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十一周,看到的力量

關燈
    。

     想起來了,就是我知道你有些不開心,但是你回到自己房間繼續在複習功課。

    說明你已經可以知道生氣歸生氣,但是需要做的事情還是需要做。

    所以,你就又進了一大步。

     所以,媽媽為了鼓勵你,給了你10元錢紅包。

     兒子很開心地收下。

     在兒子很開心的時候,我就趁機給他說了我想要鼓勵他少用手機的辦法,就是如果他能少用手機,就能得到一定的金錢的獎勵;如果不用,就得到的更多一些。

    這個部分我會後面會另開文說明。

     兒子聽到很高興,因為他一直覺得自己零花錢少,想要有掙錢的辦法,這次有了,當然需要他付出自己的努力。

     趁着兒子高興的熱乎勁兒,我就順便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說出來了。

    關于為什麼需要手機複習?我們讨論了一下。

    我鼓勵他能夠在課堂上,在平時的周一到周五,多去問同學,問老師。

    兒子說,他也不知道怎麼問,隻有通過看網絡上傳統學校學習的視頻,把各個知識點說一遍,他就知道自己哪裡不會,該加強哪裡了。

    我知道,他因為之前都不會,所以一下子很多内容他搞不定,而且有的内容老師講得超快,他不會。

    我說去問老師,他說有的老師隻是上課那兩天才來,找不到,确實也是實情。

    所以,他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還是鼓勵他少用手機,多問真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然後,我還提到他要多去了解和理解背後的原理,而不是隻要會做題就好,現在的考試就是會做題就好了,但根本的原理不懂。

    兒子說,那如果像你說的那樣,國家為啥要考試,而不像你說的就提倡基礎原理就好。

    我說,嗯,是個好問題!然後我又延伸到國家提出的素質教育對老師的要求,與老師在課堂上執行時容易形式化等等。

    最後,我說,我們将來還可以再讨論。

     從這次讨論,我吃驚地發現,我的兒子真的長大了,他确實用他的眼睛看到了很多,他确實可以和成人一起讨論很多問題,他思考了很多。

     最後,我也不忘記告訴兒子,除了給錢,也需要扣錢。

    那就是如果哪一周沒有把自己房間整理好,那就扣掉10元錢。

    兒子說多了,我說不多。

    我說上周沒有打掃,那就算了,從這周開始。

    後來我想了想,告訴他房間的整理需要把地掃一遍,把床鋪整理好,如果一樣沒做,就扣除5元錢。

     于是,我期待的情景出現了:兒子要掃把開始掃地了,他把床上的被子都疊好了。

     我偷偷地樂了! -------------------------------------------------------------------------------------------------- 扣緊主題,我想說的是我看到了兒子做的好的地方。

     其實,當時他故意到我這邊來洗碗,還有把門用勁兒關了一下,我都知道,但是我選擇直接忽略,而是重點放在他做得好的地方,并把它們表達出來,并且給予了鼓勵。

     我以前是個不會誇人的人,重點是我看不到值得誇的地方,我往往看到的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哪裡沒有做好,哪裡再如何調整就更好了。

    (為什麼呢?還是我的成長環境就是如此。

    所以對别人如此,對自己更是變本加厲。

    所以我是個不允許自己偷懶的人。

    ) 以前孩子的小學主班老師就告訴我要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誇,這個孩子就是缺少被誇,極度缺少。

    但是我不會,我有意識去找值得誇的地方,也隻能找到很少,而且不會誇。

     我發現,我現在能看到了,而且也會誇了,我的進步也很大呢! 當用合适的誇獎的方式,拉進了兒子和我的關系,而且使得我想要和他說的事情和道理更加順利地流淌到他那裡。

    否則,關系沒有建立,氛圍不對,想說的再好聽,也是枉然。

     所以,陪着孩子讀書,我自己又成長了一大截,我也要好好地誇誇我自己呢!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