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一年级上 第十二 第十周
關燈
小
中
大
2023.11.6
真快,這學期已經過了一半了!
上個周末,兒子一天打飛盤交流賽,一天打籃球,據他說籃球賽隻有五個人,每個人都打滿全場,很累。
今天早上,我照例叫他起床。
過了一會兒,他問我“媽媽,你現在有空嗎?” “有啊,”我答到,但同時感到很奇怪,因為一會兒要上學了,還有什麼需求嗎? “那你能不能給我做頓早飯,我不想到學校吃早飯了,太累了。
” “可以呀,你吃啥?” 他說要小馄饨,于是我就做了小馄饨,15個,想着他曾經說過光小馄饨覺得不夠,我又做了一張餅,主動問他要不要腐乳。
于是他很開心地吃了。
後來,他說,早上吃小馄饨可以少做一點兒,我說行,下回12個就行了。
----------------------------------------------------------------------------------------------------------- 2023.11.7 昨天晚上,兒子一回來就說,“今天的飯太難吃了,能不能給我做一點兒吃的?” 原來晚上的豆腐燒蘑菇,把他給惡心壞了,他不吃蘑菇很多年,可能有什麼陰影吧! 他接着表示,“太難吃了,我覺得吃得很不舒服,所以要再吃點啥!” 我表示理解,因為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感受,吃得不滿意時總想着再吃點啥,找補找補。
後來,我給他做了一個牛肉餅,直接的半成品,熱熱就行。
兒子表示說,他在我屋一邊背單詞,一邊等餅,我說行。
然後他就開了空調,這裡是南方最熱的地方,但我基本上都不用空調了,兒子還常常要開。
等到餅好了,吃上餅了,他滿意多了。
好吧,人要滿足,有時就是吃上自己想吃的就行了,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
兒子後來又要一杯豆漿,我說“你得把早上的杯子洗了。
” 兒子說,“我沒時間,我又要背單詞,又要吃,吃完後我要趕緊洗澡睡覺!” 什麼邏輯?都隻願意幹自己想幹的? 我說,“這次我幫你洗了吧!”然後幫他洗了,給他沖泡了一杯豆漿,他喝得也挺高興。
後來又給兒子放松大腿,小腿,他就背單詞。
兒子突然說,“我記得我小時候你幫我捏脊的。
” 是的,在兒子小時候,我常常給他捏脊,從醫生那裡學來的,因為兒子脾胃不好,所以需要長捏。
每次從屁股開始順着脊柱上去,直到脖子,然後從脖子直接以“小老鼠滾下來”的圖景回到屁股處。
于是,我就想起一個事情來,問他,“你還記得我常和你玩‘小老鼠在花園裡散步’的遊戲嗎?”兒子說記得。
我一下子打開了回憶,我常和他玩這個遊戲,小老鼠在花園裡轉呀轉,轉呀轉,我的手指在兒子的手上走啊走,走啊走,最後要順着手臂一直走到咯吱窩那裡,每次都會逗得兒子格格直笑。
玩了好多次,到後來,兒子都知道後面會到咯吱窩那裡,但就是等着,享受着。
我記得幾個月前,爸爸還從以前存放的文件中找到一個文件,是兒子小時候我錄的他笑的音頻,特别滑稽可愛,笑得可開心了!這一切都過去了,成了美好的回憶。
後來,我繼續給兒子放松,他也把今天的單詞任務完成了。
然後就累了,他說要睡了。
我非常清晰地告訴他說,“媽媽看到你累了,又想幫你洗杯子了。
但是,我得告訴你,你不是沒有時間,你以要學習為理由不洗杯子是不合适的!如果媽媽像你這樣,那很多事情我都做不了了。
” 兒子聽到了沒說什麼,隻是笑,後來就去睡覺了。
我照例洗完杯子,洗完筷子,盤子,我也就睡覺了。
其實,我還是挺開心的,因為兒子能記起之前小時候的快樂的事情了,以前他總是記得的是不開心的,他難受的事情。
這次想到快樂了,是不是之前受的傷害已經平複了?我不知道,暫且看一看吧。
最近我在讀一本關于兒童傷害的書,書中提到其實孩子在小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除了天災人禍之外,還有很多事情會影響到他們,比如被狗吓着了,或者因病動手術,或者被忽略了等等。
其實,很多突發的事件,或者父母無暇顧及兒童需求的事情,都是會給他們帶來傷害的。
所以這種傷害,或者叫做“創傷”是很普遍,很常見的。
假使父母或者老師能夠學習到這方面的知識,能夠幫助兒童面對這些事情,并且進行一些情緒上,或者身體能量的釋放,那麼這些傷害就不會在孩子心裡落地生根,那麼他們會更加幸福。
我在想,兒子在進入青春期的這段時間裡,把之前我忽略他的,不理解他的,不小心讓他受傷的事件一件一件地拎出來說,在某種角度上說,都是他在兒童期的創傷。
我覺得幸運的是,他不需要把這些創傷壓抑到很久以後,不需要等到成人之後,再發現自己的某些心理狀況再調整,而是在這個時期直接和媽媽沖突,進行了至少是部分的修複。
謝謝老天爺,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我也會繼續學習了解這部分的内容,幫助到兒子将來的修複,也很想幫助到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 2023.11.8 今天做晚飯的時候,我發明了一種做法,覺得挺好吃的,想着以後可以做給兒子吃。
吃飯前,我正好聽到有人上樓的聲音,我還突發奇想:“不會是兒子回來了吧?正好給他嘗嘗。
”後來腳步聲到樓上去了,于是我就吃起我的晚飯來,吃完後,還挺滿足。
結果七點多,兒子就回來了,一進門,就把書包直接放在我的床上,“媽媽,給我做點吃的!” “啊,你沒有吃飯?做啥呢?” 後來決定給他做煎餃子,一鍋二十個左右,兒子一邊等餃子,一邊又開始背單詞。
餃子好了,一邊吃,兒子一邊給我抱怨:“學校的飯太難吃了!” 我說,“是嗎?怎麼個難吃呢?” 最後我明白了,兒子的意思是總是千篇一律,沒有變化。
偶爾的一次變化說是做了炖菜,把什麼和蘑菇炖在一起,他看着就惡心。
(因為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不吃蘑菇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重點是,兒子說,看到都是不好吃的,還要三十塊錢,太不值了! 我知道,最後還是要落在錢上。
兒子最後表示下學期還是回家吃晚飯。
我就和兒子開誠布公地商量,如果他要回家吃,我就得多做一頓飯。
本來我就要吃飯,我多做一點兒也不麻煩,但是如果兒子要吃特殊的,我就得另做,就挺麻煩的,而且兒子也不洗碗。
所以他要回來吃晚飯,給我帶來很大的工作量。
兒子說,那你就按照你吃的,多留一份給我就行。
如果我覺得不好吃,我就自己做。
行啊,有這個話就行。
我還說,如果萬一我因為什麼事情不在家怎麼辦,兒子說他自己做! 那也行,如果這個問題也能解決的話。
當天,我還和行政老師反饋了吃飯的問題,後來老師反饋給我食堂已經在聽從孩子們的建議了,也在逐步地改善中,我說那就行,我們就再觀望一下。
我想的是,學校這裡需要反映的我也反映了,剩下來看兒子自己的情況。
其實這裡要說明一下,并非是兒子說了哪裡不好,我立刻氣急敗壞地去找老師。
兒子說飯菜的問題,已經一兩個學期了,而且,我也聽到其他同學也說到過這個問題,所以就趁此機會反應給老師。
既然學校的師傅們也都收到孩子們的建議了,我覺得那就行了。
至于兒子自己不吃蘑菇什麼的,是他自己的事情,跟學校無關。
學校做那麼多人飯不容易,可不需要為了個别孩子而改變,隻要能聽到大部分學生的意見就可以了。
----------------------------------------------------------------------------------------------------------- 接着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做了好半天的心理建設。
兒子提出有一門課,他覺得沒有意義,所以隻會混完就好,甚至用了“我沒在課堂上睡覺就不錯了”的語句。
我下意識地想讓他了解這門課還是有很深遠的意義的,結果由于我說建議他把高考的準備放一放,他有些情緒了,竟然說“我現在有目标,但是如果你讓我放下這個目标,那很可能我将來就不會再有這個目标了。
” 我也不知道是如何激起他的情緒的,而我整個過程中并沒有生氣,也沒有用不當的态度或者語句。
隻是給他了個建議,急的他表示“我也可以不聽你的建議的。
” 而後,他也說出了以往我考慮事情的不恰當。
因為,他原來和我争論時,說過“要是我怎麼怎麼樣”,說的是一些極端的狀況,而我就急着告訴他不能這樣做,這樣不合适。
兒子就表示說他隻是說說,并不是會做,但我總以為他會做似的。
他覺得這次也是這樣,他并沒有不上這門課,他也努力在上了,但是就保持平常上就行了,并沒有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我看到了兒子的情緒,我就盡量表示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也理解他的想法了。
後來兒子就關門了。
回到自己屋裡,我做了好一陣子的心理建設,我知道我有情緒,有念頭有想法,需要有個正常的渠道發洩出來。
于是我就采用了剛參加的工作坊裡學習到了覺知身體、情緒和念頭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梳理:當時我的身體的腹部有點兒堵住;情緒是焦慮和擔心,更深層的是無奈,覺得對這個孩子已經失去了可以引導他的機會;念頭包括:這個課程這麼好,你竟然不珍惜;現在你看不到它的意義,并不代表它沒有意義啊。
最後我的念頭轉了一下,就是既然我沒法說服兒子繼續好好上,既然兒子表達出了他強烈的意願按照自己的來,我還有什麼必要去焦慮呢,算了,退後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通過這個過程,把我的焦慮放了一下,把念頭也轉了一下。
而後,我給上兒子這門課的老師發了個信息,還是想要和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了解孩子目前上的狀況,以及也期待着老師給我一點兒反饋。
信息如下: “XX老師,打擾了! 剛才孩子和我讨論主課來着,他表示覺得上YY課程沒有意義,我了解到他的一些想法,現想分享給您! 他說他有目标了,就是高考,上主課沒意義。
我說如果你覺得要準備高考,所以就不想上主課的話,我建議你晚一點兒再準備高考。
但孩子說不是因為高考,而是他覺得上這個主課沒有意義,所以他不會化精力,他說他會上,但不會象上數學一樣必須要搞懂。
他還說這門課的分數他也不要了,他不想寫主課本,他還說要寫詩他也不會寫! 我表達了我的想法,就是有些課程你現在覺得沒有意義,但可能意義很深遠。
但他堅持說他不聽我的,他覺得沒意義的課程就一般上就好了,不會化時間在上面!我看到他有點情緒了,我就打住了,不再說什麼,隻表示理解! XX老師,我必須承認我有點兒焦慮,因為我妄想着他能體
今天早上,我照例叫他起床。
過了一會兒,他問我“媽媽,你現在有空嗎?” “有啊,”我答到,但同時感到很奇怪,因為一會兒要上學了,還有什麼需求嗎? “那你能不能給我做頓早飯,我不想到學校吃早飯了,太累了。
” “可以呀,你吃啥?” 他說要小馄饨,于是我就做了小馄饨,15個,想着他曾經說過光小馄饨覺得不夠,我又做了一張餅,主動問他要不要腐乳。
于是他很開心地吃了。
後來,他說,早上吃小馄饨可以少做一點兒,我說行,下回12個就行了。
----------------------------------------------------------------------------------------------------------- 2023.11.7 昨天晚上,兒子一回來就說,“今天的飯太難吃了,能不能給我做一點兒吃的?” 原來晚上的豆腐燒蘑菇,把他給惡心壞了,他不吃蘑菇很多年,可能有什麼陰影吧! 他接着表示,“太難吃了,我覺得吃得很不舒服,所以要再吃點啥!” 我表示理解,因為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感受,吃得不滿意時總想着再吃點啥,找補找補。
後來,我給他做了一個牛肉餅,直接的半成品,熱熱就行。
兒子表示說,他在我屋一邊背單詞,一邊等餅,我說行。
然後他就開了空調,這裡是南方最熱的地方,但我基本上都不用空調了,兒子還常常要開。
等到餅好了,吃上餅了,他滿意多了。
好吧,人要滿足,有時就是吃上自己想吃的就行了,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
兒子後來又要一杯豆漿,我說“你得把早上的杯子洗了。
” 兒子說,“我沒時間,我又要背單詞,又要吃,吃完後我要趕緊洗澡睡覺!” 什麼邏輯?都隻願意幹自己想幹的? 我說,“這次我幫你洗了吧!”然後幫他洗了,給他沖泡了一杯豆漿,他喝得也挺高興。
後來又給兒子放松大腿,小腿,他就背單詞。
兒子突然說,“我記得我小時候你幫我捏脊的。
” 是的,在兒子小時候,我常常給他捏脊,從醫生那裡學來的,因為兒子脾胃不好,所以需要長捏。
每次從屁股開始順着脊柱上去,直到脖子,然後從脖子直接以“小老鼠滾下來”的圖景回到屁股處。
于是,我就想起一個事情來,問他,“你還記得我常和你玩‘小老鼠在花園裡散步’的遊戲嗎?”兒子說記得。
我一下子打開了回憶,我常和他玩這個遊戲,小老鼠在花園裡轉呀轉,轉呀轉,我的手指在兒子的手上走啊走,走啊走,最後要順着手臂一直走到咯吱窩那裡,每次都會逗得兒子格格直笑。
玩了好多次,到後來,兒子都知道後面會到咯吱窩那裡,但就是等着,享受着。
我記得幾個月前,爸爸還從以前存放的文件中找到一個文件,是兒子小時候我錄的他笑的音頻,特别滑稽可愛,笑得可開心了!這一切都過去了,成了美好的回憶。
後來,我繼續給兒子放松,他也把今天的單詞任務完成了。
然後就累了,他說要睡了。
我非常清晰地告訴他說,“媽媽看到你累了,又想幫你洗杯子了。
但是,我得告訴你,你不是沒有時間,你以要學習為理由不洗杯子是不合适的!如果媽媽像你這樣,那很多事情我都做不了了。
” 兒子聽到了沒說什麼,隻是笑,後來就去睡覺了。
我照例洗完杯子,洗完筷子,盤子,我也就睡覺了。
其實,我還是挺開心的,因為兒子能記起之前小時候的快樂的事情了,以前他總是記得的是不開心的,他難受的事情。
這次想到快樂了,是不是之前受的傷害已經平複了?我不知道,暫且看一看吧。
最近我在讀一本關于兒童傷害的書,書中提到其實孩子在小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除了天災人禍之外,還有很多事情會影響到他們,比如被狗吓着了,或者因病動手術,或者被忽略了等等。
其實,很多突發的事件,或者父母無暇顧及兒童需求的事情,都是會給他們帶來傷害的。
所以這種傷害,或者叫做“創傷”是很普遍,很常見的。
假使父母或者老師能夠學習到這方面的知識,能夠幫助兒童面對這些事情,并且進行一些情緒上,或者身體能量的釋放,那麼這些傷害就不會在孩子心裡落地生根,那麼他們會更加幸福。
我在想,兒子在進入青春期的這段時間裡,把之前我忽略他的,不理解他的,不小心讓他受傷的事件一件一件地拎出來說,在某種角度上說,都是他在兒童期的創傷。
我覺得幸運的是,他不需要把這些創傷壓抑到很久以後,不需要等到成人之後,再發現自己的某些心理狀況再調整,而是在這個時期直接和媽媽沖突,進行了至少是部分的修複。
謝謝老天爺,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我也會繼續學習了解這部分的内容,幫助到兒子将來的修複,也很想幫助到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 2023.11.8 今天做晚飯的時候,我發明了一種做法,覺得挺好吃的,想着以後可以做給兒子吃。
吃飯前,我正好聽到有人上樓的聲音,我還突發奇想:“不會是兒子回來了吧?正好給他嘗嘗。
”後來腳步聲到樓上去了,于是我就吃起我的晚飯來,吃完後,還挺滿足。
結果七點多,兒子就回來了,一進門,就把書包直接放在我的床上,“媽媽,給我做點吃的!” “啊,你沒有吃飯?做啥呢?” 後來決定給他做煎餃子,一鍋二十個左右,兒子一邊等餃子,一邊又開始背單詞。
餃子好了,一邊吃,兒子一邊給我抱怨:“學校的飯太難吃了!” 我說,“是嗎?怎麼個難吃呢?” 最後我明白了,兒子的意思是總是千篇一律,沒有變化。
偶爾的一次變化說是做了炖菜,把什麼和蘑菇炖在一起,他看着就惡心。
(因為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不吃蘑菇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重點是,兒子說,看到都是不好吃的,還要三十塊錢,太不值了! 我知道,最後還是要落在錢上。
兒子最後表示下學期還是回家吃晚飯。
我就和兒子開誠布公地商量,如果他要回家吃,我就得多做一頓飯。
本來我就要吃飯,我多做一點兒也不麻煩,但是如果兒子要吃特殊的,我就得另做,就挺麻煩的,而且兒子也不洗碗。
所以他要回來吃晚飯,給我帶來很大的工作量。
兒子說,那你就按照你吃的,多留一份給我就行。
如果我覺得不好吃,我就自己做。
行啊,有這個話就行。
我還說,如果萬一我因為什麼事情不在家怎麼辦,兒子說他自己做! 那也行,如果這個問題也能解決的話。
當天,我還和行政老師反饋了吃飯的問題,後來老師反饋給我食堂已經在聽從孩子們的建議了,也在逐步地改善中,我說那就行,我們就再觀望一下。
我想的是,學校這裡需要反映的我也反映了,剩下來看兒子自己的情況。
其實這裡要說明一下,并非是兒子說了哪裡不好,我立刻氣急敗壞地去找老師。
兒子說飯菜的問題,已經一兩個學期了,而且,我也聽到其他同學也說到過這個問題,所以就趁此機會反應給老師。
既然學校的師傅們也都收到孩子們的建議了,我覺得那就行了。
至于兒子自己不吃蘑菇什麼的,是他自己的事情,跟學校無關。
學校做那麼多人飯不容易,可不需要為了個别孩子而改變,隻要能聽到大部分學生的意見就可以了。
----------------------------------------------------------------------------------------------------------- 接着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做了好半天的心理建設。
兒子提出有一門課,他覺得沒有意義,所以隻會混完就好,甚至用了“我沒在課堂上睡覺就不錯了”的語句。
我下意識地想讓他了解這門課還是有很深遠的意義的,結果由于我說建議他把高考的準備放一放,他有些情緒了,竟然說“我現在有目标,但是如果你讓我放下這個目标,那很可能我将來就不會再有這個目标了。
” 我也不知道是如何激起他的情緒的,而我整個過程中并沒有生氣,也沒有用不當的态度或者語句。
隻是給他了個建議,急的他表示“我也可以不聽你的建議的。
” 而後,他也說出了以往我考慮事情的不恰當。
因為,他原來和我争論時,說過“要是我怎麼怎麼樣”,說的是一些極端的狀況,而我就急着告訴他不能這樣做,這樣不合适。
兒子就表示說他隻是說說,并不是會做,但我總以為他會做似的。
他覺得這次也是這樣,他并沒有不上這門課,他也努力在上了,但是就保持平常上就行了,并沒有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我看到了兒子的情緒,我就盡量表示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也理解他的想法了。
後來兒子就關門了。
回到自己屋裡,我做了好一陣子的心理建設,我知道我有情緒,有念頭有想法,需要有個正常的渠道發洩出來。
于是我就采用了剛參加的工作坊裡學習到了覺知身體、情緒和念頭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梳理:當時我的身體的腹部有點兒堵住;情緒是焦慮和擔心,更深層的是無奈,覺得對這個孩子已經失去了可以引導他的機會;念頭包括:這個課程這麼好,你竟然不珍惜;現在你看不到它的意義,并不代表它沒有意義啊。
最後我的念頭轉了一下,就是既然我沒法說服兒子繼續好好上,既然兒子表達出了他強烈的意願按照自己的來,我還有什麼必要去焦慮呢,算了,退後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通過這個過程,把我的焦慮放了一下,把念頭也轉了一下。
而後,我給上兒子這門課的老師發了個信息,還是想要和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了解孩子目前上的狀況,以及也期待着老師給我一點兒反饋。
信息如下: “XX老師,打擾了! 剛才孩子和我讨論主課來着,他表示覺得上YY課程沒有意義,我了解到他的一些想法,現想分享給您! 他說他有目标了,就是高考,上主課沒意義。
我說如果你覺得要準備高考,所以就不想上主課的話,我建議你晚一點兒再準備高考。
但孩子說不是因為高考,而是他覺得上這個主課沒有意義,所以他不會化精力,他說他會上,但不會象上數學一樣必須要搞懂。
他還說這門課的分數他也不要了,他不想寫主課本,他還說要寫詩他也不會寫! 我表達了我的想法,就是有些課程你現在覺得沒有意義,但可能意義很深遠。
但他堅持說他不聽我的,他覺得沒意義的課程就一般上就好了,不會化時間在上面!我看到他有點情緒了,我就打住了,不再說什麼,隻表示理解! XX老師,我必須承認我有點兒焦慮,因為我妄想着他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