行工作。
到了最後一天,向所有人展示他們的項目。
所以,我有幸進入校園觀看高中孩子們的項目。
每學期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一次機會,和其他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工作,秋季學期是藝術周,春季學期是學術周。
這樣孩子們在高中四年有八次機會去練習合作,同時也能夠嘗試感受一下自己喜歡的領域,也許等到高中畢業時,他們多少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一丁點兒的感覺吧。
項目做什麼内容,由孩子們自己決定,但是需要得到老師的同意,當然也可以找老師幫助。
所以,每個項目都有老師引導,基本上會在三觀上進行把控。
我看到的項目有電子音樂合成,昆曲,用人聲制作的音樂,太極,戲劇,魔術和雜技,制作木頭人,街舞,唱歌以及歌曲聯唱(這個還不是一般的,是把四首歌全部放在一首歌裡,我基本聽不出有哪幾首歌,因為在編曲時就把四首歌連在一起了,我根本聽不出來)。
這些項目我都仔細看了,碰到學校的老師聊了兩句。
我們都覺得他們最後的展示都還是很稚嫩的,比結果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與同伴的合作,以及和自己想要嘗試的内容的一些接觸。
讓我得到滋養的是第二天的室内展示,孩子們以一首合唱歌曲開場,那種全部孩子一起合唱一首歌的氛圍真的是很好,孩子們散落在各處,每個人都在歌唱,整個教室裡彌漫着和諧美妙的歌聲,這正是合唱的魅力啊。
戲劇有三部,各有特色,一出是西方的喜劇《求婚》,隻有三個角色,但是把每個人物的特點都表現出來了;一出是日本的《父歸》,也不過是五個角色,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三個孩子,尤其是那個媽媽,演得尤其好,每個細節每個動作她都深入其中。
後來聽說這個孩子的變化很大,原來是一個無論幹啥都要精心化妝的女孩,而那天的媽媽,非常素面,很樸素的樣子被她表演地很到位,戲劇的魅力也是很不一般呢;還有一出是音樂劇《神燈》,人超多,出彩的地方是那個地域特色的集體舞蹈很棒。
總之,我看得很享受,很受滋養。
我發現戲劇的舞台很簡單,隻有一些必要的道具,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舞台和布景;并且結束時,就是老師把各個角色是哪個孩子演的說了一下,沒有什麼慶祝什麼的。
我特别認同,因為這是孩子們的項目,項目也是他們學習的一部分,不需要去給禮物,鮮花,甚至結束時要大吃一頓以示慶祝,因為這是他們學習的一部分,學生要學習,何須什麼慶祝,更不需要什麼獎勵了。
--------------------------------------------------------------------------------------------- 我兒子通常是不敢上台的,容易緊張。
八年級的畢業項目,确實給了他很大的挑戰,我一直覺得,沒從台上偷偷溜走,簡直是他的一大勝利。
這次的項目,我還是有點小小期待的,想着他要到台前表演的呢。
結果呢,他們魔術雜技組就是有個窗口,窗口不大,兩個孩子站着足夠了,于是自然是他們組的另兩位同學站在了前面,而他在後面,偶爾露個小臉。
好吧,我也接納,慢慢來吧。
這次對他最大的挑戰,我覺得是他當了小組長,或者小組長也不準确,叫做項目聯系人。
我在學校牆上訂着的紙上看到項目聯系人的這一欄上寫着他的名字,我覺得還挺好,是個鍛煉的機會。
他上次回家就說過,是他睡覺時想的項目,于是他就是聯系人了。
而且他一直還挺積極地找魔術,買道具,和同學們溝通。
雖然我不清楚他在項目的過程中經曆了什麼,但是我想還是挺好的體驗。
最後一天下午,所有孩子對項目做總結,想來他也能聽到一些同學們的反饋吧! 但是,這次的項目展示,對于我來說,還是有一個驚喜。
那就是在音樂劇中,他出演了阿拉丁旁邊的小猴子。
那個音樂劇有很多的角色,我通常知道關于戲劇,兒子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哪怕全班都參加了,有一個人沒參加,很可能就是他。
所以我全然沒有想到他也會出現,剛開
到了最後一天,向所有人展示他們的項目。
所以,我有幸進入校園觀看高中孩子們的項目。
每學期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一次機會,和其他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工作,秋季學期是藝術周,春季學期是學術周。
這樣孩子們在高中四年有八次機會去練習合作,同時也能夠嘗試感受一下自己喜歡的領域,也許等到高中畢業時,他們多少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一丁點兒的感覺吧。
項目做什麼内容,由孩子們自己決定,但是需要得到老師的同意,當然也可以找老師幫助。
所以,每個項目都有老師引導,基本上會在三觀上進行把控。
我看到的項目有電子音樂合成,昆曲,用人聲制作的音樂,太極,戲劇,魔術和雜技,制作木頭人,街舞,唱歌以及歌曲聯唱(這個還不是一般的,是把四首歌全部放在一首歌裡,我基本聽不出有哪幾首歌,因為在編曲時就把四首歌連在一起了,我根本聽不出來)。
這些項目我都仔細看了,碰到學校的老師聊了兩句。
我們都覺得他們最後的展示都還是很稚嫩的,比結果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與同伴的合作,以及和自己想要嘗試的内容的一些接觸。
讓我得到滋養的是第二天的室内展示,孩子們以一首合唱歌曲開場,那種全部孩子一起合唱一首歌的氛圍真的是很好,孩子們散落在各處,每個人都在歌唱,整個教室裡彌漫着和諧美妙的歌聲,這正是合唱的魅力啊。
戲劇有三部,各有特色,一出是西方的喜劇《求婚》,隻有三個角色,但是把每個人物的特點都表現出來了;一出是日本的《父歸》,也不過是五個角色,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三個孩子,尤其是那個媽媽,演得尤其好,每個細節每個動作她都深入其中。
後來聽說這個孩子的變化很大,原來是一個無論幹啥都要精心化妝的女孩,而那天的媽媽,非常素面,很樸素的樣子被她表演地很到位,戲劇的魅力也是很不一般呢;還有一出是音樂劇《神燈》,人超多,出彩的地方是那個地域特色的集體舞蹈很棒。
總之,我看得很享受,很受滋養。
我發現戲劇的舞台很簡單,隻有一些必要的道具,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舞台和布景;并且結束時,就是老師把各個角色是哪個孩子演的說了一下,沒有什麼慶祝什麼的。
我特别認同,因為這是孩子們的項目,項目也是他們學習的一部分,不需要去給禮物,鮮花,甚至結束時要大吃一頓以示慶祝,因為這是他們學習的一部分,學生要學習,何須什麼慶祝,更不需要什麼獎勵了。
--------------------------------------------------------------------------------------------- 我兒子通常是不敢上台的,容易緊張。
八年級的畢業項目,确實給了他很大的挑戰,我一直覺得,沒從台上偷偷溜走,簡直是他的一大勝利。
這次的項目,我還是有點小小期待的,想着他要到台前表演的呢。
結果呢,他們魔術雜技組就是有個窗口,窗口不大,兩個孩子站着足夠了,于是自然是他們組的另兩位同學站在了前面,而他在後面,偶爾露個小臉。
好吧,我也接納,慢慢來吧。
這次對他最大的挑戰,我覺得是他當了小組長,或者小組長也不準确,叫做項目聯系人。
我在學校牆上訂着的紙上看到項目聯系人的這一欄上寫着他的名字,我覺得還挺好,是個鍛煉的機會。
他上次回家就說過,是他睡覺時想的項目,于是他就是聯系人了。
而且他一直還挺積極地找魔術,買道具,和同學們溝通。
雖然我不清楚他在項目的過程中經曆了什麼,但是我想還是挺好的體驗。
最後一天下午,所有孩子對項目做總結,想來他也能聽到一些同學們的反饋吧! 但是,這次的項目展示,對于我來說,還是有一個驚喜。
那就是在音樂劇中,他出演了阿拉丁旁邊的小猴子。
那個音樂劇有很多的角色,我通常知道關于戲劇,兒子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哪怕全班都參加了,有一個人沒參加,很可能就是他。
所以我全然沒有想到他也會出現,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