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这人果然不能太优秀了,麻烦!(二合一,求订阅,求月票)

關燈
    李儒心滿意足的從孟津渡這裡離開了,滿臉喜悅的劉成,送别了李儒,返回到自己帳篷之後,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了一個幹淨。

     他坐在床榻上,呆愣了好一陣之後,臉上露出了滿滿的苦笑。

     到了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接受,自己突然之間就多來了一個未婚妻的既定事實。

     劉成是真的沒有想到,在這個事情上,董卓會反應這樣快,下手這樣果決,直接就是親自下場了! 面對着董卓這家夥的親自下場,突然發力,劉成之前做出來的、不少自認為很是不錯的後手,直接就宣告破裂了。

     他是真的不想跟董卓家的女人扯上什麼關系! 尤其是董卓的直系親屬。

     哪怕是董白是董卓的親孫女,長得很是好看,劉成也一樣是滿心的不情願。

     但不情緣歸不情願,這件事情,董卓都已經是親自下場了,還直接弄了一個左右夫人出,并沒有破壞自己與蔡琰之間的關系。

     這個時候,以右為尊,雖然左右夫人都是夫人,但右夫人的地位,明顯是要比左夫人高的。

     董卓并沒有讓他唯一的親孫女做右夫人,而是做了左夫人。

     這樣的舉動,可謂是非常給自己以及蔡邕面子了。

     并且,在董卓親自給自己寫的信上,董卓還對自己說,自己未來老丈人蔡侍中那裡,自己也不用有半分的擔憂,他會親自過去,與蔡侍中說這個事情,保證将這個事情,給解決的妥妥的,促成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成才在這件事情上,說不出話來,連半分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畢竟董卓為了拉攏自己,為了将孫女嫁到自己這裡,已經主動做了這樣多的事情,退讓了這樣多了。

     自己連推三阻四的借口都找不到。

     在這種的情況下,除了按照董卓意思行事之外,根本就沒有别的道路可走。

     強行推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做的話,可就是将董卓的面子給丢在地上,使勁的踩了。

     雙方之間的關系,絕對會鬧得非常僵硬,對于劉成極為的不利。

     在如今劉成與關東衆人交惡的情況下,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這樣來來回回的在心裡面思索了好一陣兒之後,劉成忍不住長長的歎了氣。

     娘的,這都是什麼事情啊! 怎麼非要将才剛剛豆蔻年華的孫女,往自己這裡塞啊! 還塞的這樣實在,連半分拒絕的機會都不給自己留! 自己也沒有做出來多少了不得的事情啊,不就是帶領着兵馬,打了幾場勝仗而已嗎? 至于這樣樣子嗎? 某皇叔極為心累的在這裡吐槽…… 當劉成想起,之前的時候董卓要收自己為義父,然後被自己給用這具身子那已經過世的老爹給搪塞過去的事情之後,劉成心中更為的郁悶了。

     這他娘的,自己刻意躲避了這樣久,最終都沒有将這個事情給躲避過去。

     而且,到了現在,輩分與之前相比,還往下降了一輩。

     這事情,找誰說理去? 坐在這裡來來回回的想了很長一段兒時間之後,劉成找來紙張,開始在這裡寫書信。

     信是寫給蔡邕,以及蔡琰的。

     預料之中的事情,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自己不論如何都不能這樣沉默下去,一言不發。

     給自己未來的老丈人,以及早已經是暗度了陳倉的未婚妻蔡琰,去上一些書信,說上一些情況,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李儒離開的第二天,再一次有人馬,一路從洛陽那裡過來。

     同時過來的,還有大量的糧草,以及諸多的犒賞。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不少的升遷。

     其中,劉成最為看重的、關于張遼孟津都督的任命,也被董卓确認,給簽發了過來。

     在确認了這條命令之後,劉成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氣。

     各種瑣碎的事情,忙碌了一天多之後,劉成才算是帶兵從孟津這裡離開。

     離開的時候,選擇的還不是白天,而是夜晚,悄無聲息離去。

     之所以會是這樣,最為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掩人耳目,防止對岸存在的探子,發現劉成率領兵馬離開孟津的事實。

     第二天的時候,孟津渡大營這裡,已經不見了劉皇叔,以及劉皇叔率領過來的兵馬,隻留下了那面汜水關都督劉成的大旗。

     成為孟津渡這裡的都督,總督兵馬的張遼,以及許多已經知道劉成等人離開的人,都覺得心裡面空落落的。

     不過,在看到這面依舊是在這裡飄揚的屬于劉皇叔的戰旗的時候,他們心裡面,又變得好受了不少,變得堅定。

     看着劉皇叔的這面戰旗,令得他們有種依舊在令人敬愛的劉皇叔的麾下作戰的感覺…… 這種效果,是已經率兵離開的劉成所不曾預料到的。

     他将戰旗留在這裡,主要就是為了故作疑兵,讓敵人摸不準他的所在…… …… 劉成騎在戰馬之上,一路朝着前面而行。

     此時的他,所前往的地方,并不是他所都督的汜水關,而是直接前往了洛陽南面。

     洛陽南面,這個時候還在打着仗。

     戰鬥的雙方,分别是中郎将徐榮,以及重新整理兵馬而來的江東猛虎孫文台。

     按道理來講的,徐榮帶兵馬從洛陽急忙出兵之後,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在廣成關被孫堅攻破的情況下,迅速的穩定住了局勢不說,還在之後的戰鬥之中,逐漸扭轉了頹勢,數次交鋒之中,勝多敗少。

     不過,打仗這事情,也是講究同行襯托的。

     在劉成還沒有到達孟津那裡,在孟津大展神威之前,董卓覺得,徐榮的仗,打的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在後來劉成那摧枯拉朽一般耀眼戰鬥的對比之下,董卓再去看着戰鬥的時候,很快就覺得徐榮這裡的戰鬥不順眼了。

     覺得對付孫文台,也需要這樣長的時間,實在是讓人不舒服。

     于是,他就再一次派遣出了手中的利刃,前去協助徐榮對付孫文台。

     也是因此,劉成這一次,再一次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