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斗争暂告一段落
關燈
小
中
大
2021.8.28
昨天下午,我幹脆和兒子來了個民主大讨論,我們一起看看家裡有哪些事情,我們怎麼分工。
讨論在我們兩人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當然其中也不免我比較激動聲音大的時候,兒子會說“你能不能小點聲音?”雖然這個提醒有些小抱怨的口氣,但我基本都能馬上意識到,把聲音降低一點。
我天生聲音就比較大,一激動就更大了,并且還有個不好的習慣。
就是我和兒子讨論得很熱烈的時候,說到很關鍵的地方,我很激動,兒子突然來了一句:“媽媽,你能不能不噴口水?”唉,尴尬死了!于是後退一步,繼續讨論。
一開始,我們就有不同看法,我覺得他家務活做得太少,他覺得他已經做得很多了。
好吧,先各自聽到,繼續讨論。
然後讨論到房間外面的走廊多久掃一次,兒子覺得不影響大局,不掃也沒事兒,而我覺得需要至少一周掃一次。
最後達成的共識就是看到髒了就掃一掃,不定具體時間。
也有一緻的,延續之前,誰做飯,誰就隻用洗自己吃飯的碗就行了,而另一個人就需要洗其他所有的東西。
這裡,就要把洗碗到底做哪些事情進行了一下明确:洗碗除了洗各種碗、筷、碟、鍋之外,還包括擦電磁爐,洗幹淨抹布并挂好。
其中有兩件事情,兒子表示不想做。
一是不願意擦電飯鍋的蓋子和鍋體四面的水;二是不願意弄水池裡的東西。
我頓了一下,為什麼不做,就是要做呀。
兒子說,我就不願意做,除了這兩項,我都可以做。
這時,我們又讨論起之前發生的,媽媽用的鍋不洗的問題。
兒子說,我就覺得我沒有用,所以就不用洗。
為什麼呢?我們又深入探讨了一下,我終于有點兒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覺得因為沒有吃這道菜,甚至看都沒有看到這道菜,我吃掉了,剩了個鍋底讓他洗,他就不想洗。
我告訴他那天的鍋就是炒青菜和熱剩菜用的,他那天都看到了那些菜的。
他表示才知道,是這樣啊! 我有些理解他了,因為他很愛吃,所以如果有什麼菜我們自己偷着摸做的菜吃了,不留給他,還讓他洗鍋,那是絕對不願意的。
但實際上印象中我覺得我沒有做過這類事情。
過了一會兒,兒子自己先表示,好吧,這樣的鍋我同意洗,那兩項我可以不做嗎? 行吧,我同意,畢竟兒子自己表示要做,還是鼓勵比較好。
後來,我們還談到了洗碗的人也要擦桌子,和如果地上有飯粒也要處理的事情,很快達成了一緻。
很快,我們就各自打掃各自的屋子也達成了共識。
-------------------------------------------------------------------------------------------------- 在這個讨論過程中,我收獲到幾點: 一個是孩子大了,需要和他正式的讨論,聽到他的聲音,重要的是他需要表達,我需要傾聽,然後再經過一來一去達到一定的共識。
隻有他參與進來的讨論,得到的共識比較容易執行。
另一個是孩子需要鼓勵,我沒有養成鼓勵的習慣(因為我小時候也很少被鼓勵),甚至不會鼓勵,所以我很容易看到孩子做得不夠的地方,沒有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并且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
這一點,是兒子的反饋告訴我的。
我昨天确實有暴露我這一點的愚蠢的行為,那就是冰箱事件,本來我還處理得可以,我也等了,但我也讓兒子做了。
但是我昨天讨論時,沒忍住說到他擦冰箱擦了兩天
讨論在我們兩人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當然其中也不免我比較激動聲音大的時候,兒子會說“你能不能小點聲音?”雖然這個提醒有些小抱怨的口氣,但我基本都能馬上意識到,把聲音降低一點。
我天生聲音就比較大,一激動就更大了,并且還有個不好的習慣。
就是我和兒子讨論得很熱烈的時候,說到很關鍵的地方,我很激動,兒子突然來了一句:“媽媽,你能不能不噴口水?”唉,尴尬死了!于是後退一步,繼續讨論。
一開始,我們就有不同看法,我覺得他家務活做得太少,他覺得他已經做得很多了。
好吧,先各自聽到,繼續讨論。
然後讨論到房間外面的走廊多久掃一次,兒子覺得不影響大局,不掃也沒事兒,而我覺得需要至少一周掃一次。
最後達成的共識就是看到髒了就掃一掃,不定具體時間。
也有一緻的,延續之前,誰做飯,誰就隻用洗自己吃飯的碗就行了,而另一個人就需要洗其他所有的東西。
這裡,就要把洗碗到底做哪些事情進行了一下明确:洗碗除了洗各種碗、筷、碟、鍋之外,還包括擦電磁爐,洗幹淨抹布并挂好。
其中有兩件事情,兒子表示不想做。
一是不願意擦電飯鍋的蓋子和鍋體四面的水;二是不願意弄水池裡的東西。
我頓了一下,為什麼不做,就是要做呀。
兒子說,我就不願意做,除了這兩項,我都可以做。
這時,我們又讨論起之前發生的,媽媽用的鍋不洗的問題。
兒子說,我就覺得我沒有用,所以就不用洗。
為什麼呢?我們又深入探讨了一下,我終于有點兒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覺得因為沒有吃這道菜,甚至看都沒有看到這道菜,我吃掉了,剩了個鍋底讓他洗,他就不想洗。
我告訴他那天的鍋就是炒青菜和熱剩菜用的,他那天都看到了那些菜的。
他表示才知道,是這樣啊! 我有些理解他了,因為他很愛吃,所以如果有什麼菜我們自己偷着摸做的菜吃了,不留給他,還讓他洗鍋,那是絕對不願意的。
但實際上印象中我覺得我沒有做過這類事情。
過了一會兒,兒子自己先表示,好吧,這樣的鍋我同意洗,那兩項我可以不做嗎? 行吧,我同意,畢竟兒子自己表示要做,還是鼓勵比較好。
後來,我們還談到了洗碗的人也要擦桌子,和如果地上有飯粒也要處理的事情,很快達成了一緻。
很快,我們就各自打掃各自的屋子也達成了共識。
-------------------------------------------------------------------------------------------------- 在這個讨論過程中,我收獲到幾點: 一個是孩子大了,需要和他正式的讨論,聽到他的聲音,重要的是他需要表達,我需要傾聽,然後再經過一來一去達到一定的共識。
隻有他參與進來的讨論,得到的共識比較容易執行。
另一個是孩子需要鼓勵,我沒有養成鼓勵的習慣(因為我小時候也很少被鼓勵),甚至不會鼓勵,所以我很容易看到孩子做得不夠的地方,沒有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并且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
這一點,是兒子的反饋告訴我的。
我昨天确實有暴露我這一點的愚蠢的行為,那就是冰箱事件,本來我還處理得可以,我也等了,但我也讓兒子做了。
但是我昨天讨論時,沒忍住說到他擦冰箱擦了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