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年二三事

關燈
    馬老大被分家來以後,着實過的有些艱難,坐月子借的糧,還有買小魚兒的錢,着實夠馬老大夫婦還一段時間的。

    好在夫妻倆人都很能幹,這才讓一家人勉強吃上飯。

     馬大妮還好,有些長的像奶奶,又是馬家第一個孩子,加上馬大妮嘴巴甜,所以比較受奶奶家裡的人歡迎,小魚則有些像媽媽,加上又是女孩,小魚兒不愛說話,所以小魚也不大受寵愛。

     這天,大妮的表舅來了。

    他要結婚,是來送信的,王氏讓表舅把大妮,先帶去了。

    小魚兒,是第二和父母坐着馿車去的,記憶裡,馿車很慢,王氏在車上放了一床棉被,魚兒的和媽媽坐在被子裡,很暖和,那條路很長,過了很久才到,至于婚禮啥的,小魚兒就不記得了。

     大妮從舅舅家回來後,生了虱子。

    媽媽無奈就把大妮和小魚的頭發都剃光了,衣服都脫下來,放盆裡用開水燙。

     胡同裡有一個和大妮要好的小男孩,叫小樹,小樹經常和大妮玩,這天小樹站在牆根底下大喊大妮出來玩,大妮跑出去,小樹看了一個小光頭跑出來,“你是誰呀?俺不認識你,” “我是大妮,馬大妮啊” “不不不!小樹搖着頭說,你不是大妮,”小樹接受不了光頭的大妮哭着跑掉了 有一次小魚兒在外面玩,她把唯一的棉褲尿濕了,被村裡的王大娘看到了。

    王大娘就連夜做了一個棉褲給送過來。

     村子裡有讓小魚兒認幹媽的說法,就是不管大人或者小孩有一方很弱,經常生病在農村裡就會認個幹媽,然然後體格就會變得壯起來,這叫借命。

     自從生了小魚之後,父親肩上的擔子重了,有時幹完農活就會去挖河,因為那時去挖河會管飯,家裡的生活比較拮據,也因為馬家河分家時候幾乎啥也沒有,隻有三間漏了屋頂的房子,還有三十斤苞谷面。

     而婆婆那裡卻過的很好,家裡的人口多,另一個是馬老大在東北時掙的錢都寄回來養了一家人,等他自己結婚的時候卻身無分文的被踢出門,原因是老大不受寵。

     馬老大很老實,啥事不争不搶, 下面孩子多,再一個就是忙,老大沒有兒子在農村,要是沒有兒子會被父母或村裡人也看不起,這叫也叫做不孝。

    沒有辦法,兩口子隻好努力幹活,可當時的農村去了,種那點地也沒有啥來錢的地方。

     倒也不是這樣,就像小魚的奶奶家裡就,當時家裡人多,幹活的多,還開了一個做豆腐皮的作坊,而且還種了果園。

    當時在村裡的第一台電視機就是奶奶家買的,但是即使條件再好,小魚兒家也借不上奶奶的半點光,比如小魚兒放了學餓了隻能回家半道上就會被小小魚兒就從家裡的破窗窗戶上鑽進去,然後找個涼面餅子和姐姐分着吃,奶奶家是決計不允許小魚兒和姐姐去的。

     小魚兒一次在外面玩,尿濕褲子。

    村裡王婆連夜做了褲子送來。

     後來就有人說讓小魚兒認幹娘,正好小魚兒的體格弱,原因就是小魚兒小時候被賣,那家人也沒有好好帶她,落下了病根。

    再就是小魚兒每當他回一次姥姥家,他回來必然會生一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