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张文远舍命下摩天岭,星夜奔袭江油城(二合一)
關燈
小
中
大
張遼帶着兵馬,進行穿行。
第二日的上午的時候,來到了一處高大山嶺之前。
帶領兵馬來到嶺上。
正遇到身上有着不少傷疤的開路将領,與許多負責開路的将士,在這裡抹眼淚。
“你等在此啼哭什麼?” 張遼出聲詢問。
在見到是主将張遼過來之後,這些人眼淚就更加的止不住。
作為開路先鋒的将官,來到張遼身前,哭着說道:“這裡喚做摩天嶺,這嶺的西側,都是懸崖峭壁,不能夠開鑿。
無法行人。
咱們此前的花費的辛苦,全都白費了! 因此悲從心來,忍不住哭泣。
” 張遼伸手在手上身上許多地方,都是新舊傷疤的将官身上拍拍。
“别哭了,随我一起去看看,那裡到底是怎麼回事。
” 這開路先鋒,聞言就收住眼淚,陪着張遼西行。
行不到兩百步,就已經是來到摩天嶺的邊上。
果然都是懸崖峭壁,格外陡峭。
站在摩天嶺這裡,朝着西側望去,餘下的都是一些低矮山巒。
目光繼續往西延伸,目光的盡頭,已經有了平地。
張遼深吸一口氣道:“咱們從陰平橋頭出發,來到這裡,走了不下五百裡! 咱們從陰平小路入西川的事情,我也已經告知了皇叔。
皇叔這個時候,必定在葭萌關,劍門關那裡,在為咱們打掩護! 這是入西川的最後一道坎。
下了這座嶺,地勢就平緩了! 今天下午,咱們就能夠出山區,進入西川。
入了西川,就是江油城! 這個時候退兵,豈不是可惜?! 莫說前面阻擋着的是懸崖峭壁,就算是刀山火海,這個時候,咱們也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往前行!” 張遼如此說道,就率先将自己的武器,從這懸崖峭壁之上給丢了下去。
并号召其餘人,也這樣做。
而後,解下之前就備下的繩索,綁在了樹木之上,用手拉着繩索,率先下了懸崖峭壁,一路往下而去。
不愧是曆史上八百沖十萬,一戰而威震逍遙津,說出名字,能夠止江東小兒夜啼的張八百! 膽氣就是足! 聽了張遼的這一番話,又見到了張遼這個時候所做出來的舉動,這些将士,大受鼓舞,紛紛學着張遼的樣子,拉着繩子往懸崖下而去。
也有一些排的靠後的兵卒,則趁着這個機會,迅速砍伐樹木,用繩索和粗細合适的樹棍做簡易的軟梯…… 張遼下了摩天嶺,隻覺得手腳都有些發顫。
他不敢怠慢,立刻就從地上,抄起一杆槍,有往身上懸挂了一壺羽箭,背上一張大弓。
然後就趕緊朝着周圍打量。
周圍樹木叢生,一片荒蕪。
沒有人煙。
沒有立下石碑,寫上一些谶語,更沒有空了軍營…… 兩個時辰之後,随着張遼一路來到這裡的六千多兵卒,全部都從摩天嶺上下來了。
隻不過,有将近五十人,下來之後,再也沒有站起來…… 他們在下來的過程裡,發生了一些意外。
有的是繩子斷了,有的是下來的途中,體力不支,而死掉了…… 整理铠甲器械的途中,張遼對兵卒們道:“我等有來路,而沒有歸路了! 想要活下來,隻有努力向前,自己殺一條路出來! 前方江油城,糧食足備,我等努力向前,合力打下江油城,才能稍稍喘息,獲得一絲生機!” “願随校尉死戰!” 衆将士紛紛出言應答。
張遼聞言,哈哈一笑:“好!這一次,就讓咱們鬧他一個天翻地覆! 讓整個天下的人,都好好的看看咱們的威風!” 說罷,張遼步行引領六千餘兵馬,一路朝前急行。
星夜兼程,一路直往江油城而去…… 不說張遼暗渡陰平小路,星夜兼程,直奔江油城。
隻說江油守将鄧芝。
東川已經失去的消息,這個時候,已經傳到了西川之地。
鄧芝聞聽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加緊了防備。
在從劍閣而來的大路之上,設立關卡,并埋伏兵馬。
并在東門那裡,安排下不少兵馬,進行守城。
他将守備力量,大部分都調集到了這個方向。
這乃是常識。
倘若真的有大量關中兵馬前來,也隻能是從這個方向而來。
其餘的地方,除非插上了翅膀。
否則,關中兵馬,斷然不能過來! 雖然安排下了兵馬,但鄧芝并不怎麼緊張。
不僅僅是他,就連他手下兵馬,也一樣如此。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李嚴、嚴顔分别帶領着兵馬,駐守在劍門關和葭萌關那裡。
兩座雄關橫在那裡,隻要雄關不破,他們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就不會有兵馬能夠沖擊到江油城! 鄧芝整理兵馬,辦完公務之後,返回家中。
剛剛到家,就有仆婦前來,說老夫人相召。
鄧芝聞聽是自己母親召自己前去,不敢怠慢,立刻前去相見。
“我兒,我聞聽關中兵馬,已經的得了東川,正在攻打西川,倘若劍門關以及葭萌關被破,關中兵馬蜂擁兒來,我兒當如何做?” 鄧芝是一個孝子,鄧芝的母親,也是一個有見識的。
聞聽母親所言,鄧艾開口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劉益州派遣孩兒在這裡駐守,如今敵軍來犯,孩兒自當堅守城池,抵擋來犯兵馬! 與之死戰!” 鄧芝的母親聞言點了點頭,對鄧芝道:“我兒說的不錯,你且上前來。
” 鄧芝聞言,就上前幾步,來到母親跟前,等待着滿臉慈祥的母親,對自己進行誇獎鼓勵。
結果,下一刻…… “砰!” 一聲響動傳來,鄧老夫人手中的拐杖,已經狠狠的抽在了鄧芝的背上。
鄧芝乃是一個孝子。
見到母親發怒,連忙跪倒在地,好讓自己的母親,打着自己更方便。
鄧老婦人,又接連打了好幾挂拐杖,方才停手。
用手指着鄧芝道:“我打死你個不忠不孝之人! 為娘交給你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就是這樣理解的?!” 聽到自己母親這樣說,本來就挨打挨打的比較迷惑的鄧芝,就變得就更迷糊了。
不是……這樣理解的嗎?
第二日的上午的時候,來到了一處高大山嶺之前。
帶領兵馬來到嶺上。
正遇到身上有着不少傷疤的開路将領,與許多負責開路的将士,在這裡抹眼淚。
“你等在此啼哭什麼?” 張遼出聲詢問。
在見到是主将張遼過來之後,這些人眼淚就更加的止不住。
作為開路先鋒的将官,來到張遼身前,哭着說道:“這裡喚做摩天嶺,這嶺的西側,都是懸崖峭壁,不能夠開鑿。
無法行人。
咱們此前的花費的辛苦,全都白費了! 因此悲從心來,忍不住哭泣。
” 張遼伸手在手上身上許多地方,都是新舊傷疤的将官身上拍拍。
“别哭了,随我一起去看看,那裡到底是怎麼回事。
” 這開路先鋒,聞言就收住眼淚,陪着張遼西行。
行不到兩百步,就已經是來到摩天嶺的邊上。
果然都是懸崖峭壁,格外陡峭。
站在摩天嶺這裡,朝着西側望去,餘下的都是一些低矮山巒。
目光繼續往西延伸,目光的盡頭,已經有了平地。
張遼深吸一口氣道:“咱們從陰平橋頭出發,來到這裡,走了不下五百裡! 咱們從陰平小路入西川的事情,我也已經告知了皇叔。
皇叔這個時候,必定在葭萌關,劍門關那裡,在為咱們打掩護! 這是入西川的最後一道坎。
下了這座嶺,地勢就平緩了! 今天下午,咱們就能夠出山區,進入西川。
入了西川,就是江油城! 這個時候退兵,豈不是可惜?! 莫說前面阻擋着的是懸崖峭壁,就算是刀山火海,這個時候,咱們也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往前行!” 張遼如此說道,就率先将自己的武器,從這懸崖峭壁之上給丢了下去。
并号召其餘人,也這樣做。
而後,解下之前就備下的繩索,綁在了樹木之上,用手拉着繩索,率先下了懸崖峭壁,一路往下而去。
不愧是曆史上八百沖十萬,一戰而威震逍遙津,說出名字,能夠止江東小兒夜啼的張八百! 膽氣就是足! 聽了張遼的這一番話,又見到了張遼這個時候所做出來的舉動,這些将士,大受鼓舞,紛紛學着張遼的樣子,拉着繩子往懸崖下而去。
也有一些排的靠後的兵卒,則趁着這個機會,迅速砍伐樹木,用繩索和粗細合适的樹棍做簡易的軟梯…… 張遼下了摩天嶺,隻覺得手腳都有些發顫。
他不敢怠慢,立刻就從地上,抄起一杆槍,有往身上懸挂了一壺羽箭,背上一張大弓。
然後就趕緊朝着周圍打量。
周圍樹木叢生,一片荒蕪。
沒有人煙。
沒有立下石碑,寫上一些谶語,更沒有空了軍營…… 兩個時辰之後,随着張遼一路來到這裡的六千多兵卒,全部都從摩天嶺上下來了。
隻不過,有将近五十人,下來之後,再也沒有站起來…… 他們在下來的過程裡,發生了一些意外。
有的是繩子斷了,有的是下來的途中,體力不支,而死掉了…… 整理铠甲器械的途中,張遼對兵卒們道:“我等有來路,而沒有歸路了! 想要活下來,隻有努力向前,自己殺一條路出來! 前方江油城,糧食足備,我等努力向前,合力打下江油城,才能稍稍喘息,獲得一絲生機!” “願随校尉死戰!” 衆将士紛紛出言應答。
張遼聞言,哈哈一笑:“好!這一次,就讓咱們鬧他一個天翻地覆! 讓整個天下的人,都好好的看看咱們的威風!” 說罷,張遼步行引領六千餘兵馬,一路朝前急行。
星夜兼程,一路直往江油城而去…… 不說張遼暗渡陰平小路,星夜兼程,直奔江油城。
隻說江油守将鄧芝。
東川已經失去的消息,這個時候,已經傳到了西川之地。
鄧芝聞聽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加緊了防備。
在從劍閣而來的大路之上,設立關卡,并埋伏兵馬。
并在東門那裡,安排下不少兵馬,進行守城。
他将守備力量,大部分都調集到了這個方向。
這乃是常識。
倘若真的有大量關中兵馬前來,也隻能是從這個方向而來。
其餘的地方,除非插上了翅膀。
否則,關中兵馬,斷然不能過來! 雖然安排下了兵馬,但鄧芝并不怎麼緊張。
不僅僅是他,就連他手下兵馬,也一樣如此。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李嚴、嚴顔分别帶領着兵馬,駐守在劍門關和葭萌關那裡。
兩座雄關橫在那裡,隻要雄關不破,他們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就不會有兵馬能夠沖擊到江油城! 鄧芝整理兵馬,辦完公務之後,返回家中。
剛剛到家,就有仆婦前來,說老夫人相召。
鄧芝聞聽是自己母親召自己前去,不敢怠慢,立刻前去相見。
“我兒,我聞聽關中兵馬,已經的得了東川,正在攻打西川,倘若劍門關以及葭萌關被破,關中兵馬蜂擁兒來,我兒當如何做?” 鄧芝是一個孝子,鄧芝的母親,也是一個有見識的。
聞聽母親所言,鄧艾開口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劉益州派遣孩兒在這裡駐守,如今敵軍來犯,孩兒自當堅守城池,抵擋來犯兵馬! 與之死戰!” 鄧芝的母親聞言點了點頭,對鄧芝道:“我兒說的不錯,你且上前來。
” 鄧芝聞言,就上前幾步,來到母親跟前,等待着滿臉慈祥的母親,對自己進行誇獎鼓勵。
結果,下一刻…… “砰!” 一聲響動傳來,鄧老夫人手中的拐杖,已經狠狠的抽在了鄧芝的背上。
鄧芝乃是一個孝子。
見到母親發怒,連忙跪倒在地,好讓自己的母親,打着自己更方便。
鄧老婦人,又接連打了好幾挂拐杖,方才停手。
用手指着鄧芝道:“我打死你個不忠不孝之人! 為娘交給你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就是這樣理解的?!” 聽到自己母親這樣說,本來就挨打挨打的比較迷惑的鄧芝,就變得就更迷糊了。
不是……這樣理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