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關燈
小
中
大
2021.8.31
昨天開家長會,老師就很清楚明白地把14,15歲孩子的特點描述出來了,很準确,很到位。
老師首先問大家,有沒有覺得孩子這個暑假發生很大變化。
我心裡嘀咕着,很大變化談不上,但是一直在鬥争倒是真的,而且這個鬥争形勢是最近半年甚至一年來都是這樣的,算不上最近的變化吧。
随後,老師就講了這些孩子的特點。
首先,這些孩子都開始一點一點覺醒了,他們的眼睛越來越亮,能夠看到很多東西。
我是深有體會的,兒子常常看穿我,甚至我隻是在心裡想到并沒有說出來;有時,是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但他已經看穿了兩件事情的邏輯。
比如,我常常為了有安全感,需要他在我的控制範圍之内,而有一件事情他不願意做,我就會拿出另一件不相幹的事情來威脅他,隻是逼迫他聽從。
我自己都谙于此道,我原來是一點兒也不清楚的。
可是,這個年輕人就要挑戰我這個,讓我現形。
其次,這個年齡的孩子常常把成人當作道德标本來評判。
太準确了! 從過往的鬥争過程中,我無時不刻地感受到兒子對我的評判,你這件事情做得對不對啦,你講不講理呀,你說過的事情你自己都沒有做到,你說的和你做的不一樣啦......不光對我,對所有人皆是如此。
我過往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但是呢,生活中事情很多很繁雜,人不是完人,誰能不忘記事情呢,結果就被兒子抓住小辮子來說。
最後在他那裡被說成是大部分事情都做得不好的人。
雖然很難過,但這是他的看法,開始我還據理力争,後來發現争不過,算了,不争了,不好就不好吧,那是他此時的看法,權且這樣吧。
很無奈的接受,作為成人,作為家長,還是有自己覺得很沒面子的事情。
但是也隻能接受,好吧,你現在是這麼看。
不去反駁他,而是接納他這種看法。
但我這個還算好的,到爸爸那兒,慘喽,因為爸爸是個随口承諾的人,到處說要給什麼什麼,最後也沒有幾樣能夠兌現的。
所以呢,兒子常常數落“爸爸那時候說要給我搭個玩具室的,我還設計了,後來也沒有了”,“爸爸說帶我去現場看球的,也沒去”等等......然後爸爸呢,就是據理力争,說這個事情沒做是什麼理由,那個是什麼原因,于是又被兒子看輕了,就是不服氣。
兒子曾經表示過,爸爸就是不承認,我就是和他争到底。
再次,這個階段孩子不會有彈性,都是斷言式的發言。
這個也非常準确。
我兒子常常說全世界最糟糕的爸爸媽媽就是他的爸爸媽媽,别的家長都好。
他認準的理就是那樣的,都是死理,不可以改動。
非黑即白,沒有中間灰色地帶。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是這個特點,兩極性。
他們就在兩極之間動蕩,沒有中間。
還有,就是這個階段孩子的情緒都很大,很誇張。
這個我也深有體會。
“全世界最糟糕的爸爸媽媽”就很誇張。
還有發生很多事情之後,他的反應會是天都要塌下來似的,或者我都活不下去了似的,挺極端的。
剛開始不理解,以為真的發生了什麼天下大亂的事情,後來就知道了,事情不是大事,但他的感受确實是天要塌了,感情就是這麼強烈! ----------------------------------------------------------------------------------
老師首先問大家,有沒有覺得孩子這個暑假發生很大變化。
我心裡嘀咕着,很大變化談不上,但是一直在鬥争倒是真的,而且這個鬥争形勢是最近半年甚至一年來都是這樣的,算不上最近的變化吧。
随後,老師就講了這些孩子的特點。
首先,這些孩子都開始一點一點覺醒了,他們的眼睛越來越亮,能夠看到很多東西。
我是深有體會的,兒子常常看穿我,甚至我隻是在心裡想到并沒有說出來;有時,是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但他已經看穿了兩件事情的邏輯。
比如,我常常為了有安全感,需要他在我的控制範圍之内,而有一件事情他不願意做,我就會拿出另一件不相幹的事情來威脅他,隻是逼迫他聽從。
我自己都谙于此道,我原來是一點兒也不清楚的。
可是,這個年輕人就要挑戰我這個,讓我現形。
其次,這個年齡的孩子常常把成人當作道德标本來評判。
太準确了! 從過往的鬥争過程中,我無時不刻地感受到兒子對我的評判,你這件事情做得對不對啦,你講不講理呀,你說過的事情你自己都沒有做到,你說的和你做的不一樣啦......不光對我,對所有人皆是如此。
我過往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但是呢,生活中事情很多很繁雜,人不是完人,誰能不忘記事情呢,結果就被兒子抓住小辮子來說。
最後在他那裡被說成是大部分事情都做得不好的人。
雖然很難過,但這是他的看法,開始我還據理力争,後來發現争不過,算了,不争了,不好就不好吧,那是他此時的看法,權且這樣吧。
很無奈的接受,作為成人,作為家長,還是有自己覺得很沒面子的事情。
但是也隻能接受,好吧,你現在是這麼看。
不去反駁他,而是接納他這種看法。
但我這個還算好的,到爸爸那兒,慘喽,因為爸爸是個随口承諾的人,到處說要給什麼什麼,最後也沒有幾樣能夠兌現的。
所以呢,兒子常常數落“爸爸那時候說要給我搭個玩具室的,我還設計了,後來也沒有了”,“爸爸說帶我去現場看球的,也沒去”等等......然後爸爸呢,就是據理力争,說這個事情沒做是什麼理由,那個是什麼原因,于是又被兒子看輕了,就是不服氣。
兒子曾經表示過,爸爸就是不承認,我就是和他争到底。
再次,這個階段孩子不會有彈性,都是斷言式的發言。
這個也非常準确。
我兒子常常說全世界最糟糕的爸爸媽媽就是他的爸爸媽媽,别的家長都好。
他認準的理就是那樣的,都是死理,不可以改動。
非黑即白,沒有中間灰色地帶。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是這個特點,兩極性。
他們就在兩極之間動蕩,沒有中間。
還有,就是這個階段孩子的情緒都很大,很誇張。
這個我也深有體會。
“全世界最糟糕的爸爸媽媽”就很誇張。
還有發生很多事情之後,他的反應會是天都要塌下來似的,或者我都活不下去了似的,挺極端的。
剛開始不理解,以為真的發生了什麼天下大亂的事情,後來就知道了,事情不是大事,但他的感受确實是天要塌了,感情就是這麼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