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御驾边地(一)
關燈
小
中
大
普通的大明陸軍統一身穿灰色軍服,頭戴圓筒帽,作戰時會改戴笠形盔,陸軍軍服分為冬夏兩種軍服,一些嚴寒點的邊鎮還會發放棉軍帽,棉手套等。
而警衛師的士兵,樣式上與陸軍同,但他們會在正中多打上一塊紅色補子,象征他們是隸屬于皇家警備部隊。
至于禁衛師,則是會将補子更換為蘭色,與警備部隊作出區别。
而近衛師自己有自己的一套軍服,跟陸軍軍服大相徑庭,因為近衛師是脫胎于錦衣衛,所以軍服統一是長袍樣式,花色上也多是以蘭黑為主。
其餘的明軍戴的是笠形盔,而近衛軍戴的是飛碟盔。
通州火車站早早就攔停了準備入站的百姓,所有即将發車的火車,一律停止,等到洪治帝的禦乘火車起航之後,才可以讓百姓入站。
這次前往邊地的第一站就是薊州,将會同時發車兩列,搭乘近衛師一個營以及警衛師的一個營士兵前往陪同巡視。
戚繼光陪同洪治帝站在通州火車站站台上,好奇的看着這些噴着蒸汽的鋼鐵巨獸。
他在海北坐鎮十一年,大明内陸科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他卻完全的沒有見識過,饒是在天津州火車站坐火車到達通州後,戚繼光依舊好奇不已。
他不知道這些鋼鐵巨獸,是如何通過燒煤産生動力推動的,這麼多人,就靠着前後兩台火車頭,就能拉着‘狂奔’,簡直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遙想當年,他從闆升城大勝而歸,得到隆慶帝的命令,一路東進,也是在薊州城下,籌備征倭大計之時,大軍還得靠着腿行進。
但現在,隻能說大明的軍人士兵是幸運的,他們長途奔襲不再需要鐵腳闆,在火車出現之後,從京師出發,隻需不到兩天,就能将一個營的兵力連帶着武器彈藥等,運到闆升,這種速度,就是蒙元人入侵,還在圍攻,明軍就神兵天降了。
從火車出現之後,以前的運糧前往邊地換取鹽引也被取締,雖然不能運糧換取鹽引了,但大明的商人還是熱衷于運糧前往邊地。
因為邊地的城鎮糧食價格,常年是戶部制定的最高價,每石糧價格高達壹圓一角錢,這對比如今天津州等地才不到五六角價格來說,邊地的糧食價格,簡直就是商人們絕佳的糧食傾銷地。
這個價格戶部尚書陳志是知道的,不僅知道,而且這個價格還是陳志上奏洪治帝後,特意設置的。
之所以設置這個價格,為的就是吸引那些糧商将糧食運往各個邊地,這些運往邊地的糧食,隻能是售賣給當地的糧商進行售賣,外地糧商不允許售賣。
因為五軍總督府出台了邊地糧食特許經營證,隻能是本地的商人才可以申請辦理,外地商人不被允