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使用电子媒体的危害

關燈
    是在玩這樣的遊戲嗎? 扯遠了,回來! “由于一心多用的原因,很多青少年花在專注一樣事情的時長正在逐步降低。

    最近微軟公司就出版了一份研究指出專注時長從2000年的12秒縮減至2013年的8秒鐘。

    ” “一心多用者正在快速地朝着注意力錯亂的路上。

    若不讓他們去跟進那些毫無關聯的工作,或者不讓他們去理睬周邊或内心那些刺激因素,他們會感覺到非常困難。

    腦部在某些時候顯得疲勞,而頻繁的刺激因素消耗了大腦的吸收能力,這導緻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學習的過程中,會顯得膚淺和無用功。

    因此,新學到的東西隻能以有限的方式固定在長期記憶中。

    這是因為大腦需要利用休息時間來整合所學的東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

    ” “消耗了大腦的吸收能力”,這就是我說的耗神。

     “大腦需要利用休息時間來整合所學的東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心多用者沒辦法,或者難以從持續地被刺激(社交信息,遊戲,商業廣告都是)中擺脫出來,于是他們的大腦得不到休息,沒有休息就無法整合,于是他們學習到的東西就隻是碎片。

    碎片化記憶而不是融會貫通的整合所學,這也是這個時代所傾向的。

     所以手機帶來的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這個吧!持續的一心多用,專注力下降,無法深入;過度消耗大腦,導緻碎片化,無法整合。

     于是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學習,會越來越膚淺,越來越碎片;人類使用大腦的方式,會導緻神越耗越多,人的身體會越來越差。

     這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面向! 好在人類的發展不止一個面向,還有很多很多,并且最終是多個角度的共同作用,所以我們對于以上的面向,需要有意識,但是不需焦慮! -------------------------------------------------------------------------------------------- “語言和觸覺能力都會下降。

    因為智能手機的那個無明顯特征表面會在我們大腦中留下工整的,沒有明顯結構的觸覺印象。

    ‘當我們在現實世界中觸摸和移動某些東西時,這對我們的認知概念能力的影響比我們以前認識到的要大。

    ’(MartinKorte2010)” “閱讀能力也在不斷下降。

    在兒童中,沒拿起書本的比例幾乎翻了兩番,2005年時是7%,而2014年已經到了35%。

    不閱讀比例最高的是16-17歲青年人群,達到25%,尤其凸顯于正規教育程度較低的青年。

    ” 以上兩個方面也是說明了手機對認知和學習的危害。

     書中還談到了推動了精神疾病的發展,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還有其他很多方面。

     -------------------------------------------------------------------------------------------- 綜上所述,手機帶來的危害(僅僅是一部分): 1.社交壓力 2.專注力下降 3.認知學習無法深入 4.過度消耗大腦 5.推動精神疾病發展 我總結為:身體的消耗(第4點),精神疾病的增加(第5點),無法深入認識世界(第2,3點),社會能力的降低(第1點)。

     有一種說法,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處理幾個關系,和世界的關系,和他人的關系,和自己的關系。

     身體的消耗和精神疾病的增加,是影響我和自己的關系; 無法深入認識世界,是影響我和世界的關系; 而社會能力的降低,是影響我和他人的關系。

     -------------------------------------------------------------------------------------------- 所以,手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我們需要有意識; 不是要扔掉手機,而是去利用手機作為工具的便利性,并且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 從自己做起,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去發現我是如何使用的,我對于社交,對于網購,對于遊戲我會有多大程度的沉迷的,了解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有意識; 然後,才能作為父母,去影響到我們的孩子。

    不是一定要對孩子們說什麼,當然是可以說一些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做了什麼事情,我們改變了過去自己的什麼習慣,通過我們的行為,讓孩子看到他身邊的成人是如何做的,也許,我想是大概率,會讓他對手機産生新的認識! 這需要我們的努力,你願意嘗試嗎?我願意去試試!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