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十二年级上 第十三 第十六周

關燈
    2024.12.17 昨天周一,兒子照例請假,因為發燒,天經地義。

     前面一篇寫到了周日晚上的大沖突,寫到了我和醫生對孩子生病真實情況的懷疑,以及由此産生我的自我不願意面對這樣的事實:兒子就是不願意聽父母的,兒子就是會發火,兒子就是會埋怨,兒子就是故意會說父母聽了難受的話…… 這就是事實,我的自性說,隻能随順這個事實;我的自性說,這就是自己選擇要面對的事實;我的自性說,沒有意外,這就是自己要走的路…… 上午準備的早飯是饅頭和酸豆角肉末,我很早就到平台上鍛煉去了。

    到了快中午回到家,看到饅頭被分成好幾塊,明顯有一些濕掉的他不願意吃,亂放着,我好像都能感受到兒子當時肯定埋怨了好幾句;還有小米粥,又剩了兩口在碗裡,我好像能看到他一邊埋怨,一邊氣呼呼地放下裝小米粥的碗,然後進了自己的房間…… 雖然,我沒有親眼所見,但我覺得我所想隻怕離事實不遠。

     因為中午吃飯時,兒子說早上的饅頭都是稀的,我說可能是蒸得時間太久了,我表示理解。

     中午給兒子做了排骨和小白菜,我聽到他說,排骨都不好,好多脆骨,或者有些肥;但他也說味道還是不錯的。

     突然,我好像對孩子的埋怨有了新的理解。

     其實,他隻是想要表達出來他的想法。

    以前,小的時候,他确實希望能有所改進,但是,現在,他的接受程度已經很大了,與他小時候相比。

    他埋怨歸埋怨,但他依舊吃;他生氣歸生氣,但他也接受,最多是少吃一點。

     譬如,他說上次燒的鴨腿一般般,但我看到他也吃光光了。

     而我呢,我太希望他滿意了,我希望他能誇他媽媽做的飯好吃,我希望我做的飯能都滿足他,好像這種希望和期待有點多了,有點過界了,有點過于強烈了。

    所以,不是我兒子抓着我不放,是我自己抓着我不放啊! 天哪,原來是這樣!是我自己對自己不能使兒子滿意有不切實的期待,是我對自己不滿意,對自己不接納,所以兒子隻是反射出我自己的貪婪而已。

    真的是,我的内心決定了這個世界的樣子。

     好吧,終于想清楚了,那麼就放下吧! 我接受,我不可能讓我兒子對我的滿意程度達到我的期待!因為這是一個不同的生命,我需要臣服這個事實,随順天意! 于是,可以放松了,可以放下了,不需要在拼着命去做他想要我做的事情了,能做就做做,不能做就告訴他做不到,我就是個凡人,我就是個不完美的人,我要對自己的不完美要真正地接納,這才是真正的涵義。

     ---------------------------------------------------------------------------------- 哈哈,生活就是會逐漸把我們推到需要面對的地方。

     今天周二,早上讓孩子去看了下中醫。

     兒子還很信任這個醫生,所以還願意去看,這次時間挺長,有半個小時。

     醫生一開始是通過微信告訴我,主要還是情緒的困擾吧,不止一件事,他跟我說了最重要的那件事,但是還有其他的事情,然後主要也是睡眠不好,睡不着。

     後來,我直接去找了醫生,再問了下細節,了解了整個過程。

    她說兒子願意表達,但是因為周圍的人很多,能看出來他有顧慮,所以就講了一些。

    他主要說的是球隊的事情,但是看得出來有很多事情,隻是挑了一件事說。

     醫生還說,孩子現在的能量很低,很難自己走出來,需要給他賦能。

     我說,我也告訴過孩子,如果有什麼我可以做的,讓他告訴我,但他沒有說什麼。

     醫生還說,告訴了孩子,不行就找最好的夥伴,永遠是不離不棄的夥伴,就是時間。

     最後的結論是,我們還是先處理孩子的外感的部分,内心的部分得慢慢來。

     然後我就去抓藥,去買生姜,因為中藥中需要大量的生姜,我去買小黃姜,比較好的。

     接着,在吃飯的時候沖突來了。

     其實,剛開始兒子的狀态是有很大的揚升的,他告訴我他狀态好多了,因為他支持的球隊在努力度過難關,某某人做了什麼,某某人做了什麼。

     我當時就很詫異,沒想到這麼快就有所轉變。

     回到吃飯這件事情,因為前幾天,我做了雞湯。

    後來知道發燒不能喝,我就沒有給他喝。

    想着他燒已退,于是我就拿出來了。

     兒子說過想吃雞腿,所以今天還做了雞腿。

     吃飯時,兒子問:能不能吃?我說,燒都退了,可以吃吧! 我還發消息給中醫。

    結果中醫回複,感冒時還是不要吃雞,以豬肉為主吧! 兒子這時說了一句話,把我惹火了。

    “我覺得你挺随便的!” 我說,我沒有呀,一直都是聽醫生的,但是我以為你的燒退了就可以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兒子說,那也不能剛退就吃吧,我還是覺得你挺随便的。

     我心裡不開心,覺得委屈,于是就在情緒中,我說“那你告訴我要吃啥,我按照你說的做吧!” 兒子也惱了,“你生氣啥?你的情緒又讓我生病了!” 我說,“我覺得我一直聽醫生的,盡心做的,你還說我随便?” 兒子說,“我就是覺得你今天和往常不同,有些随便。

    你還那麼說?” 我說,“我說的沒錯呀,你要吃啥,你告訴我,我來做。

    沒問題呀!”這時我的情緒也平和了些。

     兒子說,“你在情緒中,這句話就變成了另一個意思了!” 我說,“是啊,你說得對,一有情緒,說出來的話都變了。

    ”(此時,我已經沒有情緒了。

    ) 兒子說,“你的意思就變成你不管了,就讓我說吃啥。

    ” 我接着說,“我也是人,我也有情緒,你不能‘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吧!” 兒子說,“我本來情緒好了,還挺高興的,你的情緒影響我的身體了!” 我說,“那很抱歉,就是這樣的,有情緒是會影響别人的。

    你也一樣,你有情緒,也會影響我啊!” 兒子問,“那影響你啥了?” 我說,“我也會覺得心堵得慌!” 兒子帶着情緒說,“好吧,我好好地跟你說,你還帶着情緒,以後我不對你好好說了。

    反正你的情緒影響了我的情緒,也影響了我的身體。

    我以後再不好好和你說話了。

    ” 我說,“你現在就是帶着情緒,你這樣說,我接受!” 兒子繼續氣鼓鼓地說,“是啊是啊,我就是有情緒,我以後再不好好和你說話了,我剛剛好好說話的,你又那樣¥%……&……” 我說,“那你現在要我做什麼?” 他說,“就不想和你說話了”,然後關門。

     好吧,不說就不說吧。

     我默然,想着事情就是這麼發展了,放在以往,我肯定後悔得要死,覺得自己這句話不這麼說就好了,那件事情那麼想就好了。

    但現在,我基本上是能放下的,發生了就發生了吧。

     我看到幾個很好的點,雖然我也很遺憾,讓兒子本來高興了一點兒的狀态又下去了些。

     兒子自己看到了情緒影響人的機理。

     他首先看到我在情緒中影響了他的情緒,還影響了他的身體。

    當然我一點兒也沒有否認,而是承認我是影響了他,并且我也告訴他,他的情緒也一樣影響了我。

     其次,兒子也看到了在情緒中,一句話原本的意思會變成另外的意思;當平和下來,這句話又能回到原本的意思。

    所以一句話表達出來是什麼意思,是與當時表達的情緒息息相關的。

     再次,當我情緒平靜下來之後,我也清晰地表達出,你有情緒,我也能接受你的說法。

     當記錄下這些,我也想明白了,我想兒子說不想和我說話,我就不主動和他說話了,等到藥熬好了,我直接用微信發消息給他吧,不和他說話了,因為他還在情緒中。

     可誰知道,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當我的藥快熬好的時候,兒子主動過來告訴我,他想要去學校,還把他買的新衣服都穿上了,我能看出來,他的興緻高昂,高興地去學校了。

    而上午告訴他,老師邀請他去學校的時候,他還情緒低沉,表示自己不一定會去的。

     并且還有小插曲,在穿新衣服的時候,有件褲子買小了,兒子說送給我,我說好啊,正好是運動褲。

    我說,“這是我收到的第一件禮物!”兒子說“是第一件嗎?” 然後我改口說,“我是指比較正式的,除了你小時候送我的畫,或者别的吃的東西。

    我都記不得了,我想這件褲子應該能記得很久。

    ” 兒子笑了,“我小時候總是把不想要的東西送給你!” 那個瞬間,充滿着溫馨的氛圍,很融洽的,很好的氛圍,我很喜歡。

     是啊,原來生活就是充滿着矛盾,充滿着沖突,也是充滿着溫馨,充滿着希望的,而且轉變得這麼快,我都愕然了。

     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很喜歡那種溫暖的感覺,充滿愛的感覺。

     ---------------------------------------------------------------------------------- 再多說一點,在上面的沖突中,我帶着的委屈,就是我覺得我已經盡心盡力了,但是兒子還給予“你很随便”的評判,我覺得很委屈。

     而兒子說,“我又沒有責備你?”但是我其實從那個“你很随便”的話中讀到的是責備和埋怨。

     也許,兒子是沒帶責備的,但是過往的我給我養成的習性就是我被責備,我被評判,我覺得不舒服,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