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董卓:这叫以工代赈(二合一)
關燈
小
中
大
先開口向董卓表達了祝賀的荀爽,再度開口相詢。
以工代振,這種極其有用,極其好用,又極其精巧的辦法,他們不覺得這是董卓手下的李儒等人想出來的,更不可能是董卓想出來。
因為這東西,完全不是董卓之前行事的風格,且水平也遠超了董卓等人,之前所展現出來的在國計民生這上面的水準。
“此法乃是我孫女婿克德所獻上的……” 正滿心舒爽的享受着此時這種美妙感覺的董卓,聞言不假思索的開口說了出來。
在說這話的時候,董卓的胸膛不自覺的就挺了起來,臉上是隐藏不住的贊賞與榮耀。
畢竟想出這樣好的辦法,令的滿朝文武公卿盡數低頭的不是外人,乃是他親自挑選的孫女婿! “嘶!” 董卓的話音剛落,大殿之中,頓時就響起了一些抽冷氣的聲音。
司空荀爽,雖然不曾抽冷氣,心中卻難掩極度震動! 這個答案是真的出乎預料!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以工代振,這種極為巧妙,一旦推行開來,将會惠民無數的辦法,居然是劉成這個善于領兵打仗之人想出來的! 但短暫的震驚與不可思議之後,荀爽又覺得有些意料之中。
也确實,在董卓手底下,最有可能提出這樣辦法,給出這樣主意的人,也就隻有這劉皇叔在了。
畢竟在不久之前,那屯田安民之事,就是出自他手,且劉皇叔至今還在外面主持屯田安民的事情。
進行的非常不錯。
劉成,劉皇叔啊! 這個當初憑借着一身勇力,提着曹孟德腦袋,來到洛陽的少年人,總是能夠一次次的打破人們對他的認知。
在你覺得這已經是他所會的全部時,他卻從别的地方做出大事情來,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他劉皇叔會的可不僅僅隻有那些! 就仿佛,他身上有着挖掘不完的寶貝! 整個完全就是一個寶藏! 不僅荀爽心中震動,王允、司馬防等人,心中也都是震動無比。
這以工代振、極為巧妙的法子,居然也是出自那劉皇叔之手! 那劉皇叔,不是一個勇猛無敵的猛将嗎? 不是不知民事的嗎? 怎麼就弄出了這樣好的辦法? 一出手輕輕松松的就将自己等人給碾壓了? 侍中蔡邕,看着大殿之中衆人那震驚與難以置信的樣子,一雙手臂不自覺的就抱在了胸前,身子也站的直了,腦袋也揚起了不少,整個人都被一種特殊的氣氛所包裹着。
看上去顯得有些傲嬌。
畢竟提出以工代振的良策,令的滿朝文武盡皆俯首的人,乃是他的女婿! 見到他之後,可是要恭恭敬敬的喊上一聲嶽父大人的! 在此時,蔡邕有着足夠多的、可以驕傲的理由。
同時,修建皇宮與郿塢的事情,就在滿朝文武的震動之中被定下。
沒有人勸阻董卓,不讓董卓大興土木。
相反,還有許多人擔心董卓修建宮殿與住所的規模不夠大! 因為在以工代振的政策下,百姓們能夠通過做工獲得的食物這些東西,是直接與工程量挂鈎的。
隻有有着多多的事情讓百姓們去做,百姓們才能夠獲得足夠養家糊口的糧食…… …… 王允、荀爽、馬宇、馬日磾、司馬防等一衆官員,從董卓這裡離開,心中依舊是充斥着諸多震動。
此時他們的腦海之中,想的最多的,就是那劉成劉皇叔! “看來,自己需要盡快的行動起來,将貂蟬給送到劉皇叔的身邊了! 這樣一個人物,不将其拉攏過來,隻讓其對董卓死心塌地,可真的太不好了!” 回到家中之後,王允坐在書房回想着今天在董卓那裡的見聞,沉默了一陣兒之後,出聲喃喃自語…… …… 荀爽也在思索今天的事情,越想,就越是對劉成感到捉摸不透。
這樣來來回回的想了一陣兒之後,荀爽咳嗽了起來。
直将眼淚鼻涕都給咳嗽了出來之後,才算是有些好轉…… …… 今天當衆将這個事情宣布了之後,修建宮殿與郿塢的事情,也被董卓給提上了日程。
董卓還專門給劉成去了一封書信,将此事告知了劉成,并且還詢問了一些具體施行的事情之類的。
以往,這些董卓是從來不問劉成的,一般都隻詢問劉成打仗的事情。
現在,在劉成展現出了遠超李儒的、在處理民事上的才能之後,董卓的心思,不知不覺間就有了改變。
遇到這些事情不能決了,他最先想起的不是好女婿李儒,而是好孫女婿劉成! …… 劉成坐在大帳之中,看着被董卓送來的親筆書信,臉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些笑容。
以工代振要開始了嗎? 他坐在這裡,将董卓的信仔細的看了一遍之後,提筆開始給董卓寫回信,對董卓在書信之中所提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随後仔細檢查一番,确認無誤之後,就将之交給了那個前來送信的人,讓其拿着回信,快些去見董卓。
将董卓的信使給打發走了之後,劉成立刻就開始派人去請張遼,以及賈蘭。
這兩人這些時間裡,做的最多的就是宣傳工作。
現在,以工代振即将開始,自然是要将宣傳做到位。
這樣的話,在之後才能夠讓百姓了解到這個事情,從而有助于以工代振事情的施行。
讓百姓們能夠賺取到一些養家糊口的錢糧。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宣傳,讓這些百姓們知道,讓董相國花錢糧雇傭他們幹活,而不是如同以往那般,征發免費勞役、給他們這些百姓一條活路的人,是他劉成劉克德。
有些人沒有做什麼好事,還要對别人吹噓一番,自己如何如何,往自己臉上貼金。
劉成這種實實在在的做了好事的人,自然不會就這樣沉默着做無名英雄。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他的風格。
張遼、賈蘭二人,先後到達。
劉成與他們打了招呼之後,就開始直奔主題說正事了…… (今天還有兩章)
以工代振,這種極其有用,極其好用,又極其精巧的辦法,他們不覺得這是董卓手下的李儒等人想出來的,更不可能是董卓想出來。
因為這東西,完全不是董卓之前行事的風格,且水平也遠超了董卓等人,之前所展現出來的在國計民生這上面的水準。
“此法乃是我孫女婿克德所獻上的……” 正滿心舒爽的享受着此時這種美妙感覺的董卓,聞言不假思索的開口說了出來。
在說這話的時候,董卓的胸膛不自覺的就挺了起來,臉上是隐藏不住的贊賞與榮耀。
畢竟想出這樣好的辦法,令的滿朝文武公卿盡數低頭的不是外人,乃是他親自挑選的孫女婿! “嘶!” 董卓的話音剛落,大殿之中,頓時就響起了一些抽冷氣的聲音。
司空荀爽,雖然不曾抽冷氣,心中卻難掩極度震動! 這個答案是真的出乎預料!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以工代振,這種極為巧妙,一旦推行開來,将會惠民無數的辦法,居然是劉成這個善于領兵打仗之人想出來的! 但短暫的震驚與不可思議之後,荀爽又覺得有些意料之中。
也确實,在董卓手底下,最有可能提出這樣辦法,給出這樣主意的人,也就隻有這劉皇叔在了。
畢竟在不久之前,那屯田安民之事,就是出自他手,且劉皇叔至今還在外面主持屯田安民的事情。
進行的非常不錯。
劉成,劉皇叔啊! 這個當初憑借着一身勇力,提着曹孟德腦袋,來到洛陽的少年人,總是能夠一次次的打破人們對他的認知。
在你覺得這已經是他所會的全部時,他卻從别的地方做出大事情來,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他劉皇叔會的可不僅僅隻有那些! 就仿佛,他身上有着挖掘不完的寶貝! 整個完全就是一個寶藏! 不僅荀爽心中震動,王允、司馬防等人,心中也都是震動無比。
這以工代振、極為巧妙的法子,居然也是出自那劉皇叔之手! 那劉皇叔,不是一個勇猛無敵的猛将嗎? 不是不知民事的嗎? 怎麼就弄出了這樣好的辦法? 一出手輕輕松松的就将自己等人給碾壓了? 侍中蔡邕,看着大殿之中衆人那震驚與難以置信的樣子,一雙手臂不自覺的就抱在了胸前,身子也站的直了,腦袋也揚起了不少,整個人都被一種特殊的氣氛所包裹着。
看上去顯得有些傲嬌。
畢竟提出以工代振的良策,令的滿朝文武盡皆俯首的人,乃是他的女婿! 見到他之後,可是要恭恭敬敬的喊上一聲嶽父大人的! 在此時,蔡邕有着足夠多的、可以驕傲的理由。
同時,修建皇宮與郿塢的事情,就在滿朝文武的震動之中被定下。
沒有人勸阻董卓,不讓董卓大興土木。
相反,還有許多人擔心董卓修建宮殿與住所的規模不夠大! 因為在以工代振的政策下,百姓們能夠通過做工獲得的食物這些東西,是直接與工程量挂鈎的。
隻有有着多多的事情讓百姓們去做,百姓們才能夠獲得足夠養家糊口的糧食…… …… 王允、荀爽、馬宇、馬日磾、司馬防等一衆官員,從董卓這裡離開,心中依舊是充斥着諸多震動。
此時他們的腦海之中,想的最多的,就是那劉成劉皇叔! “看來,自己需要盡快的行動起來,将貂蟬給送到劉皇叔的身邊了! 這樣一個人物,不将其拉攏過來,隻讓其對董卓死心塌地,可真的太不好了!” 回到家中之後,王允坐在書房回想着今天在董卓那裡的見聞,沉默了一陣兒之後,出聲喃喃自語…… …… 荀爽也在思索今天的事情,越想,就越是對劉成感到捉摸不透。
這樣來來回回的想了一陣兒之後,荀爽咳嗽了起來。
直将眼淚鼻涕都給咳嗽了出來之後,才算是有些好轉…… …… 今天當衆将這個事情宣布了之後,修建宮殿與郿塢的事情,也被董卓給提上了日程。
董卓還專門給劉成去了一封書信,将此事告知了劉成,并且還詢問了一些具體施行的事情之類的。
以往,這些董卓是從來不問劉成的,一般都隻詢問劉成打仗的事情。
現在,在劉成展現出了遠超李儒的、在處理民事上的才能之後,董卓的心思,不知不覺間就有了改變。
遇到這些事情不能決了,他最先想起的不是好女婿李儒,而是好孫女婿劉成! …… 劉成坐在大帳之中,看着被董卓送來的親筆書信,臉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些笑容。
以工代振要開始了嗎? 他坐在這裡,将董卓的信仔細的看了一遍之後,提筆開始給董卓寫回信,對董卓在書信之中所提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随後仔細檢查一番,确認無誤之後,就将之交給了那個前來送信的人,讓其拿着回信,快些去見董卓。
将董卓的信使給打發走了之後,劉成立刻就開始派人去請張遼,以及賈蘭。
這兩人這些時間裡,做的最多的就是宣傳工作。
現在,以工代振即将開始,自然是要将宣傳做到位。
這樣的話,在之後才能夠讓百姓了解到這個事情,從而有助于以工代振事情的施行。
讓百姓們能夠賺取到一些養家糊口的錢糧。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宣傳,讓這些百姓們知道,讓董相國花錢糧雇傭他們幹活,而不是如同以往那般,征發免費勞役、給他們這些百姓一條活路的人,是他劉成劉克德。
有些人沒有做什麼好事,還要對别人吹噓一番,自己如何如何,往自己臉上貼金。
劉成這種實實在在的做了好事的人,自然不會就這樣沉默着做無名英雄。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他的風格。
張遼、賈蘭二人,先後到達。
劉成與他們打了招呼之後,就開始直奔主題說正事了…… (今天還有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