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口吃少年马钧(二合一,求订阅)
關燈
小
中
大
龍首渠的修繕,遇到了問題。
倒不是穿過商顔山的那一段。
有水泥這種極好的黏合材料在,商顔山裡面的這一段距離,修繕起來并不算困難。
不過是費力費時了些。
按部就班的進行,還是不成問題的。
問題出現在商顔山之後的這幾十裡的水渠上。
這裡的土質,過于疏松,這些年下來,借着水流的力量,整個水渠的河床,往下切了許多。
這樣的後果就是,水渠裡面的水面,到時間将會大大的低于兩岸的田地。
同時,主幹渠這樣低,那麼想要從讓主幹渠上面分出去的支渠裡面有渠水流淌,支渠也需要使勁的往下挖。
這無疑将會極大的增加修繕水渠的難度。
增加許多的工程量!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賈诩倒也不覺得惆怅,多花費上一些時日,多花費上一些人工,也就可以了。
慢慢來,總能将之給做好的。
但問題并沒有這樣簡單。
本來主幹渠那裡就向下切的厲害,使的幹渠遠低于地面,這時候繼續依照這樣的标準,修繕開挖支渠,那麼所呈現出來的效果,與主渠這裡是一樣的。
通水是能夠通水,但想要用水渠裡面的水去澆地,可就太過于困難了。
畢竟河床太低,水面遠低于地面,水自己根本就來不到地裡面! 就算是人就近從水渠裡面提水去澆地,這樣高的距離,也非常的不容易。
問題就這樣出現了,卡在了這裡。
賈诩确實是一個聰明人。
但是,人往往都是術業有專攻的。
很是聰明的賈诩,并不精通水利。
指揮着人,按部就班的對已有的水渠進行修繕還可以,但真的是遇到這種有着極大難度的問題時,想要将之給解決可就真的是困難了! “總不能是将整體河床都提高吧…… 這樣的話工程量可就變得更大了! 而且整體河床都提高,那渠首取水也會太高,水想要往裡面進入都困難……” 賈诩努力思索着這事情,隻覺得滿腹愁腸。
他手下的那些官員,以及一些管理人員,也都一樣是半點的辦法都沒有。
一向聰明的賈诩,還從來沒有這樣惆怅過…… “校尉,有人前來求見,說是有辦法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難。
” 這樣過了一陣兒之後,有人前來禀告,這樣對賈诩說道。
賈诩聞言,立刻站了起來。
“快快有請!” 這真的是他這一段兒時間裡,最想聽到的消息。
這樣說着,他也馬上随着這人出去,前去迎接将要獻上良方之人。
沒過太久,賈诩就見到了說要獻上良方之人。
見到此人之後,賈诩心裡面不由就是一愣。
因為眼前這人,實在是過于年輕了! 将之稱為少年,絲毫都不為過。
具賈诩目測,眼前這個稱可以獻上良策,解決水渠問題的人,真實年紀,絕對不會超過十六! 不過,賈诩與一般人到底不同。
他雖然驚異于此人的年紀,但卻不會表露出來。
心裡面倒也沒有因此而對眼前之人看輕。
自幼聰明的他清楚的知道,看人,絕對不能夠僅從人的年紀和外貌看的。
這樣的話,一定會錯過很多的良才。
當下就對着面前這個一身鄉野少年打扮的人拱手施禮,認真問道:“不知這位少年郎是哪裡人,還請賜教。
” 這鄉野少年,也趕緊向賈诩還禮。
開口道:“小、小、小子是、是、是扶風、風、風人,叫、叫、叫馬鈞、鈞……” 可能是一開口,就暴露了自己口吃的毛病,又或者是在為自己說話而感到着急,馬鈞的一張臉,這個時候漲的通紅。
賈诩雖然再度感到意外,但是一樣沒有表現出來。
耐心的等待了一會兒,等到馬鈞将話說完,就笑着開口說道:“聽說你有辦法解決修繕龍首渠所遇到的問題? 走,到我營帳之中,好好的與我說說。
” 說着,就邀請馬鈞随着他一起前往營中。
這樣的待遇,令得猶豫再三,方才鼓起勇氣而來、且已經是做好了被人羞辱準備的馬鈞,覺得非常意外。
意外之後,就是輕松與欣喜。
同時,心裡面又産生了一些本該如此的樣子。
人都說劉皇叔仁愛愛民,現在看來,果然不假! 他手下的一個屯田校尉,都能夠這樣接待自己一個不知名的鄉野小子,不因為自己的年紀、身份、與口吃而輕視或者是嘲笑自己。
可想而知,平日裡自己所知道的那些都是真的! “修繕龍首渠之事,關系着諸多百姓今後的生活,生存,還請小郎君不吝賜教。
” 來到帳篷之後,賈诩鄭重的對着馬鈞施了一禮,很是誠懇的出聲詢問。
若是放在以前,賈诩雖然不會輕視前來的馬鈞,但是,卻絕對做不到如今的地步。
跟着劉皇叔的時間長了,他不自覺的就會受到劉皇叔的一些影響。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次修繕龍首渠的事情,劉皇叔交給了他。
這是對他的極大信任與看重。
并且,這修繕龍首渠的事情,也是真的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
他有必要為之盡職盡責。
賈诩的這一禮,立刻就讓馬鈞受寵若驚起來。
他連忙對着賈诩回禮,并連連擺手:“使、使、使不得、得。
” 随後,馬鈞開始将他的計劃全盤托出,連一點推辭與賣關子都沒有。
這讓賈诩不由都在心裡面感慨,怪不得皇叔總是那樣的平易近人,那樣的禮賢下士。
如今,自己學着皇叔這樣一做,效果果然是非常好。
看來之後自己還是要多多的向皇叔學習! 在賈诩耐心的等待之中,他逐漸明白了馬鈞的意思。
現在他們所面臨的困難是水渠下切嚴重,水面距離兩岸土地太遠。
馬鈞給出來的方案就是,讓水面提高! 不是那種往幾十裡的水渠底部墊土,讓水渠河床往上升的提高。
而是在這幾十裡的水渠之中,分階段修建上一些小型的水壩。
水壩不用太高,不必高過兩側堤岸。
這小型水壩的
倒不是穿過商顔山的那一段。
有水泥這種極好的黏合材料在,商顔山裡面的這一段距離,修繕起來并不算困難。
不過是費力費時了些。
按部就班的進行,還是不成問題的。
問題出現在商顔山之後的這幾十裡的水渠上。
這裡的土質,過于疏松,這些年下來,借着水流的力量,整個水渠的河床,往下切了許多。
這樣的後果就是,水渠裡面的水面,到時間将會大大的低于兩岸的田地。
同時,主幹渠這樣低,那麼想要從讓主幹渠上面分出去的支渠裡面有渠水流淌,支渠也需要使勁的往下挖。
這無疑将會極大的增加修繕水渠的難度。
增加許多的工程量!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賈诩倒也不覺得惆怅,多花費上一些時日,多花費上一些人工,也就可以了。
慢慢來,總能将之給做好的。
但問題并沒有這樣簡單。
本來主幹渠那裡就向下切的厲害,使的幹渠遠低于地面,這時候繼續依照這樣的标準,修繕開挖支渠,那麼所呈現出來的效果,與主渠這裡是一樣的。
通水是能夠通水,但想要用水渠裡面的水去澆地,可就太過于困難了。
畢竟河床太低,水面遠低于地面,水自己根本就來不到地裡面! 就算是人就近從水渠裡面提水去澆地,這樣高的距離,也非常的不容易。
問題就這樣出現了,卡在了這裡。
賈诩确實是一個聰明人。
但是,人往往都是術業有專攻的。
很是聰明的賈诩,并不精通水利。
指揮着人,按部就班的對已有的水渠進行修繕還可以,但真的是遇到這種有着極大難度的問題時,想要将之給解決可就真的是困難了! “總不能是将整體河床都提高吧…… 這樣的話工程量可就變得更大了! 而且整體河床都提高,那渠首取水也會太高,水想要往裡面進入都困難……” 賈诩努力思索着這事情,隻覺得滿腹愁腸。
他手下的那些官員,以及一些管理人員,也都一樣是半點的辦法都沒有。
一向聰明的賈诩,還從來沒有這樣惆怅過…… “校尉,有人前來求見,說是有辦法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難。
” 這樣過了一陣兒之後,有人前來禀告,這樣對賈诩說道。
賈诩聞言,立刻站了起來。
“快快有請!” 這真的是他這一段兒時間裡,最想聽到的消息。
這樣說着,他也馬上随着這人出去,前去迎接将要獻上良方之人。
沒過太久,賈诩就見到了說要獻上良方之人。
見到此人之後,賈诩心裡面不由就是一愣。
因為眼前這人,實在是過于年輕了! 将之稱為少年,絲毫都不為過。
具賈诩目測,眼前這個稱可以獻上良策,解決水渠問題的人,真實年紀,絕對不會超過十六! 不過,賈诩與一般人到底不同。
他雖然驚異于此人的年紀,但卻不會表露出來。
心裡面倒也沒有因此而對眼前之人看輕。
自幼聰明的他清楚的知道,看人,絕對不能夠僅從人的年紀和外貌看的。
這樣的話,一定會錯過很多的良才。
當下就對着面前這個一身鄉野少年打扮的人拱手施禮,認真問道:“不知這位少年郎是哪裡人,還請賜教。
” 這鄉野少年,也趕緊向賈诩還禮。
開口道:“小、小、小子是、是、是扶風、風、風人,叫、叫、叫馬鈞、鈞……” 可能是一開口,就暴露了自己口吃的毛病,又或者是在為自己說話而感到着急,馬鈞的一張臉,這個時候漲的通紅。
賈诩雖然再度感到意外,但是一樣沒有表現出來。
耐心的等待了一會兒,等到馬鈞将話說完,就笑着開口說道:“聽說你有辦法解決修繕龍首渠所遇到的問題? 走,到我營帳之中,好好的與我說說。
” 說着,就邀請馬鈞随着他一起前往營中。
這樣的待遇,令得猶豫再三,方才鼓起勇氣而來、且已經是做好了被人羞辱準備的馬鈞,覺得非常意外。
意外之後,就是輕松與欣喜。
同時,心裡面又産生了一些本該如此的樣子。
人都說劉皇叔仁愛愛民,現在看來,果然不假! 他手下的一個屯田校尉,都能夠這樣接待自己一個不知名的鄉野小子,不因為自己的年紀、身份、與口吃而輕視或者是嘲笑自己。
可想而知,平日裡自己所知道的那些都是真的! “修繕龍首渠之事,關系着諸多百姓今後的生活,生存,還請小郎君不吝賜教。
” 來到帳篷之後,賈诩鄭重的對着馬鈞施了一禮,很是誠懇的出聲詢問。
若是放在以前,賈诩雖然不會輕視前來的馬鈞,但是,卻絕對做不到如今的地步。
跟着劉皇叔的時間長了,他不自覺的就會受到劉皇叔的一些影響。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次修繕龍首渠的事情,劉皇叔交給了他。
這是對他的極大信任與看重。
并且,這修繕龍首渠的事情,也是真的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
他有必要為之盡職盡責。
賈诩的這一禮,立刻就讓馬鈞受寵若驚起來。
他連忙對着賈诩回禮,并連連擺手:“使、使、使不得、得。
” 随後,馬鈞開始将他的計劃全盤托出,連一點推辭與賣關子都沒有。
這讓賈诩不由都在心裡面感慨,怪不得皇叔總是那樣的平易近人,那樣的禮賢下士。
如今,自己學着皇叔這樣一做,效果果然是非常好。
看來之後自己還是要多多的向皇叔學習! 在賈诩耐心的等待之中,他逐漸明白了馬鈞的意思。
現在他們所面臨的困難是水渠下切嚴重,水面距離兩岸土地太遠。
馬鈞給出來的方案就是,讓水面提高! 不是那種往幾十裡的水渠底部墊土,讓水渠河床往上升的提高。
而是在這幾十裡的水渠之中,分階段修建上一些小型的水壩。
水壩不用太高,不必高過兩側堤岸。
這小型水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