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御驾边地(九)

關燈
    第196章禦駕邊地(九) 火車一路往遼東進發,才出山海關,第一站便是中前縣,這裡原先是中前所,遼東改制為布政司後,軍制也随即改革後,中前所被裁撤,原中前所之衛所兵,全部被就地轉為民籍,所附近三百裡之地界,全部劃歸中前縣管轄。

     原先的前衛,前所等衛所之兵,一律轉為民籍,發放田地予以耕種,中前縣屬于錦州府管轄,前衛鎮,前所鎮等改制後,隸屬于中前縣管轄。

     因靠近山海關,又是前往遼東布政司的第一站,這裡的經濟可算是遼東目前的中興地帶,雖沒有府城錦州那般的繁華,但與遼東其他縣相比,中前縣也算的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洪治帝乘坐的專列并沒有在中前縣停留,而是徑直而過,朝錦州城而去,遼東平原可謂是兩山夾一平,中前縣等地乃是沿海小平原地帶,并沒有任何考察的必要。

     唯有錦州城到遼陽城,直至沈陽中衛等府縣,才是遼東平原,這些地帶,才是洪治帝所要考察的地方。

     錦州府原是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廣甯衛,分别是廣甯前後左右中衛,其中中衛就是如今的錦州城所在,隆慶年,遼東改制,廣甯五衛被相繼裁撤精簡,如今隻有廣甯師八千五百人,駐紮在松山縣。

     廣甯師還是吸收大量女真士兵的漢女混編師之一,譚綸巡撫時期,主抓的就是廣甯師,三年一抽的女真丁,六成去了海北,三成就是被廣甯師接收,剩餘的一成被調往大連府大連師。

     譚綸因為三年一抽政策,被女真部落稱呼為‘譚君’,這可不是個好稱呼,而是說譚綸是一個活閻君。

     死在譚綸手下的女真人,不下數千之多,多數是不願意接受遼東巡撫衙門三年一抽政策的部落。

     譚綸在遼陽城一紙命令下去,遠在千裡之外的女真部落,連譚綸長啥樣都不知道,就得一命嗚呼。

     白山黑水出來的女真戰士,漁獵而生,大自然淘汰出來的‘優質’戰士,但在火铳面前,該服輸還是得服輸。

     現在的女真士兵,經曆過明軍軍事體系的洗禮之後,已經徹底的融入到了大明軍隊之中,他們講漢話,行漢禮,多數女真士兵都會将自己的鼠尾剪去,即便是留個寸頭,也比鼠尾更不易被其餘明軍嘲笑。

     因為沒有很濃重的鄉土情的緣故,多數被分配到地方服役的女真士兵,有妻兒老小的,會接到駐紮地,重新落戶。

     沒有妻兒的,會在當地娶妻生子,至于說退役之後,還回去原籍的,基本沒有。

     遼東布政司及遼東都指揮司也鼓勵單身之女真士卒,與漢通婚,并且在役之士兵,全部統一施行‘一夫一妻’制。

     洪治帝于前年重新刊印《洪治大诰》中規定,凡破壞軍婚之案,需提審至當地都指揮所,與軍屬通奸者,若自願,男女同罪,皆斬! 殘害軍屬者,皆斬! 殘害軍殘者,皆斬! 踐踏淩辱烈士碑墓者,皆斬! 《洪治大诰》中有關軍人及軍屬等問題,被重點标注,維護軍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